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颜之推《名实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颜之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2~5题。
        名实篇
        颜之推
        名之与实, 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 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 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 而责妍影于镜也。
        吾见世人, 清名登而金贝入, 信誉显而然诺亏。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 无不见乎迹, 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 巧伪不如拙诚, 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 王莽辞政, 当于尔时, 自以巧密;后人书之, 留传万代, 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 以孝著声, 前后居丧, 哀毁逾制, 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之中, 以巴豆涂脸, 遂使成疮, 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 不能掩之, 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 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 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 读书不过二三百卷, 天才钝拙, 而家世殷厚, 雅自矜持, 多以酒犊珍玩, 交诸名士, 甘其饵者, 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 亦尝出境聘。东莱王韩晋明笃好文学, 疑彼制作, 多非机杼, 遂设燕言, 面相讨试。竟日欢谐, 辞人满席, 属音赋韵, 命笔为诗, 彼造次即成, 了非向韵。众客各自沈吟, 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
        邺下有一少年, 出为襄国令, 颉自勉笃。公事经怀, 每加抚恤, 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斋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 不容于口, 及迁为泗州别驾, 此费日广, 不可常周。一有伪情, 触涂难继, 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 遗声余价, 亦犹蝉壳蛇皮, 兽迒鸟迹耳, 何预于死者, 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 劝其立名, 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 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 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 而千万人立贞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 不绝于世, 岂不弘哉?四海悠悠, 皆慕名者, 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
        [注]①童竖:童仆。②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③燕:通“宴”, 宴席。④触涂:处处。⑤迒háng:(鸟兽的)脚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察之未熟耳                                                          熟:熟练
        B.竟日欢谐                                                                   竟:整, 从头到尾
        C.及迁为泗州别驾:                                                 及:等于
        D.岂不弘哉                                                                   弘:伟大
        3.下列句子, 全都是“求虚名”做法的一组是(3分)
                 ①伯石让卿, 王莽辞政
                 ②以孝着声, 前后居丧, 哀毁逾制
                 ③以巴豆涂脸, 遂使成疮, 表哭泣之过
                 ④朝廷以为文华, 亦尝出境聘
                 ⑤握手送离, 或赍梨枣饼饵, 人人赠别
                 ⑥四海悠悠, 皆慕名者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世上有不少人是名不符实的, 往往清名播扬但金钱暗入, 信誉昭著但许诺有亏。
                 B.东菜王朝晋明怀疑某一士族徒有虚名, 于是设宴叙谈, 以作诗试探, 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
                 C.人一旦有了虚假的行为, 后面没办法处处相继周全时, 那么原先的功绩也就会随之而毁。
                 D.圣人用前人之名教育后的原因是一方面可劝勉世人立名, 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实惠。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 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3分)
         
         
           (2)以一伪丧百诚者, 乃贪名不已故也。(3分)
         
         
         
        答案:
        11.D (称:称赞)

        12.C(A取独/助宾语前置B他的/我自己C……的人D连词, 表目的, 来/以……身份)

        13.C(根据句意及其中对仗整齐的句子判断)

        14.A(并没有说“忘名”这一最高境界是人们应该努力追求的)

        15.1)这好比相貌很丑陋, 却要求有漂亮的形象出现在镜子中。(犹、责妍、 表达通顺)

        2)怀疑他的诗文作品大多不是出自他的胸臆。(制作、机杼、表达通顺)

        3)劝勉人们树立好的名声, 就可以得到他们与名声相符的实际行动。(劝、其、实)

        参考译文:

        名声与实际的关系, 好似形体与身影的关系。一个人如果德才兼备, 名声一定美好;一个人如果容貌色泽漂亮, 身影一定美丽。现在有些人不注重修身养性, 却企求有美好的名声传扬于社会, 这好比相貌很丑陋, 却要求有漂亮的形象出现在镜子中。上等士人忘掉了名声, 中等士人努力树立名声, 下等士人竭力窃取名声。忘掉名声的人, 体察事物的道理, 力求言行符合道德规范, 因而享受鬼神的赐�:捅S�, 他们的言行不是去求取名声;树立名声的人, 修养品德, 慎重言行, 担心自己的荣誉不能显扬, 他们对名声是不会谦让的;窃取名声的人, 貌似忠厚而心怀大奸, 追求浮华的虚名, 他们是不会得到好名声的。

