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陈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贽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题。
        陈亮传
        (明)李贽
        陈亮, 字同甫, 永康人。为人才气超迈, 喜谈兵, 论议风生, 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著《酌古论》, 郡守周葵得之, 曰:“他日国士也!”及葵执政, 朝士白事, 必指令揖亮。因得交一时豪俊。
        隆兴初, 与金人约和, 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因上《中兴五论》, 奏入, 不。亮圜视钱塘, 喟然叹曰:“城可灌耳!”盖以地下于西湖也。淳熙五年, 孝宗即位, 又十七年矣。亮更名同, 复诣阙上书。书奏, 孝宗赫然震动, 欲榜朝堂, 用种放故事, 召令上殿, 将擢用之。左右大臣恶其直言, 遂有都堂审察之命。亮待命十日, 再诣阙上书。帝欲官之, 亮笑曰:“吾欲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 宁用以博一官乎?”遂渡江而归。日与邑之狂士饮, 醉中戏为大言, 有欲中亮者, 以其事首刑部侍郎何�!e3⑽际怨�, 黜亮, 亮不平, 数语侵澹, 澹闻而之, 即檄状以闻, 事下大理, 笞掠亮无完肤。孝宗知为亮, 及奏入取旨, 帝曰:“秀才醉后妄言, 何罪之有”划其牍于地。亮遂得免。
        居无何, 亮家僮杀人, 适被杀者尝辱亮父, 其家疑事繇亮, 闻于官。乃囚亮父于州狱, 而台官论亮, 情重, 下大理。时丞相王淮知帝欲生亮, 而辛弃疾、罗点素高亮才, 援之尤力, 复得不死。
        亮自以屡遭大狱, 归家读书, 所学益博。是时, 熹与亮往复论王伯之辨。叶适曰:“同甫既修皇帝王伯之学, 上下三千余年考其合散, 发其秘藏, 见圣贤之精微常流行于事物, 儒者夫其指, 故不足以开物成务。其说皆今人所未讲, 朱元晦意有不与而不能夺也。”
        未几, 光宗策进士, 问以礼乐政刑之要, 亮以君道师道对。时光宗不朝重华宫, 群臣更过 迭沐, 皆不听。得亮策, 乃大喜, 以为善处父子之间。奏名第三, 御笔攉第一。既知为亮, 则大喜。孝宗在南内, 宁宗在东宫, 闻之皆喜。授佥书建康军判官斤公事。未至官, 一夕卒。年五十五。
        亮虽为布衣, 家仅中产, 畸人寒士, 衣食之, 久不衰。卒之后, 叶适请于朝, 命补一子官, 非故典也。
         (有刪节)
        (注)①种放:北宋隐士, 曾多次谢绝朝廷的征召, 后来被诏到京城。②伯, 即“霸”。
        19.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奏入, 不        报:回复
        B. 擔闻而之        嗛:怀恨
        C. 而台官论亮        属:叮嘱
        D. 群臣进迭谏        更:轮流
        2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周葵担任郡守时读了陈亮写的《酌古论》后, 便断言陈亮日后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等到周葵执掌朝政, 常指使朝中学子去拜见陈亮。
        B. 陈亮渡江而回, 每天和县邑的狂士喝酒, 因喝醉了乱说大话而被人中伤下狱, 被拷打得体无完肤, 幸亏皇帝干涉才得以幸免。
        C. 陈亮与朱熹就“王伯之辨”又多次激烈的争论, 叶适认为陈亮的学说都是今人没有讲到的, 朱熹对陈亮的观点虽不认同但也不想改变什么。
        D. 陈亮在光宗策选进士时状元及第, 被朝廷授予佥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 然而还没等到上任, 在一天晚上突然去世了。
        2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孝宗赫然震动, 欲榜朝堂, 用种放故事, 召令上殿, 将擢用之。
         
         
        【答案】
        19. C    
        20. C   
        21. 孝宗看了十分吃惊, 内心震动, 想张贴在朝堂之上, 用种放旧例, 下诏书让陈亮上殿, 将要提拔重用他。
         
