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一)(12分) 张禹字伯达, 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 汲①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 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 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 举孝廉, 稍迁;建初中, 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 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 难于济步。禹将度, 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 知吾志在理察枉讼, 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 深幽之处莫不毕到, 亲录囚徒, 多所明举。 元和二年, 转兖州刺史, 亦有清平称。三年, 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 傍多良田, 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 通引灌溉, 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 假与种粮, 亲自勉劳, 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 室庐相属, 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 民用温给。 永元十五年, 南巡祠园庙, 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 以为不宜冒险远, 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讫, 当南礼大江, 会得君奏, 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 禹特蒙赏赐。 延平元年, 迁为太傅, 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 欲令重臣居禁内, 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 太官朝夕进食, 五日一归府。每朝见, 特赞, 与三公绝席。及安帝即位, 数上疾乞身。 永初元年, 以定策功封安乡侯。七年, 卒于家。 《后汉书•张禹传》节选 注:①汲:地名。 ②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丧事 8.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其一/犬坐于前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入/则无法家拂士 D、乃诏/禹舍宫中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 张禹为人忠厚, 别人送来的为他父亲办丧事的财物, 他一概不收;他把田地房屋都给了他的伯父, 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 体现了他的笃厚。 B. 张禹当官为 民, 任扬州刺史时, 亲自察验, 纠正了许多冤案;担任下邳相时, 兴修水利, 开垦农田, 老百姓能温饱自给。 C. 永元十五年, 皇上要到江陵去, 张禹认为皇上不应该冒险到太远的地方去, 于是派驿使送去劝谏的奏章, 皇上祭祀完了就回来了。 D. 张禹深受邓太后器重, 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了三公, 凭借尊立天子并把它记入史册的功劳被封为安乡侯。 10.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①室庐相属 ___________ ②祠谒既讫, 当南礼大江 ___________ ③乃诏禹舍宫中 ___________ ④数上疾乞身 __________ 11.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禹将度, 吏固请不听。 (2)历行郡邑, 深幽之处莫不毕到。 答案: 8、D 9、C 原文的意思是皇上准备到南方祭祀长江, 恰好得到张禹的奏章, 临近汉水又马上回来了。所以“皇上祭祀完了”错。 10、 (1)连接 (2) 完成 (3) 居住 (4) 屡次;多次 11、(1)张禹准备渡江, 官吏坚决请求, 张禹不听。(采分点: 固, 省略成分) (2)张禹走遍所属的郡县, 一些偏僻的地方也都全部去过。(采分点:历, 毕) 参考译文: 张禹字伯达, 赵国襄地的人。张禹生性忠厚节俭。 父亲死了, 汲地的官吏和百姓送来给他父亲 办丧事的财物前后达数百万之多。张禹都没有接受。还把家里的田地住宅让给伯父, 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 汉明帝永平八年, 张禹被推举为孝廉, 不久就升迁;汉章帝建初年中, 张禹被授予扬州刺史。任职后应当渡江巡行所属郡县, 中原的人都认为江中有伍子胥的魂魄, 很难成功渡过去。张禹准备渡江, 官吏坚决请求, 张禹不听。张禹严厉地说:“伍子胥如果在天有灵, 知道我立志要审理冤案错案, 难道会�:ξ衣�?”张禹于是就挥动船桨, 成功过了江。张禹走遍所属的郡县, 一些偏僻的地方也都全部去过。亲自核查记录囚犯的罪状案卷, 多数察其情, 明其冤。 汉章帝元和二年, 张禹调任兖州刺吏, 也有清廉公正的口碑。元和三年, 升为下邳国相。徐县北部边界有个蒲阳坡, 附近有许多良田, 可是都淤塞荒废, 没有人修整。张禹带领百姓修建水闸, 疏通沟渠, 引水灌溉, 于是开垦出几百顷常年耕种的水田。劝励率领官吏和百姓, 借给他们种子, 并亲自参加劳动, 于是田地大丰收。邻近郡县贫穷的人, 投靠张禹的有一千多户。屋子一栋接一栋, 蒲阳坡的下面成了一个城镇。后来一年多, 开垦的田地达一千多顷, 老百姓解决了温饱, 能自给自足。 永元十五年, 汉和帝南巡祠园庙, 张禹凭借太尉兼卫尉的身份留守。张禹听说皇上准备到江陵, 他认为不应该冒险到远地去。张禹用驿马送去劝谏的奏章。皇上下诏回复说:“巡视祠园庙已经完成, 准备到南方祭祀长江, 恰好得到你的奏章, 临近汉水又马上回来了。”等到和帝回来以后, 张禹凭借这得到了皇上特别的赏赐。 延平元年, 张禹升为太傅, 总领尚书事务。邓太后因为殇帝年幼, 想让重要职位的大臣居住在皇宫中, 于是下诏让张禹住在宫中。赐给帷帐和被褥, 让太官每天早晚送饭, 五天回一次家。每次朝见, 太后特别赞赏张禹, 不与三公同席(独坐一席)。等到安帝即位后, 多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永初元年, 凭借尊立天子的功劳被封为安乡侯。永初七年, 张禹死在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