        有一位出身士族的子弟, 读的书没有超过两三百卷, 天性迟钝笨拙, 但家里非常富足, 他历来以此自负自夸, 常常拿出酒肉珍宝来结交名士, 那些喜欢他的利诱的人, 一起反复地为他吹嘘。朝廷也认为他有才华, 曾经令他出国访问。东莱王韩晋明非常爱好文学, 怀疑他的诗文作品大多不是出自他的胸臆, 于是摆设宴席, 约他谈论, 想当面试试他。参加宴饮的人整天欢乐和谐, 满座词人骚客, 选择音韵, 提笔吟诗, 而这位士族子弟也一挥而就, 但完全不是他过去的诗作的韵味了。宾客们都在沉吟低唱, 没有发觉他的诗作异常的人。韩晋明颇有学问, 忍着笑向我说过这件事。

        邺下有一位年轻人, 外任襄国县县令, 相当勤勉踏实, 办公事尽心尽意, 对下属常常体恤, 希望博取好名声。每当派遣男丁去服兵役, 他都亲自握手送别, 或者送给服役者梨子、枣子、糕饼等, 还对每个人都发表临别赠言:“上级的命令, 有劳各位, 我内心实在不忍。你们路上饥渴, 凭此薄礼可以看到我的思念之情。”百姓很称颂他, 赞不绝口。等他升任泗州别驾后, 这类费用一天比一天多, 不可能常常做得周到, 一旦有了虚情假意, 就处处难以继续下去, 过去建树的功绩也就被损伤了。

        有人问道:“人的灵魂湮灭, 身体消失, 留在世上的名声和剩余的身价, 就像蟑蜕下的壳, 蛇脱掉的皮, 鸟兽留下的足迹, 与人死了一样, 而圣人为什么要把它作为教化的内容呢?“我回答他说:“那是为了劝勉大家, 劝勉人们树立好的名声, 就可以指望他们有与名声相符的实际行动。况且劝勉人们向伯夷学习, 成千上万的人就可以树立起清白的风气了;劝勉人们向季札学习, 成千上万的人就可以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劝勉人们向柳下惠学习, 成千上万的人就可以树立起忠贞的风气了;劝勉人们向史鱼学习, 成千上万的人就可以树立起正直的风气了。所以圣人希望世上的人才像鱼鳞凤翼一样众多纷�。指饔兴�, 连绵不断地涌现, 这个心愿难道不伟大吗?四海之内, 百姓众庶, 都爱慕名声, 应该根据他们的这种情感, 引导他们达到美好的境界。或许还可以这样说:祖先们的美好声誉, 也好像是子孙们的礼服和大厦, 从古到今得到它的庇荫的人也够多了。广修善事, 树名声, 好像建筑房屋, 栽种果树, 活着时能得到它的好处, 死后也可把恩泽遗及后人。世上急迫追逐名利的人, 不明白这个道理, 而要他们的名声能与魂魄一道升天, 像松柏一样长青不衰, 那是令人疑惑的。




        相关文言文练习
        颜之推《窦婴》颜之推《颜氏家训》
        颜之推《勉学》颜之推《涉务》
        《明史·金濂传》白居易《李陵论》
        《宋史·陶榖传》《明史·汪乔年传》
        《杨万里忧国》《宋史·赵尚宽传》
        苏轼《范增论》《新唐书·王思礼传》
        《清史稿·王士祯传》《黔中儿》
        杨简《莫能名斋记》袁枚《游武夷山记》
        《南史·何远传》刘大槐《无斋记》
        王叔英《与方正学书》归有光《洧南居士传》
        《明史·李如松传》《新唐书·温造传》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注二库状》李清照《孤雁儿》(含赏析)
        韩元吉《武夷精舍记》《梁书·张率传》
        柳宗元《谤誉》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