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刘安世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 | | 宋史 刘安世, 字器之, 魏人。从学于司马光, 咨尽心行己之要, 光教之以诚, 且令自不妄语始。调洺州司法参军, 司户以贪闻, 转运使吴守礼将按之, 问于安世, 安世云:“无之。”守礼为止。然安世心常不自安, 曰:“司户实贪而吾不以诚对, 吾其违司马公教乎!”光入相, 荐为秘书省正字。光薨, 宣仁太后问可为台谏于吕公著, 公著以安世对。擢右正言。时执政颇与亲戚官, 安世言:“祖宗以来, 大臣子弟不敢受内外华要之职。自王安石秉政, 务快私意, 累圣之制, 扫地不存。今庙堂之上, 犹习故态。”因历疏文彦博以下七人, 皆耆德魁旧, 不少假借。章惇以强市昆山民田罚金, 安世言:“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 自谓社稷之臣, 贪天之功, 侥幸异日, 天下之人指为‘四凶’。今惇父尚在, 而别籍异财, 绝灭义理, 止从薄罚, 何以示惩?”会吴处厚解释确《安州诗》以进, 安世谓其指斥乘與, 犯大不敬, 与梁焘等极论之, 窜之新州。同文馆狱起, 蔡京乞诛灭安世等家, 谗虽不行, 犹徙梅州。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 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 讽使者过安世, 胁使自裁。又擢一土豪为转运判官, 使杀之。判官疾驰将至梅, 梅守遣客来劝安世自为计。安世色不动,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判官未至二十里, 呕血而毙, 危得免。家居未尝有惰容, 久坐身不倾倚, 作字不草书, 不好声色货利。其忠孝正直, 皆则象司马光。年既老, 群贤凋丧略�。欢来�, 而名望益重。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 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B.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寸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C.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D. 对客饮酒谈笑/徐书数纸/付其仆曰/我即死/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甚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薨,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以此推之, 司马光去世时官位高且享有爵位。 B. 台谏, 台官与谏官的合称, 其中谏议大夫、拾遗、补阙、正言掌规谏, 通称谏官。 C. 右, 古时就官位而言, 左比右要高;就座位而言, 左比右要卑, 如“虚左以待”。 D. 大不敬, 中国古代侵犯皇帝人身、权力及尊严的一种罪名, “十恶不赦”中的“十恶”之一。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安世谨遵师教, 也能反躬自省。在吴守礼将要查办贪官司户之时, 刘安世遵照司马光“不妄语”的教诲没有揭发, 事后为自己的不诚实而自责。 B. 刘安世身为谏官, 敢于直言进谏。针对王安石任人唯亲的做法, 他认为当时的任用官员与从前大不相同, 影响甚坏;甚至参奏文彦博一班旧臣借机贪污纳贿。 C. 刘安世痛斥奸人, 嘴下毫不留情。他指责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互相勾结, 贪天之功, 希望得到皇帝的宠幸, 天下的人们将他们称为“四凶”。 D. 刘安世正身洁己, 深受老师影响。他平日在家也无倦怠之态, 正襟危坐, 写字不用草书, 不喜爱女色和钱财, 他的忠孝正直都是效法老师司马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惇父尚在, 而别籍异财, 绝灭义理, 止从薄罚, 何以示惩?
