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三国志·魏书·曹休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魏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曹休字文烈, 太祖从子也。天下乱, 宗族各散去乡里。休年十余岁丧父, 独与一客担丧假葬, 携将老母, 渡江至吴。以太祖举义兵, 易姓名转至荆州, 间行北归, 见太祖。太祖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文帝同止, 见待如子。常从征伐, 使领虎豹骑宿卫。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 以休为骑都尉, 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尔虽参军, 其实帅也。”洪闻此令, 亦委事于休。备遣张飞屯固山, 欲断军后。众议狐疑, 休曰:“贼实断道者, 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 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 促击兰, 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 进兵击兰, 大破之, 飞果走。太祖拔汉中, 诸军还长安, 拜休中领军。文帝即王位, 为领军将军, 录前后功, 封东阳亭侯。夏侯惇薨, 以休为镇南将军, 假节都督诸军事, 车驾临送, 上乃下舆执手而别。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帝征孙权, 以休为征东大将军, 假黄钺, 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 击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 破之。拜扬州牧。明帝即位, 进封长平侯。吴将审德屯皖, 休击破之, 斩德首, 吴将韩综、翟丹等前后率众诣休降。增邑四百, 并前二千五百户, 迁大司马, 都督扬州如故。
            太和二年, 帝为二道征吴, 遣司马宣王从汉水下, 督休诸军向寻阳。贼将伪降, 休深入, 战不利, 退还宿石亭。军夜惊, 士卒乱, 弃甲兵辎重甚多。休上书谢罪, 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 礼赐益隆。休因此痈发背薨, 谥曰壮候, 子肇嗣。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B.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C.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D.孙权遣将/屯历阳/休到击破之/又别遣兵/渡江烧贼/芜湖营数千家/迁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进封安阳乡侯/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旧时“从”可读作“zng”, 一般指堂房亲属, 从子指侄儿, 文中曹休是曹操的族侄。
          B.古代将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的死称为薨, “夏侯惇薨”说明夏侯惇生前受过爵位之封。
          C.假节指可以代行天子权力, 此处的“节”和苏武“持节出使”的“节”所代表的意思相同。
          D.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 加给他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对曹休非常欣赏和看重, 曾称其为“千里驹”, 让其和文帝曹丕在一起, 并经常让曹休跟随自己四处讨伐作战。
          B.曹休善于用兵, 他识破张飞虚张声势想断曹军后路的计策, 力排众议, 劝说曹洪果断出兵攻克吴兰, 让张飞的军队不战自退。
          C.曹休为魏国三朝元老, 先后辅佐魏国三代帝王, 获封东阳亭侯、扬州牧和壮侯等爵位, 死后其爵位由其子曹肇承袭。
          D.太和二年, 魏国兵分两路进攻吴国, 曹休在司马懿的督促下率军攻打寻阳, 因中敌军诈降计而失利, 他深感自责。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太祖举义兵, 易姓名转至荆州, 间行北归, 见太祖。(5分)
          (2)休上书谢罪, 帝遣屯骑校尉杨暨慰谕, 礼赐益隆。(5分)
         
         
        答案:
        11.D(古代有“褒扬”的谥号, 也有带贬义的谥号)
        12.C(“扬州牧”是官职, 不是爵位)
        13.(1)(曹休)因太祖兴起正义之师(讨伐叛贼), 他隐姓埋名辗转来到荆州, 又从小路行走回到北方, 去见太祖。(译出大意给3分;“举”“间行”两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曹休向皇帝上书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 皇上派屯骑校尉杨暨安慰、劝解(他), (皇上给予的)礼遇、赏赐更加丰厚。(译出大意给3分;“慰谕”“隆”两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曹休字文烈, 是太祖的族侄。(当时)天下大乱, 曹氏宗族各自离散回归乡里。曹休十多岁时父亲去世, 他自己与一位客人处理丧事, 把父亲暂时安葬了(没有举行正式的葬礼), (然后)他带着母亲, 渡江到了吴郡。因太祖兴起正义之师(讨伐叛贼), 他隐姓埋名辗转来到荆州, 又从小路行走回到北方, 去见太祖。太祖对部下说:“这是我们家的‘千里马’呀!”曹操让他与文帝在一起, 待他如亲骨肉。曹休常随太祖四处征伐, 太祖让他负责虎豹骑兵部队的宿营警卫工作。刘备派部将吴兰驻守下辩, 太
        祖派曹洪去征讨, 让曹休担任骑都尉, 参与曹洪的军事谋划。太祖对曹休说:“你虽然只参与军事谋划, 但其实你也是统帅。”曹洪听了这话, 也将很多事情交与曹休负责。刘备派张飞驻扎在固山, 想截断曹军的后路。
            众人议论纷纷, 犹豫不决, 曹休说:“贼兵如果确实要断我们的后路, 就应该悄悄地行军。如今却事先大造声势, 这说明他们不会这样做(而是另有预谋)。我们应该趁他们尚未集结, 突然攻击吴兰, 吴兰被击败那么张飞自然会撤退。”曹洪听从了曹休的建议, 进兵攻打吴兰, 大败昊兰, 张飞果然撤兵。太祖攻克汉中后, 各路人马都回到长安, 任命曹休为中领军。曹丕即位后, 任命曹休为领军将军, 统计曹休前后的功劳, 封他为东阳亭侯。夏侯惇去世后, 皇上任命曹休为镇南将军, 假皇帝的符节而督领
        各部队的军事, (他率军远征时)皇上亲自送行, 下车拉着曹休的手与他告别。孙权派将领驻守历阳, 曹休率大军杀到, 大败孙权军队, 曹休又另外派兵渡过长江, 烧毁了孙权设在芜湖的数千处营盘。战后, 曹休升为征东将军, 担任扬州刺史一职, 进而被封为安阳乡侯。皇上亲自率军征讨孙权, 委任曹休为征东大将军, 代表皇上督率张辽以及各郡县一共二十余路人马, 在洞浦进击孙权的大将吕范的队伍, 大败他们。曹休又被任命为扬州牧。明帝继位后, 曹休晋升被封为长平侯。东吴将领审德驻扎在
        皖城, 曹休击破审德并杀了他, 东吴将领韩综、翟丹先后率部到曹休处投降。曹休的封地增加四百户, 加上以前的封地达到二千五百户, 升为大司马, 仍督领扬州。
            太和二年, 皇上兵分两路征讨吴国, 派司马懿从汉水进军, 督率曹休各支部队攻打寻阳。东吴的将领诈降, 曹休领兵深入到东吴境内, 战况对曹休不利, 曹休带兵退到石亭宿营。半夜时军营骚动, 士兵慌乱奔逃, 丢失了很多兵甲和辎重。曹休向皇帝上书承认过错并请求处罚, 皇上派屯骑校尉杨暨安慰、劝解(他), (皇上给予的)礼遇、赏赐更加丰厚。曹休因这一仗的失利(深受打击), 后背长了大毒疮, 最后毒疮发作而死, 被谥为“壮侯”, 儿子曹肇继承了爵位。



        相关文言文练习
        《魏书·李冲列传》《魏书·崔光韶传》
        《魏书·高允传》《魏书·刘休宾传》
        《魏书·张衮传》《魏书·温子升传》
        《魏书·于烈传》(二)《魏书·崔挺传》
        《魏书·长孙肥传》《魏书·胡叟传》
        《魏书·元彧传》《魏书·贾思伯传》
        《魏书·卢渊传》《魏书·淳于诞传》
        《魏书·杨大眼传》《魏书·司马楚之传》
        《魏书·王肃传》《魏书·张济传》
        《魏书·阳固传》《魏书·张蒲传》
        《魏书·安同传》《魏书·崔玄伯传》
        《魏书·安丰王元猛传》《魏书·源怀传》
        《东坡先生墓志铭》《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李泰伯改字》
        《龚遂为渤海太守》《元史·博尔术》
        《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放翁家训》
        《吾庐记》高启《南宫生传》
        《旧唐书·任瑰传》《吴汝纶传》
        洪迈《稼轩记》《宋史·富弼传》
        《醉吟先生传》苏洵《心术》
        侯方域《贾生传》《隆中对》(二)
        《出师表》《河中石兽》(三)
        《新唐书·徐旷传》《季梁谏魏王》
        《新唐书·裴谞传》《尚节亭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