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赵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赵隐, 字大隐, 京兆奉天人也。祖植。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贼平, 咸宁王浑碱辟为推官, 累迁殿中侍御史。贞元初, 迁郑州刺史。�;诙仁估钊谧嗉娓笔�。十年, 融�。谥�。大将宋朝晏构三军为乱, 中夜火发, 植与监军列卒待之。迟明, 乱卒自溃, 即日诛斩皆尽。帝优诏嘉之, 入为卫尉少卿, 三迁尚书工部侍郎。十七年, 出为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东道节度观察等使, 卒于镇。子存约等。
        存约, 太和三年为兴元从事。是时军乱, 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方宴语, 吏报:“新军乱, 突入府廨, 公宜避之。”绛曰:“吾为帅臣, 去之安往?”麾存约令遁, 存约曰:“荷公厚德, 获奉宾阶。背恩苟免, 非吾志也。”即欲部分左右拒贼, 是日与绛同遇害。
        隐以父罹非祸, 泣守松楸, 十余年杜门读书, 不应辟命。会昌中, 父友当权要, 敦勉仕进, 方应弓招, 累为从事。大中三年, 应进士登第, 领盐铁转运等使。咸通末, 以本官同平章事, 加中书侍郎, 兼礼部尚书。
        隐性仁孝, 与弟骘尤称友悌。少孤贫, 弟兄力耕稼以奉亲, 造次不干亲戚。既居宰辅, 不以权位自高。退朝易衣, 弟兄侍母左右。岁时伏腊, 公卿大臣盈门通讯, 而大臣及母之荣, 无如其比。乾符中罢相, 入为太常卿, 转吏部尚书, 累加尚书左仆射。广明中卒。子光逢等。
        光逢, 乾符五年登进士第, 释褐凤翔推官。入朝为监察御史, 丁父忧免。景福中, 以祠部郎中知制诰, 寻正拜户部侍郎, 改兵部侍郎。乾宁三年, 从驾幸华州, 拜御史中丞, 改礼部侍郎。刘季述废立之后, 宰相崔胤与黄门争权, 衣冠道丧。光逢移疾, 退居洛阳, 闭关却扫六七年。鼎没于梁, 累官至宰辅, 封齐国公。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B.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C.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D.建中末朱泚之乱/德宗幸奉天/时仓卒变起/羽卫不集/数日间贼来攻城/植以家人奴客奋力拒守/仍献家财以助军赏/天子嘉之
        2、下列对文章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 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 再向朝廷推荐。
        B.宾阶, 即西阶。古时宾主相见之时, 宾客自西阶上, 以示尊礼之位。
        C.礼部尚书, 是主管朝廷中的礼祭、宴餐、科举、官员选拔和外事活动的大臣。
        D.释褐, 脱去平民所穿的粗布衣服, 喻始任官职, 文中指进士及第授官。
        3、下列有关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植临乱不惧, 指挥有度。曾在节度使李融生病期间, 被任命为军府政委, 与监军一起陈兵布阵挫败宋朝晏谋乱, 深受皇帝赞许。
        B.赵存约知恩重节, 誓死抗贼。军队动乱之时, 没有抛下李绛独自逃遁, 他认为为全身而违背恩德是不可取的, 最终二人同被杀害。
        C.赵隐生性仁孝, 居官不傲。他替父守墓, 闭门读书十余年, 不应征召;做了宰辅后, 每当退朝回家便换上便服, 侍候母亲左右。
        D.赵家四代居官, 多得大用。自赵植以降, 子孙大都官居高位, 身兼要职, 先后执掌礼部、吏部、户部、兵部等中央部门权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方宴语, 吏报:“新军乱, 突入府廨, 公宜避之。”绛曰:“吾为帅臣, 去之安往?”
