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张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张运字南仲, 信之贵溪人。运年二十五, 以太学生登宣和三年进士第, 赐同上舍出身, 调桂阳监蓝山县丞。县阙令, 运摄县事。县与诸獠接壤, 因俗为治, 吏民安之。临武寇与诸獠合, 大剽掠, 运亲帅兵禽之。迁潭州攸县尉。移贰濡须。金人犯庐、寿等州, 大将驻兵淮壖以拒之, 运给饷未尝乏绝。岁余, 以亲老还江东, 寓居鄱。既而丁母及父忧, 服除, 起知桂阳监。五月而境内称治, 与部使者奏升监为军。大修庠序之教, 祠汉以来守令有功德于桂阳者卫飒、唐羌等七人于学, 刻《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 散之民间, 使之修德而务本。召入对, 除知达州。召为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钱岁三十余万缗, 请以十万归省额。户部所储三佛齐国所贡乳香九万一千五百斤, 直可百二十余万缗, 请分送江、浙、�:钏韭糁�, 以籴军饷。拜刑部侍郎, 言:诸斥逐累赦未还者, 宜从湔洗。诸申请条制, 多重复牴牾, 失于太烦。诸编置不以赦原、不以荫论之类, 失于太重。外路刑狱三经翻异, 移送大理, 刀锯数施, 非所以示远。及诸不便, 皆从之。又请广储蓄, 兴鼓铸, 修屯田, 作乡兵, 亦皆听纳。会金人渝盟, 特迁户部侍郎, 以专馈饷。丞相陈康伯议遣李宝自四明控制海道, 众论纷�。酥比朐蘧�, 以为上策, 金人果败走。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乾道七年, 鄱大饥, 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 自是民争出粟以济。连上章致政, 不许, 以疾卒。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三》)
        【注】①, 城下宫庙外及水边等处的空地或田地。淮壖, 淮水边的滩涂。②三佛齐国, 东南亚印度化古国之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B.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C.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D.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蠲租赋/遣信使/结豪杰/坚城守/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以图进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 初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后又为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的统称。
        B.服除, 守丧期满。官员守丧期满后, 朝廷一般都会恢复其丁忧前原任的官职。
        C.庠序, 古代的乡学, 与帝王的辟雍、诸侯的泮宫等大学相对。亦泛指学�!�
        D.致政, 犹言致事、致仕、休致, 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君主, 辞去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运内平动乱, 外抗金兵。代理桂阳监蓝山县令时, 他带兵擒获贼寇;移任濡须时, 他驻军淮河边, 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金兵。
        B.张运宽厚为怀, 主张轻刑。任刑部侍郎时, 他提出应宽待赦免多次仍无法回来的犯人, 指出对他们的处理存在判罚过重等问题。
        C.张运深受信任, 颇受重用。他提出增加储蓄、整治屯田等建议, 均被采纳;金人违约, 他被朝廷破格升任, 专门负责运送粮饷。
        D.张运政绩突出, 处事果决。他在地方、中央官署任职, 均有建树;金人违约, 他直接参与决策, 支持丞相意见, 终致金兵败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直可百二十余万缗, 请分送江、浙、�:钏韭糁�, 以籴军饷。
        ⑵乾道七年, 鄱大饥, 运首发粟二千石以振之, 自是民争出粟以济。
        14.张运主管桂阳监时在当地施行教化, 具体措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
        10.(3分)C(因上疏:“乞降诏抚将士, 蠲租赋, 遣信使, 结豪杰, 坚城守, 督汉中将士趋关陕以制其后。置四镇三帅于两淮、襄汉之间以为内固, 以图进取。”)
