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荀子·非相》阅读练习及答案
        荀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6-10题
        非相
        《荀子》(节选)
        相人, 古之人无有也, 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 今之世, 魏有唐举, 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 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 论心不如择术, 形不胜心, 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 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 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 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 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 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 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 帝舜短;文王长, 周公短;仲尼长, 子弓短。昔者, 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 身长七尺, 面长三尺, 焉广三寸, 鼻、目、耳具, 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 期思之鄙人也, 突秃长左, 轩较之下, 而以楚霸。叶公子高, 微小短瘠, 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 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 叶公子高入居楚, 诛白公, 定楚国, 如反手尔, 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长, 不挈大, 不权轻重, 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 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 目可瞻焉;仲尼之状, 面如蒙供;周公之状, 身如断蓄;皋陶之状, 色如削瓜;闳夭之状, 面无见肤;傅说之状, 身如植鳍;伊尹之状, 面无须麋, 禹跳, 汤偏, 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 桀、纣长巨姣美, 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 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 为天下大僇, 后世言恶, 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 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 乡曲之儇子, 莫不美丽姚冶, 奇衣妇饰, 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 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 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 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 中父羞以为子, 中兄羞以为弟, 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 莫不呼天啼哭, 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 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注】 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 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 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②焉:通“颜”, 额。③期思:地名, 在今河南省淮滨县东南。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世俗称之                 称:称呼。
        B.无害为君子也               害:妨碍。
        C.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差:区别。
        D.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可:认同, 赞同。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  (   )(3分)
        A. 相人之形状              人非生而知之者
        B. 中人羞以为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 天下之杰也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全属于从正面论述“非相”的一组是 (  )(3分)
        ①梁有唐举, 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 ②术正而心顺之, 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 无害为君子也 ③楚之孙叔敖, 期思之鄙人也, 突秃长左, 轩较之下, 而以楚霸 ④禹跳, 汤偏。尧、舜参牟子 ⑤桀、纣长巨姣美, 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 百人之敌也 ⑥今世俗之乱君, 乡曲之儇子, 莫不美丽姚冶, 奇衣妇饰, 血气态度拟于女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和《劝学》一样, 开篇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批判、否定了相术, 指出这是有学识的人从来也不谈论的事。
        B.作者认为, 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 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 身材相貌不是判断君子小人的标准。
        C.古代的夏桀、商纣魁梧英�。绰涞蒙硭拦�, 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 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
        D.文章结尾又用当时犯上作乱的人和乡里的轻薄少年为例, 从反面否定了相术, 并以反问结尾, 表明自己的观点。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古之人无有也, 学者不道也。(2分)
         
        (2)莫不呼天啼哭, 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2分)
         
        答案:
         
        6. A【解析】称:称道。
        7.B 【解析】A的, 代词。B把。。。当作。C 并且, 却。D语气词, 句中停顿
        8. C 【解析】①是列举了唐举善于相人, 并非从正面议论“非相”;⑤是写通过桀纣外貌特征推断其能力;⑥也是通过外貌来判断其举止行为。都是从反面进行论述。
        9. C 【解析】“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错。
        10.(1)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 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2分)
         (2)没有谁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 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2分)每个分句一分
         
         
         
        译文:
         
        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 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 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古时候有个姑布子卿, 当今的魏国有个唐举, 他们观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的吉凶、祸福, 世俗之人都称道他们。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 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 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 思想不如立身处世的方法重要。立身处世的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 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的方法是好的, 也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的方法丑恶, 也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君子可以说是吉, 小人可以说是凶。所以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 并不是吉凶的标志。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 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据说帝尧个子高, 帝舜个子矮;周文王个子高, 周公旦个子矮;孔子个子高, 子弓个子矮。从前, 卫灵公有个臣子叫公孙吕, 身高七尺, 脸长三尺, 额宽三寸, 但鼻子、眼睛、耳朵都具备, 而他的名声轰动天下。楚国的孙叔敖, 是期思地方的乡下人, 发短而顶秃, 左手长, 站在轩车上个子还在车厢的横木之下, 但他却使楚国称霸诸侯。叶公子高(“高”是叶公子的名字), 弱小矮瘦, 走路时好像还撑不住自己的衣服似的;但是白公胜作乱的时候, 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在白公手中, 叶公子高却领兵入楚, 杀掉白公, 安定楚国, 就像把手掌翻过来似的一样容易, 他的仁义功名被后人所赞美。所以对于士人, 不是去测量个子的高矮, 不是去围量身材的大�。皇侨コ屏可硖宓那嶂�, 而只能看他的志向。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方面, 哪能用来评判人呢?
        再说徐偃王的形状, 眼睛可以向上看到前额;孔子的形状, 脸好像蒙上了一个丑恶难看的驱邪鬼面具;周公旦的形状, 身体好像一棵折断的枯树;皋陶的形状, 脸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样;闳夭的形状, 脸上的髭须多得看不见皮肤;傅说的形状, 身体好像竖着的柱子;伊尹的形状, 脸上没有胡须眉毛。禹瘸了腿, 走路一跳一跳的;汤半身偏枯;尧、舜的眼睛里有两个并列的瞳仁。信从相面的人是考察他们的志向思想、比较他们的学问呢?还是只区别他们的高矮、分辨他们的美丑来互相欺骗、互相傲视呢?
        古时候, 夏桀、商纣魁梧英�。翘煜鲁鲋诘纳聿�;他们的体魄敏捷强壮, 足可对抗上百人。但是他们人死了、国家亡了, 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 后世说到坏人, 就一定会拿他们作例证。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 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
        现在世上犯上作乱的人, 乡里的轻薄少年, 没有不美丽妖艳的, 他们穿着奇装异服, 像妇女那样装饰打扮自己, 神情态度都和女人相似;妇女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丈夫, 姑娘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未婚夫, 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家庭而想和他们私奔的女人, 比肩接踵。但是一般的国君羞于把这种人作为臣子, 一般的父亲羞于把这种人当做儿子, 一般的哥哥羞于把这种人当做弟弟, 一般的人羞于把这种人当做朋友。不久, 这种人就会被官吏绑了去而在大街闹市中杀头, 他们无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 都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 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既然这样, 那么在以相貌论人与以思想论人两者之间将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相关文言文练习
        荀子《劝学》《荀子·修身》
        《朱竹君先生传》《赵韩王普为相》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聊斋志异·种梨》《楚人学舟》
        吴敏树《书谢御史》《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苏轼《三槐堂铭并序》《宋史·杨业传》
        唐甄《室语》《明史·刘基传》
        《核工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明史·鲁穆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旧唐书·杜甫传》蒋坦《秋灯琐忆》
        《李贺作诗》《螳螂捕蛇》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方苞禁酒之议》《苏轼徙知徐州》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