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南齐书·张欣泰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南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张欣泰, 字义亨, 竞陵人也。父兴世, 宋左卫将军。欣泰少有志节, 不以武业自居, 好
        隶书, 读子史。年十余, 诣吏部尚书褚渊, 渊问之日:“张郎弓马多少?”欣泰答日:“性怯畏
        马, 无力牵弓。”渊甚异之。辟州主簿, 历诸王府佐。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 及即位, 以为直
        阁将军, 领禁旅。欣泰通涉雅俗, 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辄游园池, 著鹿皮冠, 衲衣锡杖, 挟
        素琴。有以启世祖者, 世祖日:“将家几何敢作此举止!”后从车驾出新林, 敕欣泰甲仗廉
        察, 欣泰停仗, 于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过见, 启世祖。世祖大怒, 遣出外, 数日,
        意稍释, 召还, 谓之日:“卿不乐为武职驱使, 当处卿以清贯。”除正员郎。巴东王子响杀僚
        佐, 上遣中庶子胡谐之西讨, 使欣泰为副。欣泰谓谐之日:“彼凶狡相聚, 所以为其用者, 或
        利赏逼威, 无由自�!H羟叶倬目�, 宣示祸福, 可不战而擒也。”谐之不从, 进屯江津, 尹
        略等见杀。事平, 欣泰徙为随王子隆镇西中兵。子隆深相爱纳, 数与谈宴, 州府职局, 多使
        关领, 意遇与谢胱相次。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
        复弩射雉恣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建武二年, 虏围钟离城。欣泰为军主, 随崔慧景救
        援。虏既为徐州军所挫, 更欲于邵阳洲筑城。慧景虑为大患。欣泰日:“虏所以筑城者, 外
        示婷大, 实惧我蹑其后耳。今若说之以彼此各愿罢兵, 则其患自息。”慧景从之, 遣欣泰至
        虏城下具述此意。及虏引退, 而洲上余兵万人, 求输五百匹马假道, 慧景欲断路攻之。欣
        泰说慧景曰:“归师勿遏, 古人畏之。死地之兵, 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 败则徒丧前
        功。不如许之。”慧景乃听虏过。
                                                      (节选自《南齐书·张欣泰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
            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B.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
            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c.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情
            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D.典签密以启闻/世祖怒/召还都/屏居家巷/置宅南冈下/面接松山/欣泰负弩射雉/恣
            情闲放/众伎杂艺/颇多闲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隶书是先秦时期通行的一种字体, 由篆书简化而成, 形体接近于现在的字体, 隶书的
            兴起是汉字形体的一次重大变革。
          B.我国传统的四部分类法把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 称为四部, 其中史部主要
            收录各种史书, 子部主要收录诸子百家著作。
          C.吏部掌管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等事务, 吏部尚书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为中央六部尚
            书之首。
          D.文中“辟”“除”“徙”等词语均含有任职的意思:“辟”表示被征召并授予官职, “除”表
            示任命、授职, “徙”表示官职调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欣泰喜欢读书, 不愿意以带兵打仗为职业, 十多岁时, 当别人问他弓马功夫怎样
            时, 他回答说害怕骑马, 无力拉弓。
          B.张欣泰游览园林时身穿僧衣, 手执禅杖, 随皇上出巡时中途跑到松树下去喝酒赋诗,
            这些举动表明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
          C.虽然齐世祖对张欣泰的率性而为提出了严厉批评, 但还是能理解他不愿意当武将的
            想法, 任命他担任了比较清闲且地位不低的文官。
          D.张欣泰具有一定的军事才干。讨伐巴东王时, 主将胡谐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吃了大
            亏;而崔慧景对他言听计从.很顺利地解除了钟离城之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祖与欣泰早经款遇, 及即位, 以为直阁将军, 领禁旅。(5分)
          (2)死地之兵, 不可轻也;胜之既不足为武, 败则徒丧前功。(5分)
         
