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李愬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李)愬, 字元直, 有筹略, 善骑射。宪宗讨吴元济, 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既败, 七月, 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 又命袁滋为帅, 滋亦无功。愬抗表自陈, 愿于军前自效。宰相李逢吉亦以愬才可用, 遂充随唐邓节度使。兵士摧败之余, 气势伤沮, 愬揣知其情, 乃不肃部伍。或以不肃为言, 愬曰:“贼方安袁尚书之宽易, 吾不欲使其改备。”乃绐告三军曰:“天子知愬柔而忍耻, 故令抚养尔辈。战者, 非吾事也。”军众信而乐之。士卒伤痍者, 愬亲自抚之。贼以尝败高、袁二帅, 又以忽名位非所畏惮者, 不甚增其备。
        愬沉勇长算, 推诚待士, 故能用其卑弱之势, 出贼不意。居半岁, 知人可用, 完缉器械, 乃谋袭蔡。尝获贼将丁士良, 召入与语, 辞气不挠, 愬异之, 因释其缚。士良感之, 乃曰:“贼将吴秀琳总众数千, 不可遽破者。士良能降秀琳。”愬从之, 十二月, 吴秀琳以兵三千降。愬乃以秀琳之众攻吴房县, 收其外城, 胜捷而归。或劝愬遂拔吴房, 愬曰:“取之则合势而固其穴, 不如留之以分其力。”
        初, 吴秀琳之降, 愬单骑至栅下与之语, 亲释其缚, 署为衙将。秀琳感恩, 期于效报, 谓愬曰:“若欲破贼, 须得李佑, 某无能为也。”佑者, 贼之骑将, 有胆略, 守兴桥栅, 常侮易官军, 去来不可备。愬召其将史用诚诫之曰:“今佑以众获麦于张柴, 尔可以三百骑伏旁林中, 又使摇旆于前, 示将焚麦者。佑素易我军, 必轻而来逐, 尔以轻骑搏之, 必获佑。”用诚等如其料, 果擒佑而还。愬解缚而客礼之, 署为散兵马使, 令佩刀巡警, 出入帐中, 略无猜闲。愬乘间常召, 屏人而语, 或至夜分。愬益知贼中虚实。
        时李光颜战数胜, 元济悉锐卒屯洄曲以抗光颜。想知其障可乘.乃遣从事郑辨见襄度告师期。师夜起, 祜以突将三千为前锋。您串中军三千.田进诚以下军殿。始发, 吏请所向, 恕曰:“入蔡州取是元济!”行七十里, 夜半至悬瓠城, 雪甚.城旁皆鹅鹜池, 窟令击之, 以乱军声。赋恃吴房、朗山戍, 晏然无知者。祜等坎墉先登。众从之, 杀九者, 发关, 留持柝传夜自如。黎明.雪止.想入驻元济外宅。蔡吏惊曰:“城陷矣!”元济尚不信, 田进诚兵薄之。进诚火南门, 元济请罪, 梯而下, 槛送京师。
            (《新唐书·李愬传》)
        [注]①吴元济.唐宪宗时淮西节度使.长期割据蔡州(今河南浊南)。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易之, 不为备         易:撤换。
          B.诸将索苦裙            苦:为……所苦。
          c.想力不能独完裙      完:保全。
          D.想知其隙可乘         隙:机会。
        5.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现李翘的“筹略”的一项是(3分J
              ①以其军初伤夷.士气未完, 乃不为斥候部伍
              ②贼来降.辄听其便
              ③见赢卒若将燔聚者, 果轻出
              ④行七十里, 夜半至悬瓠城
              ⑤城旁皆鹅鹜池, 想令击之, 以乱军声
              ⑥杀门者, 发关, 留持柝传夜自如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内窖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愬敢于担当。在前线将领讨贼无功的情况下.他挺身而出, 主动请缨;又经宰相李逢吉的举荐.担任节度使.最终灭敌立功。
               B.李椒关爱部下。对那些受伤生病的, 他亲自照料看护;对那些家中有年迈父母或孤儿的, 他发给粟帛, 允许他们回家照顾亲人。
               C.李愬知人善任。他采用降将吴秀琳的建议捕获李 ;拒听杀 建议, 反而厚待并重用李梧;后来李在打蔡州时超了重要作用。
               D.李悲善于用兵。当他知道吴阮济调用全部精锐部队抵抗李光颜时, 就冒着大雪, 连夜奔袭,
               一举攻下蔡州, 吴元济只得请罪投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则槭而送之朝, 表言必杀 , 无与共诛蔡者。
              (2)想刊其令.一切抚之, 故谍者反效以情, 想益悉贼虚实。

         

        答案:

        4 A(易:轻视。)
        5 C(④是说行军过程, 而非谋略;⑥是李祐的行为而非李愬的。)
        6 B(“对那些家中有年迈父母或孤儿的”所说的是投降的士兵, 不是部下。)
        7.(1)(李愬)就给李祐戴上刑具把他送到朝廷, 上奏章说如果杀死李祐, 就没有和他一起共同消灭蔡州敌人的人了。(械、表、必、无与, 各1分, 句意1分。)
        (2)李愬更改了旧令, 对于所有谍报人员都加以安抚, 所以那些谍报人员反而将敌方的情况报告给李愬, 李愬更加了解了叛军的虚实。(刊、一切、效、悉, 各1分, 句意1分。)

