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高俭列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高俭, 字士廉, 渤海人。少有器局, 颇涉文史。薛道衡、崔祖濬并称先达, 与士廉结忘 之好。大业中, 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 生子无忌及女。晟卒, 士廉迎妹及甥于家。士廉谪为朱鸢主簿。事父母以孝闻, 岭南瘅疠, 不可同行, 留妻侍养。 又念妹无所庇, 乃卖大宅, 买小宅以处之。士廉久在南方, 不知母问, 北顾弥切。尝梦其母与之言, 既觉而涕泗横集。贞观元年, 拜侍中, 封义兴郡公, 赐实封九百户。时黄门侍郎王珪有密表附士廉以闻, 士廉寝而不言.坐是为安州都督, 转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方训诱风俗顿改秦时李冰守蜀, 导引汶江.创浸灌之利, 至今地居水倒者, 顷直千金, 富强之家, 多相侵夺。士廉乃于故渠外别更疏决, 蜀中大获其利。又因暇日汲引辞人, 以为文会, 兼命儒生讲论经史, 勉励后进, 蜀中学校粲然复兴。蜀人朱桃椎者, 淡泊为事, 隐居不仕, 披裘带索, 沉浮人间。 士廉下车, 以礼致之, 及至, 降阶与语, 桃椎不答。近代以来, 多轻隐逸, 士廉独加褒礼。五年, 今为吏部尚书, 进封许国公。奖鉴人伦, 雅谙姓氏, 凡所署用, 莫不人地俱允。高祖崩, 士廉摄司空, 营山陵制度。十七年二月, 诏图形凌烟阁。十九年, 太宗伐高丽, 皇太子监国, 士廉摄大子太傅, 仍典朝政。二十年, 遇疾, 太宗幸其第问之, 因叙说生平, 流涕獻欷而诀。二十一年正月薨, 时年七十二。及丧柩出自横桥, 太宗登故城西北楼望而恸。高宗即位, 追赠太尉, 配享太宗庙庭。
        (节选自《旧唐书•高俭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 方训诱/风俗顿改/
        B.    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 方训诱/风俗顿改/
        C.    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 方训/诱风俗顿改/
        D.    蜀土俗薄/畏鬼而恶疾/父母病/有危殆者多不亲扶侍/杖头挂食/遥以哺之/士廉随 方训/诱风俗顿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结忘年就是人与人之间在年龄、辈分上存在较大差距, 仍以德才相敬慕而结交。
        B.    实封, 文中的意思是指高俭一家能实实在在地得到他封地上那九百户的租赋。
        C.    出, 指因过错而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人, 指因政绩被从外地提升到朝廷任职。
        D.    配享, 古代指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 经皇帝允许在死后享受供奉于太庙的待遇。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高俭为人孝友, 对家人重感情。妹夫去世后, 他把妹妹一家接回照料;自己仕宦远方, 留妻子代自己奉养母亲, 还专门给妹妹买宅子居住。
        B.    高俭兴利除弊, 治蜀政绩卓然。当地因争夺近水良田纷乱不断, 他扩建原有的水利工程使更多人得灌溉之利;他还倡导教化, 复兴当地教育。
        C.    高俭慧眼识人, 选用官员得宜。他既善于鉴别人才, 又熟悉各大家族的背景, 凡经他任用的官员, 无不称职, 即使不仕之隐者也被他感召。
        D.    高俭倍受倚重.生前深荷皇恩。他负责过李渊陵墓的修建, 也曾在皇帝不在京时主持朝政;他人选凌烟阁功臣图谱, 病中蒙皇帝登门探候。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士廉久在南方, 不知母问, 北顾弥切。尝梦其母与之言, 既觉而涕泗横集。
        (2)   士廉下车, 以礼致之, 及至, 降阶与语, 桃椎不答。
         
         
        答案: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10.   A
        11.  C(“因过错”、“因政绩”解说均有误。出、入, 分别指京官外任地方官和人京为官, 与犯 错和政绩没有绝对的联系。%
