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隋书·万宝常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隋书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4——7题
        万宝常, 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 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 事泄, 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 因而妙达钟律, 遍工八音。造玉磬以献于齐。尝与人方食, 论及声调。时无乐器, 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 以箸扣之, 品其高下, 宫商毕备, 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 俱不得调。
        开皇初, 沛国公郑译等定乐, 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 译等每召与议, 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 上召宝常, 问其可不, 宝常曰:“此亡国之音, 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宝常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 非雅正之音, 请以水尺为律, 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奉诏, 遂造诸乐器, 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并撰《乐谱》六十四卷, 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 改弦移柱之变。为八十四调, 一百四十四律, 变化终于一千八百声。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 自汉、魏已来, 知音者皆不能通, 见宝常特创其事, 皆哂之。试令为之, 应手成曲, 无所凝滞, 见者莫不嗟异。于是损益乐器, 不可胜纪, 其声雅淡, 不为时人所好, 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
        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 尤忌宝�!Y绺竿�, 方用事, 凡言乐者, 皆附之而短宝�!J韫湓雇�, 苏威因诘宝常, 所为何所传受。有一沙门谓宝常曰:“上雅好符瑞, 有言徵祥者, 上皆悦之。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 云是佛家菩萨所传音律, 则上必悦。先生所为, 可以行矣。”宝常然之, 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曰:“胡僧所传, 乃是四夷之乐, 非中国所宜行也。”其事竟寝。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 泫然而泣。人问其故, 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 天下不久相杀将尽。”时四海全盛, 闻其言者皆谓为不然。大业之末, 其言卒验。
        宝常贫无子, 其妻因其卧疾, 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 无人赡遗, 竟饿而死。将死也, 取其所著书而焚之, 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 见行于世, 时论哀之。
        开皇之世, 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 并讨论坟籍, 撰著乐书, 皆为当世所用。至于天然识乐, 不及宝常远矣。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 能造曲, 为一时之妙, 又习郑声, 而宝常所为, 皆归于雅。此辈虽公议不附宝常, 然皆心服, 谓以为神。  
                                                                                   (选自《隋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尝与人方食                  方:正在
        B. 皆附之而短宝常              短:诋毁
        C.上雅好符瑞                   雅:高雅
        D. 其事竟寝                    寝:停止
        5.以下各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万宝常音乐才能非凡的一组是(3分)
        ①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               ②遂造诸乐器
        ③并撰《乐谱》六十四卷             ④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
        ⑤应手成曲, 无所凝滞               ⑥大业之末, 其言卒验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宝常受父亲的牵连, 被罚配为乐工, 因此通晓乐律, 工于各种乐器, 曾造玉磬献给北齐朝廷。
        B.万宝常有极高的音乐造诣。他可以即兴即物奏乐, 令时人赞赏。他能从音乐中听出战祸的征兆。
        C.万宝常对音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撰写了六十四卷《乐谱》, 整理恢复汉代就已失传的旋宫之法。
        D.没有名公巨卿支持, 万宝常的理论不受重视, 本人竟活活饿死。他死前惋惜地烧毁自己的著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箸扣之, 品其高下, 宫商毕备, 谐于丝竹。(5分)
        (2)并讨论坟籍, 撰著乐书, 皆为当世所用。至于天然识乐, 不及宝常远矣。(5分)
         
         
        答案:
        (一)(19分)
        4.(3分)C(雅:平素, 一向)
        5.(3分)C(1、4句与“音乐才能非凡”无关;6句表明预言准确)
        6.(3分)D(“死亡原因”理解不对;“死前惋惜地烧毁自己的著作”, 理解与原文不符, 是“愤慨”, 而非“惋惜”)
        7.(10分, 每小题5分)
        (1)用筷子敲击, 定其音调的高低, 五音(宫、商、角、徵、羽亦可)配齐, 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重点词语“扣”“品”“宫商”“丝竹”各1分, 语句通顺1分)
        (2)一起讨论古代的典籍, 编撰乐书, 都被当世所采用。至于这些人懂音乐的天赋, 比宝常差远了。(重点词语“坟”“识”“天然”各1分, 被动句1分, 语句通顺1分)
         