         

        译文
        李愬, 字元直, 有谋略, 擅长骑马射箭。宪宗讨伐吴元济, 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失败以后, 用袁滋代替他做了统帅, 又没有取胜。李愬主动请求一试, 宰相李逢吉也认为李愬可以任用, 于是任命他担任隋、唐、邓节度使。李愬因为军队刚刚受挫, 士气没有全恢复, 于是不安排巡逻的队伍。有人提出异议, 李愬说:“叛贼刚安于袁公的宽疏, 我不想让他们受到惊动而来防备我。”士兵受伤生�。鬃哉樟匣だ�。蔡州的人因为曾经打败了高霞寓等人, 而且李愬的名声不是他们平素畏惧的, 很轻视李愬, 不加防备。李愬性情沉稳而凶猛, 他以诚心对待士卒, 所以能够使地位卑微、力量弱小的士兵振作起精神而使用他们。蔡州的叛军士兵来投降, 李愬常任其自便, 有的降兵, 其父母或孩子死去而无力埋葬的, 就发给粮食、布帛, 打发他们回家。
        当初, 吴秀琳投降, 向李愬建议说:“如果要打败蔡州的叛军, 没有李祐就没有与你一起成功的人。”李祐, 是叛军中骁勇的将领。李愬探听到李祐在郊野守护庄稼, 就派遣史用诚率领三百名精壮的骑兵埋伏在旁边, 让羸弱的士卒装作要放火烧庄稼和收庄稼的样子, 让李祐看到, 李祐果然轻率地出击, 史用诚将他擒获而回。诸位将领平时为李祐所苦, 请求杀死他, 李愬不听。恰逢天降大雨, 从五月到七月不停, 军中将士认为这是上天对不杀死李祐的惩罚, 将官们议论纷纷无法制止。李愬尽了力也不能独自保全李祐, 就给李祐戴上刑具把他送到朝廷, 上奏章说如果杀死李祐, 就没有与他一起共同消灭蔡州敌人的人了。皇帝下诏书释放了李祐, 把他送还给李愬。李愬让李祐佩带刀剑出入帐下, 担任六院兵马使。李祐手捧诏书感激得哭泣, 诸位将领才不敢再有议论, 因此才确定了袭击蔡州的策略。过去规定, 胆敢释放间谍的人灭族。李愬更改了旧令, 对于间谍全部加以安抚, 所以那些间谍反而将敌方的情况报告给李愬, 李愬更加了解了叛军的虚实。
        当时, 李光颜出战多次获胜, 吴元济把精锐部队全都派出, 驻扎在洄曲来抗击光颜。李愬知道这个机会可以利用, 就派遣从事郑澥去见裴度, 报告军队出发的日期。军队在夜里出发, 李祐率领三千突将为前锋, 李愬率领三千人马为中军, 田进诚率下军殿后。刚出发时, 有官吏询问前进的方向, 李愬说:“到蔡州捉拿吴元济!”行进了七十里, 半夜时分到达悬瓠城, 雪下得很大, 城边都是养鹅的池塘, 李愬命令赶打那些鹅, 用来掩盖军队行进的声音。叛军依仗吴房、朗山的守护, 安然无人发觉官军。李祐等在城墙上挖洞率先登城, 士卒跟随着他们, 杀死了守城门的士兵, 打开城门, 留下人拿着木柝像平常一样击柝报时。黎明, 雪停了, 李愬进驻吴元济的外宅。蔡州的官吏惊慌地说:“蔡州城失陷了!”吴元济还不相信, 田进诚的军队迫近了蔡州。田进诚火烧了南城门, 吴元济认罪投降, 从城上顺梯而下, 被关入囚车送往京城。
         
         



        相关文言文练习
        《李贺作诗》《王及善》
        《新唐书·列传·穆宁传》《新唐书·王珪传》
        《新唐书·马周传》《新唐书·吴武陵传》
        《新唐书·孔颖达传》《新唐书·徐旷传》
        《新唐书·裴谞传》《新唐书·光颜传》
        《新唐书·欧阳询传》《新唐书·李鄘传》
        《新唐书·秦琼传》《新唐书·许孟容传》
        《新唐书·郭子仪传》《新唐书·鲁炅传》
        《新唐书·郭震传》《新唐书·魏知古传》
        《新唐书·王思礼传》《新唐书·温造传》
        《新唐书·窦群传》《新唐书·韦安石传》
        《新唐书·尹思贞传》《新唐书·杜佑传》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
        苏洵《谏论》《隋书·李谔传》
        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序》《宋史·张宪传》
        姚鼐《朱竹君先生传》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苏轼《晁错论》
        《明史·顾佐传》《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隋书·皇甫绩传》辛弃疾《审势》
        《后汉书·马援传》《马价十倍》
        苏轼《答秦太虚书》《宋史·张邦昌传》
        宋濂《环翠亭记》《明史·郭应聘传》
        莫与俦《先王父马赞》《旧唐书·薛仁贵传》
        《晋书·王羲之传》《三国志·崔林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