        12.      C(“即使不仕之隐者也被他感召”与“选用官员得宜”的概括不相关, 另, 文中只能看到 高俭对朱桃椎礼遇有加, “桃椎不答”, 更没有做官的事迹%
        13.      (1)高士廉长久在南方, 不知道母亲的音信, 对家里的惦念更加深切。曾梦见母亲和自 己说话, 梦醒之后泪流满面。(“母问”、“北顾”、“既觉”各1分, 句子大意2分。)
        (2)高士廉到任后, 施礼节召见他, 等他到来时, 走下台阶跟他说话, 朱桃椎并不回答。
        (下车”、“致之”、“降阶”各1分, 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
        高俭字士廉, 是渤海人。青年时便有才识度量, 广泛阅览了文史书籍。薛道衡和崔祖濬都是 前辈, 和高士廉结为忘年之好。隋大业年间, 任治礼郎。高士廉的妹妹先前嫁给了隋朝右骁卫将 军长孙晟, 生有儿子长孙无忌和女儿。长孙晟去世, 高士廉把妹妹和外甥接回了家。高士廉被贬 官为朱鸢的主簿。他侍奉父母因孝敬闻名, 岭南多有瘴气, 能引起瘟�。盖撞荒芤黄鹎叭�, 他 留下妻子奉养。他又想到妹妹没有居住的地方, 就卖了自家的大房子, 另买了小房子来让她住。 高士廉长久在南方, 不知道母亲的音信, 对家里的惦念更加深切。曾梦见母亲和自己说话, 梦醒 之后泪流满面。贞观元年, 被任命为侍中, 封为义兴郡公, 赏赐实封九百户。当时黄门侍郎王珪 有密表交付高士廉让他上报, 高士廉扣押下来没有上报, 由此获罪出任安州都督, 又转任益州 大都督府长史。萄地风俗轻�。ε鹿砉�, 厌恶疾�。改干∮形O盏�, 儿女大多不亲自侍奉, 而是在杖头挂上食物, 远远地喂食。高士廉根据情况加以训导, 风俗顿时改观。秦朝時李冰治理 萄地, 导引汶江, 开创了灌溉的便利, 以至于现在位于水畔的土地, 一顷价值千金, 富强的人家, 多谋求占据。高士廉又在原来水渠外进行疏决, 萄中大获灌溉的便利。还在闲暇之日招引文人, 举办聚会, 同时命儒生讲经论史, 劝勉后辈, 萄中的学校大为复兴。萄人朱桃椎, 做事淡泊名利, 隐居不作官, 披着毛皮当衣服, 以绳子为衣带, 浪迹民间。高士廉到任后, 施礼节召见他, 等他到 来时, 走下台阶跟他说话, 朱桃椎并不回答。近代以来, 官员大多轻视隐士, 唯独高士廉对朱桃 椎赞扬礼遇。贞观五年, 被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 进封许国公。高士廉善于识别任用人才, 精通 熟悉各名门望族, 凡是他引用的人, 品学门第都很恰当。唐高祖去逝, 高士廉代理司空, 经营陵 墓事务。贞观十七年二月, 皇帝下诏在凌烟阁为他画像。贞观十九年, 太宗讨伐高丽, 皇太子监 国, 高士廉代理太子太傅, 并执掌朝政。贞观二十年, 他生病了, 唐太宗到他家中探候, 于是叙说 生平之事, 唐太宗流泪叹息着和他诀别。贞观二十一年正月去世, 时年七十二岁。当灵柩从横桥 抬出来时, 太宗登旧城西北楼观望而悲伤。唐高宗即位, 追赠太尉, 配享太宗庙庭。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孙思邈传》(二)《旧唐书·张嘉贞传》
        《旧唐书·孔巢父传》《旧唐书·周智光传》
        《旧唐书·魏元忠传》(二)《旧唐书·李翱传》
        《旧唐书·郭子仪传》《旧唐书·李渤传》
        《旧唐书·苏良嗣传》《旧唐书·令狐楚传》(二)
        《旧唐书·王忠嗣传》《旧唐书·褚遂良传》
        《旧唐书·孙思邈传》《旧唐书·陆象先传》
        《旧唐书·张建封传》《旧唐书·王武俊传》
        《旧唐书·王承元传》《旧唐书·裴寂传》
        《旧唐书·裴垍传》(四)《旧唐书·贺知章传》
        《旧唐书·李子通传》(二)《旧唐书·李子通传》
        《旧唐书·王晙传》《旧唐书·窦建德传》
        《旧唐书·孟简传》《旧唐书·裴垍传》(三)
        《旧唐书·李光弼传》《旧唐书·元衡传》
        《旧唐书·李德裕传》《旧唐书·赵隐传》
        《旧唐书·刘乃传》《旧唐书·郭孝恪传》
        《旧唐书·戴胄传》《旧唐书·杨恭仁传》
        《旧唐书·郑元璹传》《旧唐书·元稹传》
        《旧唐书·魏元忠传》《旧唐书·贾曾传》
        《旧唐书·韩滉传》《旧唐书·崔造传》
        《旧唐书·刘德威传》《旧唐书·高祖本纪》
        《旧唐书·杜黄裳传》《旧唐书·刘昌传》(二)
        《旧唐书·裴垍传》(二)《旧唐书·王方庆传》(二)
        《旧唐书﹒张镒传》《旧唐书·令狐楚传》
        《旧唐书·高俭传》《旧唐书·崔神庆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