         
        [参考译文]
           万宝常,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他的父亲叫万大通, 随梁将王琳归顺了北齐。后来企图逃回江南梁朝, 事情泄漏, 被杀。因而, 万宝常被发配为乐户, 也因此他精通音律, 各种乐器都能精熟演奏。他自己曾制造了一组玉磬, 献给北齐皇帝。万宝常曾和别人在一起吃饭, 饭间讨论起音调, 当时现场没有乐器, 他就拿面前的餐具和其他杂物, 用筷子敲击, 定其音调的高低, 五音配齐, 敲击起来, 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 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但他历事北周和隋朝, 都没能被提拔。
            隋文帝开皇初年, 沛国公郑译等人主持确定乐曲的声调, 起初定为声音洪亮的黄钟调。万宝常虽然只是一个艺人, 郑译等人也常常叫他来一起商量, 但他的主张大多不被采纳。后来, 郑译等人的乐曲谱成功要演奏了, 隋文帝叫万宝常来, 询问他这首曲子可不可以, 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 难道是陛下您该听的声调吗!”隋文帝很不高兴。万宝常极力说明这种声调表现了哀怨、淫邪、放肆的情绪, 不是庄重的雅音, 请求用水尺为准, 来调正乐器声调。隋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万宝常奉皇帝的命令, 制造各种乐器, 乐器的声调都比郑译等人所定的调值降了两个调。他还编撰了《乐谱》六十四卷, 具体论述各种乐器的各个音阶递相为宫音的转换方法, 改变琴弦、移动琴柱的各种变化, 产生出了84个调式, 144个音高标准, 变化终止于1800个音级。当时人因为《周礼》上有递相为宫调的道理, 从汉、魏以来, 懂音乐的人都不懂这种方法, 现在见到宝常与众不同创立了这种方法, 都讥笑他, 试着让他表演, 宝常应手成曲, 没有一点不流畅之处。在场的人无不惊叹称奇。从此改进乐器之处, 多得数不清, 这些乐器音调雅淡, 不受当时人的喜爱, 太常寺通音乐的人大多排斥、诋毁这种音乐。
            太子洗马苏夔以擅长音律自命不凡, 尤其嫉妒万宝�!K召绲母盖姿胀腥ㄊ�, 因此凡是谈论乐律的人, 都附合苏夔, 而说万宝常的坏话。万宝常多次到达官贵人们那里诉苦, 苏威因此责问万宝常, 问他的音律理论是从哪里学来的。有一个和尚对万宝常说:“皇帝平素喜欢有祥瑞征兆的东西, 只要听到能表达吉祥的音乐, 他就很高兴, 先生您应该说您的乐律理论是从外族僧人那里学来的, 并说这是佛门菩萨亲身所传, 皇帝一定会喜欢的。这样, 你所作的乐律就可以推行了。”万宝常认为这样说对, 就按和尚教的那样来回答苏威, 苏威听了, 勃然大怒, 说道:“外族僧人所传授的, 是四周蛮夷的音乐, 不应该在中原地区推行。”这事最后还是被搁置下来。万宝常曾经听太常寺演奏的乐曲, 听完之后, 流泪哭泣。人们问他为什么哭, 万宝常说:“这乐声淫厉而悲哀, 预示着天下不久将自相残杀, 并且人也要差不多被杀光。”当时全国形势一片大好, 听到他说的这些话都认为不会这样。隋炀帝末年, 他的话终于应验了。
            万宝常家里很穷, 且没有儿子, 他的妻子乘他卧病在床, 把家的东西偷窃一空而逃走了。万宝常挨饿了, 也没有人送东西来给他吃, 他竟然被活活饿死了。在临死之前, 他把他所著的书烧掉, 说道:“还用这些干什么?”看到的人从火中抢救出来几卷, 现在这些音乐还流传在世上。人们谈到此事时, 还为万宝常而悲哀。
        开皇时期, 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 一起讨论古代的典籍, 编撰乐书, 都被当世所采用。至于这些人懂音乐的天赋, 比宝常差远了。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人能创编曲子, 为一代佳妙之作, 又学习俗乐, 而宝常所作的, 都归为雅正之音。这些人虽然在公众场合议论时都不站在宝常一边, 但心里却佩服他, 说他的音乐才能是上天赋予的。



        相关文言文练习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隋书·令狐熙传》
        《隋书·李景传》《隋书·李士谦传》
        《隋书·裴政传》《隋书·杨玄感传》
        《隋书·梁彦光传》《隋书·李谔传》
        《隋书·皇甫绩传》《隋书·循吏传·辛公义》
        《隋书·高劢传》《隋书·卫玄传》
        《隋书·郭衍传》《隋书·韩擒虎传》
        《隋书·长孙平传》《隋书·贺若弼传》
        《隋书·房彦谦传》《隋书·周法尚传》
        《隋书·王颁传》《隋书﹒元岩传》
        《隋书·刘行本传》《隋书·赵煚传》
        《隋书·皇甫诞传》《隋书·瘐质传》
        《明史·李如松传》《新唐书·温造传》
        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注二库状》李清照《孤雁儿》(含赏析)
        韩元吉《武夷精舍记》《梁书·张率传》
        柳宗元《谤誉》陈三立《吴昌硕墓志铭》
        汪中《哀盐船文》《宋史·胡则传》
        王慎中《朱碧潭诗序》刘禹锡《说骥》
        王安石《送胡叔才序》《寓山注》序
        刘开《知己说》《宋史·沈括传》
        《汉书·萧望之传》柳宗元《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宋史·王审琦传》《后汉书·朱祐传》
        《旧唐书·于休烈传》《明史·韩文传》
        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欧阳修《偃虹堤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