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王慧龙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 魏书 王慧龙, 自云太原晋阳人, 司马德宗尚书仆射愉之孙, 散骑侍郎缉之子也。幼聪慧, 愉以为诸孙之龙, 故名焉。初, 刘裕微时, 愉不为礼, 及得志, 愉合家见诛。慧龙年十四, 为沙门僧彬所匿。百余日, 将慧龙过江, 为津人所疑, 曰:“行意匆匆彷徨, 得非王氏诸子乎?”僧彬曰:“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既济, 遂西上江陵, 依叔祖忱故吏荆州前治中习辟疆。时刺史魏咏之卒, 辟疆与江陵令罗修、前别驾刘期公、土人王腾等谋举兵, 推慧龙为盟主, 克日袭州城。而刘裕闻咏之卒, 亦惧江陵有变, 遣其弟道规为荆州, 众遂不果。罗修将慧龙, 又与僧彬北诣襄阳。司马德宗雍州刺史鲁宗之资给慧龙, 送渡江, 遂自虎牢奔于姚兴。其自言也如此。泰常二年, 姚泓灭, 慧龙归国。太宗引见与言, 慧龙请效力南讨。言终, 俯而流涕, 天子为之动容。谓日:“朕方混一车书, 席卷吴会, 卿情计如此, 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后拜洛城镇将, 配兵三千人镇金墉。既拜十余日, 太宗崩。世祖初即位, 成谓南人不宜委以师旅之任, 遂停前授。 初, 崔浩弟恬闻慧龙王氏子, 以女妻之。浩既婚姻, 及见慧龙, 日:“信王家儿也。”王氏世齄鼻, 江东谓之齄王。慧龙鼻大, 浩日:“真贵种矣。”数向诸公称其美。司徒长孙嵩闻之, 不悦, 言于世祖, 以其叹服南人, 则有讪鄙国化之意。世祖怒, 召浩责之。浩免冠陈谢得释。 及鲁宗之子轨奔姚兴, 后归国, 云慧龙是王愉家竖僧彬所通生也。浩虽闻之, 以女之故, 成赞其族。慧龙由是不调。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C A.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B.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C.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舭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D.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仆射:中国魏晋南北朝至宋尚书省的长官。 B.别驾:汉置, 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 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 别乘一车, 故名。 C.婚姻: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 女方为姻。 D.泰常: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刘裕怕江陵有变, 已作好了准备, 罗修只得派慧龙与僧彬去到襄阳, 慧龙后来才渡过长江, 投奔姚兴的。 B.慧龙请求效力向南讨伐, 一边陈述, 一边流泪, 皇帝被慧龙的表现弄得感动不已。 C.慧龙的仕途并不顺利, 先是被认为南人不应该受重任而被撤了军职, 后又因故不得升迁。 D.本文语言简洁, 亦庄亦谐, 特别是描写崔浩以长相论人, 寥寥数语, 令人捧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将慧龙过江, 为津人所疑, 日:“行意匆匆彷徨, 得非王氏诸子乎?” ②席卷吴会, 卿情计如此, 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
答 (1)C “有年”是经过很多年的意思, 句中修饰“从师”, 在“有年”后断句, 排除A;“省”为探视的意思, 作谓语, 其后断句。 (2)D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 多则十几个。 (3)A 不是罗修派慧龙去襄阳, 而是罗修带慧龙去.“将”在这里是带领的意思。 (4)①补充主语(僧彬);将:带着, 带领;得非:恐怕是.句子翻译为:(僧彬)带着慧龙去襄阳, 被守渡口的人怀疑, 守渡口的人说:“你们行色匆匆, 心神不定, 恐怕是王家的子孙吧?” ②岂:难道;相资:资助我;未之用:宾语前置句.句子翻译为:(我)席卷吴会地区, 你心中有这样的打算, 难道不能把人马资助给我吗?但是毕竟没有任用他。
参考译文: 王慧龙, 自称太原晋阳人, 司马德宗的尚书仆射王愉的孙子, 散骑常侍王缉的儿子.从小就聪明智慧, 王愉认为他是众多孙子中的一条龙, 所以取了这个名.起初, 宋武帝刘裕卑微时, 王愉对他不以礼相待;到了刘裕得志时, 王愉全家被诛杀.当时慧龙年龄十四岁, 被佛门和尚僧彬所隐藏.一百多天后, (僧彬)带着慧龙渡过长江, 被守渡口的人怀疑, 守渡口的人说:“你们行色匆匆, 心神不定, 恐怕是王家的子孙吧?”僧彬说:“我跟从师父学习多年, 住在西岸, 现在暂时想探望亲长, 返回的期限不远.这是跟随我学习的徒弟, 哪里至于像你们说的那样.”渡过长江以后, 便西上江陵, 依靠叔祖父王忱的旧吏荆州原中从事习辟疆.当时刺史魏咏之死了, 习辟疆和江陵县令罗修、原别驾刘期公、当地人王腾等图谋起兵, 推举王慧龙为盟主, 约定日期偷袭州城.但是宋武帝刘裕听说咏之死了, 也惧怕江陵有变故, 派遣他的弟弟道规赴任荆州刺史, 众人的密谋终于没有实现.罗修等人带着王慧龙, 又和僧彬向北到了襄阳.司马德宗的雍州刺史鲁宗之资助慧龙, 送他渡过长江.于是从虎牢投奔姚兴.他自己也是这样说的. 泰常二年, 姚泓被灭, 王慧龙归附国家.太宗接见他, 和他交谈, 王慧龙请求效力向南征讨.说完话就俯身流泪, 天子被他感动得动容.他对王慧龙说:“我将统一天下, 席卷吴会地区, 你心中有这样的打算.难道不能把人马资助给我吗?”但是毕竟没有任用他.后来被任用为珍兽洛城的将军, 配给3000士兵守卫金墉.任职10多天后, 太宗死了, 世祖刚即位, 大家都说南方人不宜委任军队的职务, 于是停止以前所授的职务. 起初, 崔浩的弟弟崔恬听说王慧龙是王家的子嗣, 就把女儿嫁给他.崔浩和他结姻亲后, 到看见慧龙时, 说:“的确是王家的儿子�。蓖跫沂来蔷圃惚�, 江东人称他是“齄王”.王慧龙的鼻子大.崔浩说:“真正的贵种�。倍啻蜗蛑诠涑圃匏拿�, 司徒长孙听到这个不高兴, 就告诉世祖.因为他赞服南方人, 就有讥笑讽刺本国风尚教化的意思.世祖十分恼怒, 召来崔浩谴责他.崔浩脱帽谢罪才得以脱身.等到鲁宗之的儿子鲁轨投奔姚兴, 后来归顺国家, 说慧龙时王愉的家奴与僧彬私通所生.崔浩虽然听说这件事, 因为儿女的缘故, 帮助证明他的家族是王氏.慧龙因此未得升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