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9分。 ㈠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6—11题, 共18分。 纣, 圣天子之后也, 有天下而宜。然苟背道弃义, 释敬慎而行骄肆, 则天下之人, 其离之若崩, 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 夫为人主者, 诚奈何而不慎哉?纣将与武王战, 纣陈其卒, 左臆右臆, 鼓之不进, 皆还其刃, 顾以乡纣也。纣走, 还于寝庙之上, 身斗而死, 左右弗肯助也。纣之官卫舆纣之躯, 弃之玉门之外。民之观者皆进蹴之, 蹈其腹, 蹶其肾, 践其肺, 履其肝, 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 民之观者掀帷而入, 提石之者犹未肯止, 可悲也!夫势为民主, 直与民为仇, 殃忿若此!臣窃闻之曰:“善不可谓小而无益, 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夫牛之为胎也, 细若鼹鼠;纣损天下, 自象箸开始。故小恶大恶, 一类也。过败虽�。约褐镆�。周谚曰:“前车覆而后车戒。”今前车已覆矣, 而后车不知戒, 不可不察也。 梁尝有疑狱, 吏半以为当罪, 半以为不当, 梁王曰:“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 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曰:“梁有疑狱, 吏半以为当罪, 半以为不当, 虽寡人亦疑焉。吾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人也, 不知当狱, 然臣家有二白璧, 其色相如也, 其径相如也, 其泽相如也, 然其价也, 一者千金, 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皆相如也, 一者千金, 一者五百金, 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 其一者厚倍之, 是以千金。”王曰:“善”。故疑狱则从去, 赏疑则从予。梁人说。以臣窃观之, 墙薄咫亟坏, 缯薄咫亟裂, 器薄咫亟毁, 酒薄咫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 殆未有也。故有国蓄民且施政教者, 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 抑臣又窃闻之曰, 有上主者, 有中主者, 有下主者。上主者, 可引而上, 不可引而下;下主者, 可引而下, 不可引而上;中主者, 可引而上, 可引而下。故上主者, 尧、舜是也, 夏禹、契、后稷与之为善则行, 鲧、讙兜欲引而为恶则诛。故可与为善而不可与为恶。下主者, 桀、纣是也, 推侈、恶来进与为恶则行, 比干、龙逢欲引而为善则诛。故可与为恶而不可与为善。所谓中主者, 齐桓公是也, 得管仲、隰朋则九合诸侯, 任竖貂、易牙则饿死胡宫, 虫流而不得葬。故材性乃上主者, 贤人必合, 而不肖人必离, 国家必治, 无可忧者也。若材性下主也, 邪人必合, 贤正必远, 坐而须亡耳, 又不可胜忧矣。故其可忧者, 唯中主尔, 又似练丝, 染之蓝则青, 染之缁则黑;得善佐则存, 不得善佐则亡, 此其不可不忧者耳。故臣窃以为:练左右, 急也。 (选自贾谊《新书》有删改) 6.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其背之也不约而若期 期:约定 B. 纣之官卫舆纣之躯 舆:用车装 C. 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 �。河冕∧徽诘� D. 梁尝有疑狱 狱:监狱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3分) 民之观者掀帷而入 今前车已覆矣, 而后车不知戒 夫牛之为胎也 乃召朱公而问之曰 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 其离之若崩 吏半以为当罪 其色相如也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释敬慎而行骄肆 放弃恭敬谨慎的态度而采取骄横恣肆的做法。 B.皆还其刃, 顾以乡纣也 都掉转他们的刀剑, 回过头来对着纣王。 C.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 殆未有也 单薄却能旷日持久的东西是没有危险的。 D.臣窃以为厚之而可耳 我个人认为宽厚地对待他们就可以了。 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中“前车已覆, 后车不知戒”与《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所表达的感慨一致。 B.①段中“牛之为胎细若鼹鼠”与《老子》中“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都有“大与小”的辩证思考。 C.③段中“染之蓝则青”与《荀子·劝学》中“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在语意上有相同之处。 D.本文语言颇有特色, 句式以四六言为主, 汲取民间谚语、俚语, 使语言简约凝练、生动形象。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 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11.本文与《谏太宗十思疏》的内容都是臣对君的谏言, 请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概括分析二者在内容上的相同点。