        参考译文:
        陈亮字同甫, 是永康人。为人很有才气豪迈不群, 爱好谈论兵法, 论述评议滔滔不绝, 写几千字的文章很快就能完成。曾经写作《酌古论》, 郡里的太守周葵看了后说:“这个人将来一定是一个国士!”到了周葵执政的时候, 朝廷的士子禀告事情时, 周葵一定让他们向陈亮行礼, 陈亮因此能够结交当时的豪杰
        隆兴初年, (宋国)跟金国签订合和平协议, 国人很高兴能有这样休养生息的机会;唯独陈亮表示不赞同, 于是上呈《中兴五论》, 奏章送入朝廷, (皇帝)没有答复。陈亮围绕钱塘城察看, 感叹地说曰:“钱塘城将要被水淹没啊”!大概是因为钱塘城的地势低于西湖吧。淳熙五年, 孝宗即皇帝位有十七年了。陈亮改名陈同, 再次到皇宫上书。奏章呈上后, 孝宗非常震动, 想要将它张贴在朝堂上, 仿效种放上书的先例, 召请陈亮召上殿, 准备破格提拔任用他。皇帝亲近的大臣厌恶陈亮的直言不讳, 于是皇上就颁下都堂审察的诏令。陈亮等待诏令十天后, 再次到皇宫上书。皇帝想要授予他官职, 陈亮笑着说:“我是想替国家开创数百年的基业, 哪里是想借此来换取一个官职呢?”于是渡过长江回到了家乡。整天与同县的狂放的士子饮酒, 醉酒后讲了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有一个想中伤陈亮的人, 把这件事向刑部侍郎何澹告发。何澹曾经担任考试官, 黜免了陈亮, 陈亮愤愤不平, 屡次在言语中轻慢何澹, 何澹听到后怀恨在心, 就把这个情况写下来禀告上司, 陈亮因这事在大理寺受审, 受到鞭笞拷打, 被打得体无完肤。孝宗了解陈亮, 等到官员上奏请旨的时候, 就说:“陈亮这事是秀才醉酒后胡言乱语, 哪里有什么罪过!”便将(治陈亮罪)文牍丢到地上。陈亮这才得以免罪。
        过了不久, 陈亮的家僮杀了人。恰巧被杀的人曾经羞辱过陈亮的父亲, 他的家人就怀疑这件事是陈亮指使的, 把陈亮告到官府。于是就把陈亮的父亲关押在州的监狱里, 而把陈亮交付御史台的官员审讯, 情节严重, 又交给大理寺。当时丞相王淮知道皇帝想让陈亮活下去, 同时辛弃疾和罗点又特别出力营救, 陈亮又得以不死。
        陈亮因为自己屡次遭受牢狱, 回家励志读书, 所学十分广博。这时, 朱熹与陈亮展开“王霸义利”之争, 叶适说“同甫既已经研究皇帝王霸之学, 在上下三千多年中考察它的聚合消散, 探究它的奥秘, 观察到圣贤的精微之处常常在事物之间广泛传布, 儒者失掉了它的旨要, 所以不足以揭开事物的真象, 使人事各得其宜。他的学说都是今人所没有讲到的, 朱元晦不予赞成, 却不能改变。”
        不久, 光宗凭对策录取进士, 用礼乐政刑的关键问参加考试的人, 陈亮用君道师道回答。当时光宗不去重华宫朝见孝宗, 群臣多次劝谏, 都不听从。读到陈亮的策对, 于是非常高兴, 认为凭这可以巧妙处理父子关系。本来报上来的是第三名, 皇帝亲笔提为第一名。后来知道是陈亮, 就非常高兴。孝宗住在南内, 宁宗(宋宁宗赵扩, 光宗第二子)住在东宫, 他们听说了这件事都高兴。陈亮被授予建康军判官厅公事签书的官职。还未到任, 就在某天晚上死去, 年仅五十五岁。
        陈亮虽然是一个平民, 家中只有中等的家产, 如果有才能特异家境贫寒的人, 他就给衣食供养, 长久不衰。去世以后, 叶适向朝廷请求, 将陈亮的一个儿子补授为官, 但是朝廷没有这样的先例。
         
         



        相关文言文练习
        李贽《赞刘谐》李贽《寄答京友》
        李贽《贾谊》李贽《答耿中丞》
        《宋史·张汝明传》刘基《使贪》
        李渔《冬季行乐之法》《后汉书·刘般传》
        罗泽南《游南岳记》《宋史·赵鼎传》
        戴名世《与刘大山书》《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海瑞传》谢翱《登西台恸哭记》
        《宋史·李廌传》《晋书·华恒传》
        张养浩《驿卒佟锁住传》《明史·魏大中传》
        归有光《玄朗先生墓碣》《明史·陈寿传》
        戴名世《与刘言洁书》唐甄《大命》
        《待漏院记》《隋书·高劢传》
        《宋史·赵上交传》张岱《梅花书屋》
        《明史·吴祯传》《长清僧》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