        (2)岁时伏腊, 公卿大臣盈门通讯, 而大臣及母之荣, 无如其比。


        1、D
        2、C 没有官员选拔的职责
        3、A 并不是陈兵布阵挫败宋朝晏谋乱, 而是叛军自行溃败, 当日就被斩杀殆尽。
        4.(1)赵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正宴饮交谈, 有小吏奏报:“新军造反, 突然冲进府衙, 大人应该躲避一下。”李绛回答说:“我是统帅, 离开(这里)能去哪里呢?(“语”“乱”“宜”“安往”各1分, 句意1分)
        (2)每逢岁时年节, 公卿大臣站满门庭前来问候, 大臣们及其母亲的荣耀, 没有比得上赵隐母子的。(“伏腊”“通讯”“荣”“无如”各1分, 句意1分)

        参考译文、
        赵隐, 字大隐, 是京兆奉天人。祖父赵植。建中末年朱泚之乱爆发, 唐德宗仓皇逃到奉天, 因变乱突起, 毫无准备, 羽林军不能及时调集, 几天之内, 叛军前来攻打奉天城, 赵植率家人奴仆门客奋力抵御, 并献出家中财物来资助军赏, 深得德宗赞许。叛乱被平定后, 咸宁王浑瑊荐举赵植做了推官, 后经多次升迁, 做了殿中侍御史。贞元初年, 调任郑州刺史, �;诙仁估钊谏献喑⑷蚊灾布嫒谓诙雀笔�。贞元十年, 李融患�。裎懈灾仓鞒�。大将宋朝宴勾结三军制造祸乱, 半夜起火, 赵植与监军率兵严阵以待。(等到)天亮, 叛军自行溃败, 当日就被斩杀殆尽。德宗下诏书嘉奖, 并将赵植调入朝廷做了卫尉少卿, 后又多次升迁为尚书工部侍郎。贞元十七年, 被调出京城任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岭南东道节度观察使等, 死于任所。有子嗣赵存约等人。赵存约, 太和三年被任命为兴元从事。当时军队发生兵变, 赵存约与节度使李绛正宴饮交谈, 有小吏奏报:“新军造反, 突然冲进府衙, 大人应该躲避一下。”李绛回答说:“我是统帅, 离开(这里)能去哪里呢?”他指挥赵存约叫他逃走, 赵存约说:“承蒙您深厚的恩德, 我才得以在幕府供职, 背弃恩德以求幸免, 这不是我的本意。”当即打算率部分士兵一起抗击叛贼, 当天和李绛一同被叛军杀害。赵隐因父亲遭受意外之祸, 伤心地守在父亲墓旁十余年, 闭门苦读, 不响应朝廷的征召。会昌年间, 因父亲的朋友位居要职, 鼓励他出来做官, 方才接受征召, 几次担任从事。大中三年, 赵隐考取进士, 兼任盐铁转运等使。咸通末年, 赵隐凭借原本的官位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加任中书侍郎, 兼任礼部尚书。赵隐生性仁孝, 与兄弟赵骘尤为友爱。年轻时孤贫无依, 兄弟二人尽力耕种来奉养母亲, 从不轻易求助亲戚。官室宰相以后, 不因权位显赫而高看自己。退朝之后, 立即换下朝服, 穿上布衣, 与赵骘一起侍候在母亲身边。每逢岁时年节, 公卿大臣站满门庭前来问候, 大臣们及其母亲的荣耀, 没有比得上赵隐母子的。乾符年间, 赵隐被免去宰相, 后入朝任太常卿, 转做吏部尚书, 几次加授为尚书左仆射。广明年间去世。有子嗣赵光逢等人。赵光逢于乾符五年考取进士, 被任命为凤翔推官。后调入朝廷为监察御史, 因为父守丧免官。景福年间, 以祠部郎中身份任知制诰, 不久正式授职户部侍部, 后改任兵部侍郎。乾宁三年, 跟随唐昭宗到华州, 官拜御史中丞, 改任礼部侍郎。刘季述废立(皇帝)之后, 宰相崔胤与黄门争权, 士大夫道德沦丧。赵光逢托病休官, 退居洛阳, 闭关达六七年之久。到唐王朝覆亡, 多次升官至宰辅, 封齐国公。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刘乃传》《旧唐书·郭孝恪传》
        《旧唐书·戴胄传》《旧唐书·杨恭仁传》
        《旧唐书·郑元璹传》《旧唐书·元稹传》
        《旧唐书·魏元忠传》《旧唐书·贾曾传》
        《旧唐书·韩滉传》《旧唐书·崔造传》
        《旧唐书·刘德威传》《旧唐书·高祖本纪》
        《旧唐书·杜黄裳传》《旧唐书·刘昌传》(二)
        《旧唐书·裴垍传》(二)《旧唐书·王方庆传》(二)
        《旧唐书﹒张镒传》《旧唐书·令狐楚传》
        《旧唐书·高俭传》《旧唐书·崔神庆传》
        《旧唐书·李岘传》《旧唐书·马周传》
        《旧唐书·卢简求传》《旧唐书·崔群传》
        《旧唐书·刘昌传》《旧唐书·许敬宗传》
        《旧唐书·窦威传》(二)《旧唐书·杨嗣复传》
        《旧唐书·杨再思传》《旧唐书·裴宽传》
        《旧唐书·李绛传》《旧唐书·张玄素传》
        《旧唐书·杨师道传》《旧唐书·窦威传》
        《唐临为官》《旧唐书·李商隐传》(二)
        《旧唐书·张九龄传》《旧唐书·赵彦昭传》
        《旧唐书·韦云起传》《旧唐书·李芃传》
        《旧唐书·裴垍传》《旧唐书·刘师立传》
        《旧唐书·韦见素传》《旧唐书·李巨川传》
        《旧唐书·李抱玉传》《旧唐书·萧德言传》
        《旧唐书·敬播传》《旧唐书·罗弘信传》
        《旧唐书·李元纮传》《旧唐书·元载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