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书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题。 桓康, 北兰陵承人也。勇果骁悍。宋大明中, 随太祖为军容。从世祖在赣县。泰始初, 世祖起义, 为郡所絷, 众皆散。康装担, 一头贮穆后, 一头贮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 自负置山中。与门客萧欣祖等四十余人相结, 破郡狱出世祖, 郡追兵急, 康等死战破之。随世祖起义, 摧坚陷阵, 膂力绝人。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见擢为世祖冠军府参军, 除殿中将军。桂阳事起, 康弃县还都就太祖, 会事平, 除员外郎。 元徽五年七月六日夜, 少帝①微行至领军府, 帝左右人曰:“一府人皆眠, 何不缘墙入。”帝曰:“我今夕欲一处作适, 待明日夜。”康与太祖所养健儿卢荒、向黑于门间听得其语。明夕, 王敬则将帝首至, 扣门, 康谓是变, 与荒、黑晓下, 拔白刃欲出。仍随入宫。太祖镇东府, 除康武陵王中兵、宁朔将军, 常卫左右。 太祖诛黄回, 回时将为南兖州, 部曲..数千, 欲收, 恐为乱。召入东府, 停外斋, 使康将数十人数回罪, 然后杀之。回初与屯骑校尉王宜与同石头之谋, 太祖隐其事, 犹以重兵付回而配以腹心。宜与拳捷, 善舞刀楯, 回尝使十余人以水交洒, 不能著。既虑宜与反己, 乃先撤其军将, 宜与不与, 回发怒不从处分, 擅斩之。诸将因此白太祖, 以回握强兵, 必遂反覆。康请独往刺之, 太祖曰:“卿等何疑甚, 彼无能为也。”及回被召上车, 爱妾见赤光冠其头至足, 苦捉留, 回不肯止。时人为之语曰:“欲侜张②, 问桓康。” 太祖谓康曰:“卿随我日久, 未得方伯.., 亦当未解我意, 政欲与卿先共灭虏耳。”虏动, 遣康行, 假节..。寻进冠军将军。三年春, 于淮阳与虏战, 大破之, 进兵攻陷虏樊谐城。太祖喜, 敕康迎淮北义民, 不克。明年, 以康为持节, 督青冀二州诸军事, 青冀二州刺史, 冠军如故。世祖即位, 转骁骑将军, 复前军郡。其年, 卒。诏曰:“康昔预南勋, 义兼�;�, 倍深恻怆。凶事所须, 厚加料理。”年五十七。 (节选自《南齐书·桓康传》) 【注】①少帝:指南朝宋后废帝刘昱。②侜张:欺骗;欺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B.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C.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D.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员外郎, 官名, 原指设于正额以外之郎官;晋以后称指员外散骑侍郎, 属皇帝近侍官。 B.部曲,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引申为军队的组织或行列;后也作军队或士兵之代称。 C.方伯, 古诸侯中的领袖之称, 谓为一方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 明清时用称布政使。 D.假节, 假以符节, 指古代大臣临时持节出巡;任务完成之后, 符节可留存以作纪念。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桓康忠心事主, 骁勇剽悍。世祖仗义起兵, 被郡府关押, 部属四散, 唯有桓康肩挑皇后和太子等避于山中;后追随世祖冲锋陷阵。 B.桓康为主分忧, 清除黄回。为消除黄回手握重兵的谋反隐患, 桓康曾主动请命前去刺杀;在黄回被诛杀前, 桓康又带人历数其罪。 C.桓康辅佐太祖, 共灭敌虏。桓康常年跟随太祖出生入死, 颇得器重, 受太祖派遣大败敌虏大军, 攻破樊谐城, 迎回淮北起义民众。 D.桓康勋劳卓著, 深得赏识。桓康一生征战无数, 立下汗马功劳;桓康去世, 刚即位不久的世祖非常悲痛, 下诏厚办丧事以示恩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⑴与门客萧欣祖等四十余人相结, 破郡狱出世祖, 郡追兵急, 康等死战破之。(4 分) ⑵王敬则将帝首至, 扣门, 康谓是变, 与荒、黑晓下, 拔白刃欲出。(4 分) 14.太祖为诛杀黄回, 在召其入东府前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简要说明。(3 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10.(3 分)B 11.(3 分)D(“任务完成之后, 符节可留存以作纪念”错。) 12.(3 分)C(“迎回淮北起义民众”错, 原文是“敕康迎淮北义民, 不克”。) 13.(8 分)⑴(4 分)(桓康)与门客萧欣祖等四十多人结交联手, 攻破郡中监狱救出世祖, 郡里的追兵追得很紧, 桓康等人拼死战斗打败了他们。(注意“结”“出”“急”“破”的翻译。) ⑵(4 分)王敬则带着少帝的头颅到来, 敲击府门, 桓康以为这是发生了变故(兵变), 与卢荒、向黑二人告知部下, 拔出刀剑想要冲出去。(注意“将”“扣”“变”“晓”的翻译。) 14.(3 分)①发觉黄回和王宜与的阴谋, 太祖佯装不知, 反而委以重兵, 以怀柔安抚;(1 分)②在黄回队伍中安插心腹, 用以监视牵制;(1 分)③对黄回擅自斩杀大将后的诸将 进言以及桓康请刺, 太祖不予采纳, 反而安抚大家, 以稳住黄回。(1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