        11.(3分)B(错在“朝廷一般都会恢复其丁忧前的官职”。官员守制期满后, 朝廷要重新任命官职。)
        12.(3分)A(错在“他驻军淮河边, 抵抗进犯庐州、寿州的金兵”。据原文, 驻军淮河边的是大将, 张运只是负责为其调运粮饷。)
        13.⑴(4分)价值可达一百二十多万缗, (张运)请求(将它们)分别送到江、浙、�:匿钏韭舻�, 用来购买粮食作为军饷。(踩分点“直”、补充省略、“籴”, 各1分;句意1分)
        ⑵(4分)乾道七年, 鄱阳(遭遇)大饥荒, 张运首先拿出二千石粮食救济灾民, 自此以后民众争着拿出粮食来救灾。(踩分点“发”“振”“济”, 各1分;句意, 1分)
        14.(3分)①兴办学校;②为有功德于地方的官吏修建祠堂;③刻印、散发《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籍。(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张运字南仲, 信州贵溪人。张运二十五岁时, 凭借太学生的身份参加宣和三年进士考试及第, 被赐予同上舍出身, 调任桂阳监蓝山县丞。县令空缺, 张运代理县中事务。蓝山县与各少数民族接壤, (张运)遵循当地风俗来治理, 官吏百姓都很安定。临武的贼寇与各少数民族会合, 大肆抢劫掠夺, 张运亲自带兵将他们擒获。迁任潭州攸县尉。移任濡须的副职。金人侵犯庐州、寿州等地, 宋大将驻兵在淮河旁边的空地来抵抗他们, 张运供给粮饷从来没有缺乏断绝。一年多后, 张运因为双亲年老回到江东, 寄居在鄱阳。不久他开始为父母守丧, 守丧期满, 被起用主管桂阳监。五个月境内就得到治理, 与部使者一起奏请将桂阳监升为军。大力修治学校教育, 给汉代以来对桂阳有功德的太守县令卫飒、唐羌等七人在学校中立祠, 刻印《续颜氏家训》《四时纂要》等书, 在民间散发, 使百姓修习品德、从事农业。征召(张运)入朝应对, 授任(他为)达州知州。被召入任度支郎中。临安楼店务(宋代地方管理房地产税务的机构)的税收钱每年有三十多万缗, 张运请求把十万缗归入政府征税的定额。户部储存的三佛齐国进贡的九万一千五百斤乳香, 价值可达一百二十多万缗, (张运)请求(将它们)分别送到江、浙、�:匿钏韭舻�, 用来购买粮食作为军饷。被授任刑部侍郎, 张运上奏说:那些被贬逐多次赦免都没有回来的人, 应该让他们洗刷污点;那些申请的条例制度, 大多重复矛盾, 错误在于过分烦琐;对那些被编户安置不能获得赦宥、不能享受庇荫的一类人, 错误在于处罚太重;外地的案件经过再三翻案变化, 移送到大理寺, 多次施以刑罚, 这不是昭示远方的做法。又提及许多不便利之事, (朝廷)都听从了他。又请求增加储蓄, 兴办冶炼金属、铸造钱币(的场所), 整治屯田, 设立乡兵, 朝廷也都听从采纳。正逢金人违背盟约, 朝廷破格升任他为户部侍郎, 来专门负责运送军队粮饷。丞相陈康伯建议派遣李宝从四明控制海路, 众说纷�。旁酥苯尤氤斡刖霾�, 认为这是上策, 金兵果然战败逃跑。于是张运上疏说:“请求下诏书安抚将士, 免除租税, 派遣信使, 联合豪杰, 加强守城(力量), 督促汉中的将士向关陕进发以便牵制敌人后方。在两淮、襄汉之间设置四镇三帅来作为内地支柱, 以图谋进军夺取失地。”乾道七年, 鄱阳(遭遇)大饥荒, 张运首先拿出二千石粮食救济灾民, 自此以后民众争着拿出粮食来救灾。张运接连上奏书请求退休, 没有被允许, 因病去世。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陈尧叟传》《宋史·石公弼传》
        《宋史·陆游传》《宋史·高登传》
        《宋史·王遂传》《宋史·刘安世传》(二)
        《宋史·赵与欢传》《宋史·李昉传》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宋史·薛向传》
        《宋史·任中正传》(二)《宋史·孙行友传》
        《宋史·向子諲传》《宋史·狄青传》(三)
        《宋史·康保裔传》(二)《宋史·赵鼎传》(二)
        《宋史·沈伦传》(二)《宋史·慎从吉传》
        《宋史·苏元老传》《宋史·王琪传》
        《宋史·任中正传》《宋史·宋敏求传》
        《宋史·狄青传》(二)《宋史·詹体仁传》(二)
        《宋史·柴中行传》《宋史·陈瓘传》
        《宋史·赵开传》《宋史·尹洙传》
        《宋史·鲜于侁传》《宋史·洪迈传》
        《宋史·倪思传》《宋史·彭龟年传》(二)
        《宋史·李清臣传》(二)《宋史·刘珙传》(二)
        《宋史·王禹偁传》(三)《宋史·李允则传》
        《宋史·胡安国传》(二)《宋史·吕公弼传》
        《宋史·陈希亮传》(二)《宋史·李兑传》(二)
        《宋史·王化基传》《宋史·魏杞传》
        《宋史·陆秀夫传》《宋史·谭延美传》(二)
        《宋史·孙道夫传》《宋史·滕宗谅传》
        《宋史·周敦颐传》(二)《宋史·李建中传》
        《宋史·杜衍传》(二)《宋史·韩亿传》(二)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