(2)惇与蔡卞将必置之死, 因使者入海岛诛陈衍, 讽使者过安世, 胁使自裁。
【答案】10. B 11. C 12. B
13. (1)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 他却另外登记其他田产, 灭绝道义情理, (若)只是从轻处罚, 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
(2)章惇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置于死地, 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陈衍, 婉转地告诉使者去拜访刘安世, 威胁他让他自杀。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这种题型可用排除法。首先比较几个句子之间的异同点, 找出断句有差别的地方, 然后结合前后文进行判断。如:“饮酒、谈笑、徐书数纸”是几个动作, 从常识角度, 应该断句为“饮酒谈笑/徐书数纸”, 排除AC;“顾客曰”中“顾”是回头看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是:回头对客人说, 所以中间不用断开, 故选B。原文标点:对客饮酒谈笑, 徐书数纸, 付其仆曰:“我即死, 依此行之。”顾客曰:“死不难矣。”客密从仆所视, 皆经纪同贬当死者之家事, 甚悉。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 不要急于答题, 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 通过诵读, 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 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 如嗟夫、嗟乎、呜呼等, 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 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 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⒀伞钡扔锲示7旁诰湮�;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 两人对话, 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 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 这里有一个口诀, 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 “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 “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 )表情形, 各人位置要记牢。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熟记能力。C就官位而言, 左比右低;就座位而言, 左比右尊。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B“借机贪污纳贿”有误, 无中生有;文中提到的“执政”并不一定是王安石, 他只是在话语中将当时的现象与王安石联系在一起。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要字字落实, 直译为主。注意关键字词, (1)“别籍”另外登记, 其中的“籍”是“登记”的意思;“义理”古今异义词, 道义情理;“止”仅, 只;“示惩”显示惩戒;(2)“因”趁着;“讽”.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 本文是“委婉”的意思;“过”拜访;“自裁”自杀。
参考译文:
刘安世, 字器之, 是魏地人。跟随司马光学习, 他向司马光询问尽心做人的要诀, 司马光教导他做人要诚实, 并且让他首先从不乱发议论做起。调到洺州担任司法参军一职, 司户因贪污出名, 转运使吴守礼将查办他, 向刘安世咨询, 刘安世说:“没有这回事。”吴守礼因而停止此事。但刘安世内心常常不踏实, 说:“司户确实贪污而我不以诚实应对, 我大概违背了司马公的教诲吧!”司马光当宰相时, 推荐他担任秘书省正字。司马光逝世后, 宣仁太后向吕公著询问适合担任台谏的人�。拦昧醢彩览椿卮�, 刘安世就被提拔为右正言。当时的宰相常常授予亲戚官职, 刘安世说:“太祖太宗以来, 大臣子弟不敢接受朝廷内外显要的职务。自从王安石主持政事以来, (他)致力于使自己的心意畅快, 历代贤君的法令制度被破坏无余, 现在朝廷之上, 仍然沿袭原来的风气。”于是他一一分条陈述文彦博以下七人(授予亲戚官职的情况), 这些人都是品德声望很高长期担任要职的朝廷大臣, 刘安世也不稍微宽容他们一下。章惇因强行买昆山民田被罚金, 刘安世说:“章惇与蔡确、黄履、刑恕向来互相交结, 自认为是社稷大臣, 贪取天大的功劳, 侥幸将来能得到皇帝的宠幸, 天下人称他们为‘四凶’。现在章惇父亲还健在, 他却另外登记其他田产, 灭绝道义情理, (若)只是从轻处罚, 用什么来表现出惩戒的意义?”恰逢吴处厚解释蔡确《安州诗》进献皇上, 刘安世认为蔡确是指斥皇帝, 触犯大不敬条令, 同梁焘等人极力论述这件事, 把蔡确放逐到新州。同文馆案件发生, 蔡京请求杀死刘安世等人, 谗言虽然没有被采纳, 但刘安世还是被迁徙到梅州。章惇与蔡卞想把刘安世置于死地, 趁着使者到海岛诛杀陈衍, 婉转地告诉使者去拜访刘安世:威胁他让他自杀。章惇又提拔一个土豪担任转运判官, 派他去杀掉刘安世。判官骑着快马将要到梅州, 梅州太守派遣手下人来劝刘安世自己作出对策。刘安世神色不动, 对着来人饮酒谈笑, 慢慢地写了几页纸交给仆人说:我将要死了, 你依照这个去做事。”回头对来人说;“死不难啊。”来人暗中从仆人那里看到, (纸上写的)都是料理一同贬官会被处死的官员的家事, 写得很详细。判官离梅州还有二十里, 呕血而死, 刘安世的危险得以免除。在家中居住时也从没有懈怠的面容, 坐了很欠也不会侧身倚靠。写字从不用草书, 不喜欢歌舞女色、珍宝财富。他忠孝正直, 都是效法司马光。年老以后, 朝廷上的各位贤人差不多死光了, (而他)岿然独立于朝廷上, 并且名望更加显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