        答案:
        4.D 
        5.A(隶书汉朝时通行) 
        6.B(“他对当时的现实十分不满”缺乏依据) 
        7.(1)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 等到自己登上帝位, 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 统领禁卫军。(译出大意给2分;“即位”“以为”“领”三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2)陷于绝境的士兵, 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 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译出大意给2分;“死地”“为武”“徒”三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欣泰字义亨, 竟陵人。父亲张兴世, 任南朝宋左卫将军。张欣泰从小有志向气节, 不想把武将职业作为自己的身份, 喜欢隶书, 爱读诸子著作和史书。十多岁时, 去拜见吏部尚书褚渊, 褚渊问他:“张郎的弓马武艺如何?”张欣泰回答:“我生性胆�。ε缕锫�, 无力挽弓。”褚渊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张欣泰被征召为州主簿, 历任各王府的佐官。齐世祖与张欣泰早年就已经有诚挚的交往, 等到自己登上帝位, 就让张欣泰担任直阁将军, 统领禁卫军。张欣泰与雅俗之士都有接触, 交往的多是名士。下班后就去游览园林池沼, 他头戴鹿皮帽, 身穿僧衣, 手持禅杖, 携带一把不加装饰的琴(也有将“素琴”解为“无弦之琴”)。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世祖, 世祖说:“出身将门怎么敢做出这样的举动!”后来张欣泰跟随世祖的銮驾出游新林苑, 世祖命令张欣泰率领卫队前往督察, 张欣泰让队伍中途停了下来, 自己跑到松树下饮酒赋诗。制局监吕文度路过那里看见了, (把情况)报告给世祖, 世祖大怒, 把张欣泰赶走了, 几天之后, 世祖怒气稍有缓解, 又将张欣泰召回来, 对他说:“你不乐意担任武将(被人)差遣, 那就将清闲显要的文职安排给你(担任)吧。”(于是)任命他当正员郎。巴东王萧子响杀害(无辜)部属, 皇上派中庶子胡谐之率兵往西讨伐(巴东王), 让张欣泰当副将。张欣泰对胡谐之说:“那是一伙凶残狡诈之徒聚在一起, (巴东王)手下的人之所以能为他效力, 或许是巴东王利诱威逼所致, (有可能)没有原因都会自己溃散。如果将部队驻扎在夏口, 向他们说明祸福利害, 可以不战而胜。”胡谐之不接受(张欣泰的建议), 让部队进驻江津, (结果)尹略等人战败被杀。事件平息后, 张欣泰调任随王萧子隆的镇西中兵。萧子�。ǘ哉判捞┓浅P湃吻捉�, 多次与他交谈宴饮, 州府里的各项事务, 大多让他负责处理, 待遇与谢眺相似。典签暗中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世祖, 世祖发了怒, 将张欣泰召回都城。张欣泰回来后闭门不出, 在南山下修建了住宅, 住宅对面就是松山, 张欣泰每天带着弓箭去打猎, 没有拘束地放任闲适之情, 与歌女及各种艺人交往, 非常安闲轻松。建武二年, 北魏的军队围困钟离城。张欣泰担任中军主将, 跟随崔慧景前去救援。北魏的军队已被徐州驻军所挫败, 又想在邵阳洲修筑城堡。崔慧景担心会造成更大�:�。张欣泰说:“北虏之所以修筑城堡, 对外是想虚张声势, 实际上是怕我们跟随在后面(袭击他们)。现在如果用双方都愿意停止对抗的(建议)来劝说他们, 那么这个�:ψ匀痪拖�。”崔慧景听从他的建议, 派张欣泰到北魏军队驻守的城下详细说明这个意思。等到北魏士兵开始撤退, 而邵阳洲上面还剩下一万士兵, 北魏士兵请求送给(齐军)五百匹马(作为条件)借道撤退, 崔慧景想断其归路攻击他们。张欣泰劝崔慧景说:“撤退的军队不要阻拦, 古人对此也很畏惧。陷于绝境的士兵, 不可以轻视(他们);战胜他们已不值得称作勇猛, 败给他们就白白地使前功尽弃。不如答应他们的请求。”崔慧景于是听任北魏士兵撤退而去。  

          



        相关文言文练习
        《南齐书·虞愿传》《南齐书·荀伯玉传》
        《南齐书·王思远传》《南齐书·明僧绍传》
        《南齐书·裴昭明传》《南齐书·崔慰祖传》
        《南齐书·王琨传》《南齐书·江谧传》
        《南齐书·张融传》《南齐书·垣崇祖传》
        《南齐书·禇炫传》《南齐书·孔稚珪传》
        《南齐书·顾欢传》《南齐书·江敩传》
        《毛颖传》俞樾《王时翔》
        苏拭《上梅直讲书》《清史稿·李之芳传》
        《宋史·姚仲孙传》《宋史·李穆传》
        解缙《解元小传》钱谦益《聊且园记》
        《高先生轶事》《宋史·杨掞传》
        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北齐书·陈元康传》
        方苞《白云先生传》曾巩《洪渥传》
        《元史·吴元珪传》《明史·王守仁传》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赵与时《宾退录·李之才》
        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明史·花云传》
        《汉书·晁错传》《三国志·魏书·卫臻传》
        《宋史·张汝明传》刘基《使贪》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