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李纲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李纲, 字文纪。少慷慨, 尚风节。仕周为齐王宪参军事。宣帝将杀宪, 召僚属诬左其罪, 纲矢死无桡辞。及宪诛, 露车载尸, 故吏奔匿, 纲抚棺号恸, 为瘗讫, 乃去。
            事隋为太子洗马。太子勇宴宫臣, 左庶子唐令则奏琵琶, 又歌《武媚娘曲》。纲曰:“令则官调护, 乃自比倡优, 进淫声, 惑视听, 诚使上闻之, 岂不为殿下累乎?臣请正其罪。”勇曰:“置之, 我欲为乐耳!”后勇废, 文帝切让, 官属无敢对, 纲独曰:“陛下不素教, 故太子至此。太子资中人, 得贤者辅而善, 得不肖导而恶, 何特太子罪邪?”帝曰:“朕过矣!”擢尚书右丞。大业末, 贼帅何潘仁劫为长史。
            高祖受禅, 拜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元吉为并州总管, 纵左右攘夺, 民愁苦, 宇文歆谏, 不听。刘武周入太原, 元吉惧, 弃军奔京师, 并州陷。帝怒, 谓纲曰:“王年少, 不习事, 故以歆及窦诞佐之。太原, 兴王地, 兵十万, 粟支十年, 奈何一旦弃去?歆建此计, 我当斩于军。”纲曰:“王过恶, 诞养成之。歆事王浅, 有阙必诤。今赖歆计, 使陛下不失爱子, 且有功, 又可加罪乎?”翼日, 帝悟, 于是释歆。
            太子建成浸狎亡赖, 猜间朝廷。纲频谏不见听, 遂乞骸骨。帝骂曰:“卿为潘仁长史, 而羞朕尚书邪?”纲顿首曰:“潘仁, 贼也, 志残杀, 然每谏辄止, 为其长史, 故无愧。陛下功成, 厚自伐, 臣言如持水内石, 敢久为尚书乎?且臣事东宫, 东宫又与臣忤, 是以上印绶。”帝谢曰:“知公直士, 幸卒辅吾儿。”乃拜太子少保, 尚书、詹事如故。帝以纲隋名臣, 手敕未尝名。
            贞观四年, 复为少师。每听政, 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纲发言陈事, 毅然不可夺。及疾, 帝遣玄龄至家存问。明年卒, 年八十五, 赠开府仪同三司, 谥曰贞, 太子为立碑。
        (选自《新唐书》第九十九卷, 有删改)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后勇废, 文帝切让 让, 谦让 B.陛下功成, 厚自伐 伐, 夸耀
        C.知公直士, 幸卒辅吾儿 幸, 幸好 D.毅然不可夺 夺, 夺取
        5.下列语句全都正面表现李纲是“直士”的一组是( )(3分)
        ①召僚属诬左其罪, 纲矢死无桡辞。 ②纲抚棺号恸, 为瘗讫, 乃去。
        ③陛下不素教, 故太子至此。 ④翼日, 帝悟, 于是释歆。
        ⑤纲频谏不见听, 遂乞骸骨。 ⑥每听政, 必诏纲与房玄龄、王珪侍坐。
        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纲自幼意气风发, 崇尚高风亮节。他先后在(北朝)周、隋、唐三朝为官, 期间他都表现出了“直士”之风, 其行为都得到了历朝统治者的肯定和嘉奖。
        B.齐王李元吉任并州总管时, 遭逢刘武周叛乱, 李元吉在宇文歆的建议下弃城逃跑, 并州很快沦陷。高祖对此很生气, 要杀掉宇文歆, 幸得李纲劝阻才作罢。
        C.因太子不听劝谏, 李纲申请退休。但是遭到了皇帝的反对, 皇帝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辅佐太子。为表达对李纲的尊重, 皇帝亲自写敕令时从来不曾直呼其名。
        D.在担任太子洗马期间, 李纲极力主张将失职且误导太子的唐令则治罪, 但是遭到了太子的阻拦。为避免让唐令则继续祸害太子, 李纲将这件事禀告了皇帝。

        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资中人, 得贤者辅而善, 得不肖导而恶, 何特太子罪邪?(6分)
        (2)且臣事东宫, 东宫又与臣忤, 是以上印绶。(4分)

        答案:

        4、B  (让:责备    幸:希望   夺:改变)
        5、B(①②③⑤四句都能表现李纲是“直士”。第④句主要是表现皇帝能听取意见, 知错能改;第⑥句只能表现李纲受倚重, 还可侧面表现他有治政才能, 与“直士”无关。)
        6、B(A. “其行为都得到了历朝统治者的肯定和嘉奖”有误, 第一段写他在周任职, 没有文字表明他得到肯定和嘉奖;D.“李纲将这件事禀告了皇帝”有误, 原文没有信息表明是李纲检举告发的;C.“皇帝希望他能在有生之年辅佐太子”有误, 原文“幸卒辅吾儿”意思是“希望您自始至终辅佐我的儿子”。)
        7、 ① 太子天资如平常人, 如果能得到贤能的人辅佐就能从善, 如果受到品行不好的人的诱导就会向恶, 哪里只是太子一个人的罪过呢?
        (得分点:中人、不肖、特, 1分, 善、恶, 形容词要活用为动词, 各1分, 句意1分。)
        ②而且臣下我侍奉太子, 太子(的行为想法)与臣下有抵触, 所以要上交官印。
        (得分点:东宫、忤、是以各1分, 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李纲, 字文纪。少年时代意气风发, 崇尚高风亮节。在周朝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事。宣帝准备杀宇文宪, 召来他的僚属诬陷编造罪名, 李纲誓死没有屈从的言辞。等到宇文宪被杀后, 李纲用没有帏盖的车子载着宇文宪的尸体。宇文宪生前的属吏都躲得远远的, 李纲扶着棺材嚎啕恸哭, 为他安葬之后才离开。
            李纲侍奉隋朝担任太子洗马。太子杨勇宴请东宫臣子, 左庶子唐令则弹奏琵琶, 又唱《武媚娘曲》。李纲说:“唐令则是调教辅佐太子的官员, 却将自己当作歌伎, 进献淫声, 惑乱太子的耳目, 如果让皇上知道了, 岂不是要连累殿下吗?臣请求对他治罪。”太子杨勇说:“你别管这事, 是我自己想听音乐而已!”后来杨勇被废黜, 文帝严词谴责, 东宫里的官吏僚属没人敢插话, 惟独李纲说:“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 所以才到了今天这种地步。太子的天资跟普通人无异, 如果让贤良的人辅佐他就能从善, 如果让不正派的人诱导他就会向恶, 为什么只是太子一个人的罪过呢?”皇帝说:“是朕的过失�。 碧嵘罡傥惺橛邑�。大业末年, 贼帅何潘仁强迫他出任长史。
            高祖受禅即位后, 任命李纲为礼部尚书兼太子詹事。齐王李元吉任并州总管, 放纵身边的人四处掠夺, 百姓忧愁苦恼, 宇文歆劝谏, 李元吉不听从。刘武周攻入太原, 李元吉害怕, 扔下军队逃回京城, 并州陷落。皇帝发怒, 对李纲说:“齐王年龄�。皇煜ふ�, 因此我派宇文歆和窦诞辅助他。太原, 是我大唐王朝兴起的地方, 陈兵十万, 粟米可支付十年, 为什么这么快就丢了?宇文歆建议齐王丢下军队逃跑, 我应当在军中杀了他。”李纲说:“齐王有罪过, 是窦诞一手造成的。宇文歆侍奉齐王的时间很短, 齐王有过失他必定直言规劝。如今幸亏宇文歆这个计策, 才使陛下没有失去爱子, 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怎么能加罪呢?”第二天, 皇帝醒悟过来了, 于是释放了宇文歆。
            太子建成渐渐开始亲近无赖, 胡乱猜忌与朝廷有了隔阂, 李纲频频进谏不被听从, 于是请求退休。皇帝骂道:“你能担任何潘仁的长史, 却羞于担任朕的尚书郎吗?”李纲叩头说:“何潘仁, 是贼帅, 志在残杀, 然而臣每次进谏他都能停止杀戮, 任他的长史, 所以心中无愧。陛下大功告成, 常常自以为是, 臣说的话就好像拿石头扔进水里, 我敢长期担任尚书郎吗?而且臣侍奉太子, 太子又不听臣的劝告, 所以要上交官印。”皇帝道歉说:“朕知道你是个正直的人, 希望你能自始至终辅助我的儿子。”于是授予李纲太子少保之职, 让他仍旧担任尚书郎、太子詹事。皇帝认为李纲是隋朝的名臣, 亲自写敕令时从来没有直呼过他的名字。
            贞观四年, 李纲又任太子少师。每次皇帝临朝听政, 必然令李纲与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李纲发表言论陈述事理态度坚决不可改变。后来患�。实叟煞啃涞剿依镂课�。第二年去世, 享年八十五岁, 朝廷追赠他开府仪同三司, 谥号为“贞”, 太子为他立碑。




        相关文言文练习
        《李贺作诗》《王及善》
        《新唐书·列传·穆宁传》《新唐书·王珪传》
        《新唐书·马周传》《新唐书·吴武陵传》
        《新唐书·孔颖达传》《新唐书·徐旷传》
        《新唐书·裴谞传》《新唐书·光颜传》
        《新唐书·欧阳询传》《新唐书·李鄘传》
        《新唐书·秦琼传》《新唐书·许孟容传》
        《新唐书·郭子仪传》《新唐书·鲁炅传》
        《新唐书·李愬传》《新唐书·郭震传》
        《新唐书·魏知古传》《新唐书·王思礼传》
        《新唐书·温造传》《新唐书·窦群传》
        《新唐书·韦安石传》《新唐书·尹思贞传》
        《汉书·张安世传》《清史稿·盖方泌传》
        《明史·王恕传》《曹公有马鞍在库》
        《宋史·侯可传》《旧唐书·唐临传》
        《游爱莲亭记》《明史·唐顺之传》(二)
        《南唐书·常梦锡传》《史记·管晏列传》
        《晋书·刘殷传》《王粲字仲宣》
        韩愈《马说》(二)《新唐书·马周传》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汉书·终军传》
        《刘羽冲泥古》陆容《阿留传》
        《宋史·洪咨夔传》《汉书·史丹传》
        《陈丞相世家》(一)《陈丞相世家》(二)
        《梅伯言先生诛辞》《聊斋志异·王子安》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