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沈鲤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沈鲤, 字仲化, 归德人。嘉靖中举乡试。师尚诏作乱, 陷归德, 已而西去。鲤策贼必再至, 急白守臣, 捕杀城中通贼者, 严为守具。贼还逼, 见有备, 去。四十四年, 成进士, 改庶吉士, 授检讨。大学士高拱, 其座主又乡人也, 未尝以私谒。神宗在东宫, 鲤为讲官。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每直讲, 举止端雅, 所陈说独契帝心。帝亟称之。连遭父母丧, 帝数问沈讲官何在, 又问服阕期, 命先补讲官俟之。万历九年还朝。明年秋, 擢侍讲学士, 再迁礼部右侍郎。寻改吏部, 进左侍郎。屏绝私交, 好推毂贤士, 不使知。十二年冬, 拜礼部尚书。鲤初官翰林, 中官黄锦缘同乡以币交, 拒不纳。教习内书堂, 侍讲筵, 皆数与巨珰接, 未尝与交。及官愈高, 益无所假借, 虽上命及政府指, 不徇也。鲤素鲠亮。其在部持典礼, 多所建白。念时俗侈靡, 稽先朝典制, 自丧祭、冠婚、宫室、器服率定为中制, 颁天下。帝忧旱, 步祷郊坛, 议分遣大臣祷天下名山大川。鲤言使臣往来驿骚, 恐重困民, 请斋戒三日, 以告文授太常属致之, 罢寺观勿祷, 帝多可其奏。初, 藩府有所奏请, 贿中贵居间, 礼臣不敢违, 辄如志。至鲤, 一切格之。中贵皆大怨, 数以事间于帝。帝渐不能无疑, 累加诘责, 且夺其俸。鲤自是有去志。而时行衔鲤不附己, 亦忌之。鲤遇事秉正不挠。压于一贯, 志不尽行。而是时一贯数被论, 引疾杜门, 鲤乃得行阁事。云南武弁杀税使杨荣, 帝怒甚, 将遣官逮治。鲤具陈荣罪状, 请诛为首杀荣者, 而贷其余, 乃不果逮。时一贯虽称疾杜门, 而章奏多即家拟旨, 鲤力言非故事。鲤既积忤一贯, 一贯将去, 虑鲤在, 贻己后忧, 欲与俱去, 密倾之。帝亦嫌鲤方鲠, 因鲤乞休, 遽命与一贯同致仕。赓疏乞留鲤, 不报。既抵家, 疏谢, 犹极陈怠政之弊。年八十, 遣官存问, 赉银币。鲤奏谢, 复陈时政要务。又五年卒, 年八十五。赠太师, 谥文端。
                                                                 (节选自《明史•沈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
        B.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
        C.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
        D.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阙是指正处在服丧期, 中国古代服丧制度的规格、时间等等足按照严格的亲疏远近来制定的, 从重到轻, 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
        B.中官是古代官名, 自唐以后, 掌天文历法之官, 也以春、夏、中、秋、冬官分称, 各设正一人;有时也星位或星区名;另外, 中官还是“宦官”的别称。
        C.讲筵一般是指讲学讲经的处所, 有时候也特指天子的御前讲席。筵是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 古人席地而坐, 设席不止一层, 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
        D.冠婚指冠礼和婚礼, 冠礼表示男女育年至一定年龄, 可以婚嫁, 并从此作为一个成年人, 参加各项活动。按周制, 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天子诸侯, 多提早行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鲤富有远见。当叛贼占领归德又西逃后, 他叮嘱驻守大臣一定要严加防备, 以防叛贼再次来袭。不久, 叛贼果然又来了, 但看到城中有防备, 就离开了。
        B.沈鲤关注民生。皇帝担心旱灾想要派遺大臣到全国的名山大川祈祷, 沈鲤认为此举会给带来负担就建议下令停止祈祷, 皇上赞许并接受了他的提议。
        C.沈鲤忠君爱国。他退休回家上书感谢皇恩时不忘陈述时政流弊, 当皇帝派人到他的家里的时候, 他上奏感谢的同时仍旧不忘谈论时政要务, 关心国家安�!�
        D.沈鲤耿直光明, 他的老乡是主考官, 他没有去拉关系, 他为官讲学的时候也不结交权贵。沈一贯称病在家, 奏章多在家里拟定, 沈鲤认为这是不符合常规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及官愈高, 益无所假借, 虽上命及政府指, 不徇也。
        ②鲤具陈荣罪状, 请诛为首杀荣者, 而贷其余, 乃不果逮。
         
         
        答案:
         
        10.C  分析此句, 句中“大义”作“陈清”的宾语, “陈清大义”意思是“讲清楚大义”, 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AD选项;“甚悉”意思是“十分全面”, 是对前句“陈清大义”的补充, 应单独成句, 句中“比”是“等到”的意思, 应放于句首, 排除B选项, 选C选项。
        正确断句:尝令诸讲官书扇\鲤书魏卞兰《太子颂》以进\因命陈清大义\甚悉\神宗咨美\遂蒙眷\比即位\用宫寮恩\进编修\旋进左赞善
        句子翻译:神宗曾经指令诸位讲官在扇子上书写文字, 沈鲤书写了魏卞兰的《太子颂》进奉, 神宗于是要他讲清大义, 沈鲤讲得非常完备。神宗赞美他, 于是他蒙受宠爱。等到神宗即位, 因为在东宫任幕僚的恩惠, 晋升为编修。很快又晋升为左赞善。
