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 (二十一) 司马温公故事二则 司马温公童稚时, 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 一儿偶堕瓮水中, 群儿哗然弃去, 公即以石击瓮, 水因穴而进出, 儿得不死。盖其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①中, 至今京、洛间多为《小儿击瓮图》。 司马温公与其兄伯康友爱尤笃。伯康年将八十, 公奉之如严父, 保之如婴儿。每食, 少顷, 则问曰:“得无饥乎?”天少冷, 则问曰:“衣得无薄乎?” [注释] ①龆龀:指童年。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儿得不死 ( ) (2)与群儿戏于庭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一儿偶堕瓮水中, 群儿哗然弃去 3.文中“群儿哗然弃去”一句在人物刻画上起什么作用? 4.本文两则故事各表现了司马光怎样的性格特点?(用原文回答) 第一则故事: ; 第二则故事: 。 【参考答案】 1、(1)能够(2)嬉戏, 玩耍 2、一个小孩偶然掉入水缸, 众位小孩喧闹叫嚷着, 不去救人就离开了 3、从群儿一味“哗然”却想不出办法, 反衬司马光人小智慧大 4、第一则故事:活人手段已见于龆龀中 第二则故事:与其兄伯康友爱尤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