(4分) 凡百元首, 承天景命, 莫不殷忧而道著, 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 今守之而不足, 何也?夫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 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 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奔车朽索, 其可忽乎! 君人者,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 弘兹九德,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答案: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29分。 ㈠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6—11题, 共18分。 6.D(3分)(狱:案件) 7.D(3分) (A 助词, 定语后置标志, 不译;助词, 取独, 不译;B连词, 表转折关系;连词, 表顺承关系;C介词,凭;以为, 动词) 8.C(3分) (单薄且能旷日持久的东西, 大概是没有的) 9.C(3分) 10.(2分)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好处, 不善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害处。 11.(4分) ⑴都认识到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因而强调为政者要守道慎行。贾谊在文中以民叛纣的事例, 魏征用“载舟覆舟“的事例, 都在说明如果君王背道弃义, 与民为敌人, 就一定会灭亡。 ⑵在治国理政方面都强调君王要施行宽厚仁爱之政。贾谊文中陶朱公以“二白壁”为例, 解决梁王有疑狱的疑惑。魏征则从“知足自戒”“思作知止”等角度, 劝谏唐太宗要正己安人, 厚积德义。 ⑶在选拔人才方面都强调慎选左右。贾谊在文中以“染丝“为例, 即便是“中主”必须慎选左右。魏征则强调“正身黜恶”“虚心纳下”“简能择善”。 附:参考译文: 商纣王是圣明天子的后代, 他享有天下就是应该的。但是, 如果他背道弃义, 放弃恭敬谨慎的态度而采取骄横恣肆的做法, 那么, 天下的人民就会像山崩一样离开他, 就会不约而同地背叛他。作为君王, 实在怎么能不谨慎呢?商纣王将要与周武王打仗, 纣王排兵布阵, 左边成千上万, 右边成千上万。但是, 擂起战鼓让他们前进, 士兵却不肯前进, 都掉转武器, 回过头来对着纣王。纣王逃跑, 回到寝堂上, 孤身奋战而死, 左右侍从不肯出来相助。纣王的卫兵用车子把他的尸体运走, 扔到了玉门边外。观看的人前来踢他, 踩他的五脏六腑。周武王便派人用帷幕遮住他的尸体, 并且派人看守着, 观看的人掀开帷幕就进去, 扔石块的人都不肯停手, 可悲呀!从权势上说纣王是一国之主, 却与人民为敌, 以致带来如此的灾祸和忿恨。我听说过:“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好处, 不善的事不能说因为它小就没有害处。”庞然大物的牛在它刚刚孕育为胎的时候也小得像个小老鼠;商纣王所以丧失天下, 就是从他使用象牙筷子(过这种奢侈的生活)开始的。所以, 不论小恶还是大恶, 都同样是恶。罪过和失败虽然很�。捕际亲约旱淖锕�。周代的俗话说:“前车覆而后车戒。”如今前面的车子翻倒了, 后面的车子却不知道警惕, 这种事情不能不明察啊。 梁国曾经有个疑难的案件, 官员们一半人认为应当判罪, 一半人认为不应当判罪, 梁王说:“陶朱公凭着平民的身份拥有了和国家差不多的财富, 这个人一定有特别的才智。“便请来陶朱公问他说:”梁国有个疑难案件, 官员们一半人认为应当判罪, 一半人认为不应当判罪, 就是我本人也感到疑惑。我怎么判决这个案子呢?”陶朱公说:“我是个山野之人, 不懂得判案。但是, 我家里有两块白璧, 两块的颜色差不多, 直径差不多, 光泽也差不多。但是, 它们的价格, 一块值千金, 一块值五百金。”梁王说:“直径、颜色、光泽都差不多, 一块值千金, 一块值五百金, 这是为什么呢?”陶朱公说:“侧过来看, 其中一块比另一块厚一倍, 所以值千金。”梁王说:“好。”所以凡是罪证不足, 判决有疑问的案件就免去处罚;凡是立功证据不足, 行赏有疑问的时候, 就给以奖赏。梁国人很高兴。从我个人看来, 墙薄就容易很快倒塌, 丝薄就容易很快撕裂, 器薄就容易很快毁坏, 酒薄就容易很快变酸。薄却能旷日持久的东西恐怕没有。所以拥有江山、统治人民、推行政令教化的人, 我个人认为宽厚地对待他们就可以了。 我又听说过, 有上等君王, 有中等君王, 有下等君王。上等君王, 可以引导他向上却不能引导他向下;下等君王, 可以引导他向下却不能引导他向上;中等君王, 可以引导他向上, 也可以引导他向下。所以上等君王, 像尧、舜便是。禹、契、后稷同他一起做好事便罢, 鲧、讙兜想要引导他做坏事就受到惩办;所以, 对上等君王, 可以同他们一起做好事却不能一起做坏事。下等君王, 像桀、纣便是。推侈、恶来前来同他一起做坏事便罢, 比干、龙逢要想引导他做好事就受到惩办。所以, 对下等君王, 可以同他们一起做坏事却不能一起做好事。中等君主, 像齐桓公便是。他得到管仲、隰朋, 就能多次会合诸侯;任用竖貂、易牙, 就落得饿死胡宫, 尸体烂了生蛆也没有人来收葬。所以, 天性是上等的君王, 贤明的人一定前来会合, 而不贤明的人一定要离开, 国家一定大治, 没有什么忧虑的。天性如果是下等的君王, 邪恶的人一定前来会合, 贤明正直的人一定远离, 坐着等待灭亡就是了, 有数不尽的忧虑。所以, 令人忧虑的, 唯有中等君王, 就像练丝一样, 用蓝染料染他, 他就变成蓝的;用黑染料染它, 他就变成黑的;得到好的辅佐者就可以生存, 得不到好的辅佐者就会灭亡, 这就是不能不令人忧患的了。所以我认为, 训练君王的左右亲信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