        11.A.“服阙是指正处在服丧期”说法错误, “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
        12.B.“皇上赞许并接受了他的提议”说法不准确。根据原文“以告文授太常属致之, 罢寺观勿祷, 帝多可其奏”, 意思是皇帝大多赞同他的建议。
        13.①等到沈鲤官阶更高, 更加不需要借助他们的势力, 即使皇帝的命令以及政府的意图, 他也不会轻 易顺从。(重点字:假借:凭借;指:意图、指令;徇:顺从);
        ②沈鲤详细陈述了杨荣的罪状, 请求诛杀带头杀杨荣的人, 而宽免其他的人, 于是果然没有广泛拘捕。(重点字:具:详细、详�。怀�:陈述;贷:放宽、宽免;)
        参考译文:
               沈鲤, 字仲化, 归德人。嘉靖年间乡试中举。师尚诏叛乱, 攻占归德, 不久向西逃去。沈鲤估计贼民一定会再来, 急忙告诉驻守大臣, 捕杀城中与贼民勾结的人, 严加防守。贼民返回, 逼近城池, 看见有了防备, 便离去了。嘉靖四十四年, 考中进士, 改任庶吉士, 授职为检讨。大学士高拱, 是他的主考官和同乡, 未曾因私事拜访。神宗在东宫的时候, 沈鲤任讲官, 神宗曾经指令诸位讲官在扇子上书写文字。沈鲤书写了魏卞兰的《太子颂》进奉, 神宗于是要他讲清大义, 沈鲤讲得非常完备。神宗赞美他, 于是他蒙受宠爱。等到神宗即位, 因为在东宫任幕僚的恩惠, 晋升为编修。很快又晋升为左赞善。每次秉直讲授, 举止端庄雅正, 陈说的事情独合皇帝的心意。皇帝极为称赏他。他的父母接连去世, 皇帝多次询问沈讲官在哪里, 又询问服丧期满了没有, 指令让他先补任讲官。万历九年, 返回朝廷。第二年秋天, 晋升为侍讲学士, 又升迁为礼部右侍郎。不久改任吏部职, 升任左侍郎。沈鲤断绝私人的交往, 喜好推举贤士, 不使人知晓。万历十二年冬季, 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沈鲤起初做翰林官时, 宦官黄锦因为是他同乡送礼给他, 他拒不接收。教导于内书堂, 侍讲经筵, 都多次与大宦官接触, 未曾同他们交往。等到沈鲤官阶更高, 更加不需要借助他们的势力, 即使皇帝的命令以及政府的意图, 他也不会轻易顺从。沈鲤一向正直、光明。他在礼部主持典礼, 有许多建议。考虑到时俗的侈靡, 考察先朝的典礼制度, 在丧祭、冠婚、宫室、器服方面全都确定标准, 颁布全国。神宗担忧旱灾, 步行到郊外的祭坛祈祷, 议论分别派遣大臣到全国的名山大川祈祷。沈鲤劝谏说使臣往来滋扰地方, 恐怕又加重百姓负担, 奏请皇帝斋戒三日, 用文告授予太常负责此事, 罢除寺观的祈祷, 神宗大都同意了他的奏疏。起初, 藩府有事奏请, 贿赂得势的宦官为内援, 礼部大臣不敢违背, 总是满足他们的想法。到了沈鲤执政时, 一概革除。得势的宦官都很怨恨, 多次借事端在皇帝面前挑拨。皇帝渐渐不能没有猜疑, 多次责问沈鲤, 并剥夺了他的俸禄。沈鲤从此有了辞退的想法。而且申时行怀恨沈鲤不依附自己, 也忌恨他。沈鲤遇事秉正不屈服。被沈一贯压抑, 志向得不到全面实现。而此时沈一贯多次被非议, 称病闭户, 沈鲤才得以处理内阁事务。云南的武弁杀了税使杨荣, 皇帝很恼怒, 准备派遣官员将他们逮捕惩治。沈鲤详细陈述了杨荣的罪状, 请求诛杀带头杀杨荣的人, 而宽免其他的人, 于是果然没有广泛拘捕。当时沈一贯虽然称病闭门在家, 而奏章大多送到家中由他拟旨, 沈鲤极力陈说这没有先例。沈鲤已经与沈一贯积怨, 沈一贯即将离职, 顾虑沈鲤在职, 给自己留下后顾之忧, 想与他一起离开内阁, 暗中活动使他离职。神宗也嫌沈鲤刚正, 趁着沈鲤请求退休, 于是指令他与沈一贯一起退休。朱赓上奏请求挽留沈鲤, 没有答复。抵家后, 沈鲤上书答谢, 仍然极力陈述懈怠政务的弊端。他八十岁时, 神宗派官去探视慰问, 赏给他银两。沈鲤上书答谢, 又陈述当时政治的要务。又过了五年沈鲤去世, 享年八十五岁。赠封为太师, 谥号文端。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刘基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吴与弼, 字子传》《明史·张溥传》
        《熊鼎传》《况钟传》
        《明史·费宏传》《明史·郑赐传》
        《明史·熊廷弼传》《明史·刘基传》(二)
        《明史·杨瑄传》《明史·黄道周传》
        《明史·唐顺之传》《明史·王恕传》
        《明史·唐顺之传》(二)《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卓敬传》《明史·王宪传》
        《明史·归有光传》《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明史·马森传》
        唐甄《室语》《明史·刘基传》
        《核工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
        《明史·鲁穆传》《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旧唐书·杜甫传》蒋坦《秋灯琐忆》
        《李贺作诗》《螳螂捕蛇》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方苞禁酒之议》《苏轼徙知徐州》
        《放鹤亭记》《孝丐》(一)
        《孝丐》(二)《孝丐》(三)
        《邹忌讽齐王纳谏》《二鹊招鹳》
        《太宗纳谏》《后汉书·逸民列传》
        《国信使郝文忠公》《旧唐书·高适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