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尝试观上古记, 三王①之佐, 其名无不荣者, 其实②无不安者, 功大也。《诗》云“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三王之佐, 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 其欲名实也, 与三王之佐同, 而其名无不辱者, 其实无不危者, 无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 而不患其主之不贵于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 而不患其国之不大也。此所以欲荣而愈辱, 欲安而益�!C裰温以谟谟兴�, 今处官则荒乱, 临财则贪得, 列近则持谀, 将众则疲怯, 以此厚望于主, 岂不难哉! 今有人于此, 修身会计则可耻, 临财物资赆则为己。若此而富者, 非盗则无所取。故荣富非自至也, 缘功伐也。今功伐甚薄而所望厚, 诬也;无功伐而求荣富, 诈也。诈诬之道, 君子不由。 人之议多曰:“上用我, 则国必无患。”然用己未必是也。己有患, 用己于国, 恶得无患乎?而莫若修身自贤。己, 可制也;释其所制而夺乎其所不制, �!T蛭从闷渲喂喂�, 宜也。若夫内事亲, 外交友, 虽可达也, 然事亲未孝, 交友未笃, 是所未达, 恶能善之矣?故论人无以其所未达, 而用其所已达。 古之事君者, 必先用能, 然后任;必反情③, 然后受。主虽过与, 臣不徒取。忠臣之行, 近知本矣。 (取材自《吕氏春秋•务本》, 有改动) [注] ①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②实:实利, 包括地位、俸禄等。③反情:内�。〔熳约�。 6.下列语句中, 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临财物资赆则为己 赆:财物 B. 故荣富非自至也, 缘功伐也 伐:功劳 C. 交友未笃 笃:忠厚 D. 恶能善之矣 善:认为好 7.下列各组语句中, 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欲名实也, 与三王之佐同 ②主虽过与, 臣不徒取 B.①而其名无不辱者 ②此所以欲荣而愈辱 C.①皆患其家之不富也 ②诈诬之道, 君子不由 D.①以此厚望于主 ②己有患, 用己于国, 恶得无患乎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皆患其身不贵于国也 理解:(他们)都忧虑自身不能在国内显贵 B. 修身会计则可耻 理解:(认为)修养自身、合理地支配钱财是可耻的 C. 然用己未必是也 理解:但是任用自己的君王不一定会这样做 D. 古之事君者, 必先用能, 然后任 理解:古代侍奉君主的人, 一定先贡献才能, 然后才担任官职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首段引《诗经》的话来说明“为公”与“顾私”的联系。 B.作者认为百官应替君王治理好百姓, 方能获得显贵之位。 C.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 作者认为用其治国必无患。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指出了事君者应该有的姿态和品行。 10.第二大题文言文《吕氏春秋•务本》中最后一句说“忠臣之行, 近知本矣”, 意思是“忠臣行事, 接近于懂得什么是根本”。这里所说的“根本”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就其中一点, 结合自己的积累谈谈对“知本”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答案: 6.B [伐:功劳] 7.B [ B项中两个“而”均为连词, 表转折, “却”。A项中“与”①为介词, “跟”;“与”②为动词, 给予。C项中“之”①为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之”②为助词, “的”。D项中“于”①为介词, “向, 从”;“于”②为介词, “在”。] 8.C [ 理解:但是如果真的任用他, 未必是这样(指“国必无患”)] 9.C [文章第三段“内事亲, 外交友, 虽可达也, 然……”是说能侍奉父母、结交朋友的人并非具有最高修养的人。故“用其治国必无患”于文无据。] 10.第一问:①为国家建功是个人获得荣华富贵的根本;②修身自贤是治国治官、建功立业的根本。第二问(略)[评分标准:本题10分。第一问4分, 每点2分。第二问4分, 要结合积累有分析;表达准确、简洁、有条理, 2分。] 【古文阅读参考译文】 曾试看上世古书, 三王的辅臣, 声誉没有不荣耀的, 地位没有不安稳的, (这是由于他们)功劳大的缘故。《诗经》上说“好雨落在公田里, 一并下在私田上”, 三王的辅臣, 都能凭借有功于公家, 从而获得自己的私利。平庸君主的辅臣, 他们希望得到名誉地位的心情跟三王的辅臣是相同的, 可是他们的名声没有不蒙受耻辱的, 他们的地位没有不岌岌可危的, (这是由于他们)没有为公家立功的缘故。(他们)都忧虑自身不能在国内显贵, 却不忧虑自己的君主不能在天下显贵;(他们)都忧虑自己的家族不够富足, 却不忧虑自己的国家领土不能扩大。这就是他们希望得到荣耀反而更加耻辱, 希望得到安定反而更加危险的原因。人民治理得好坏在于百官, 如今(世人)居官就放纵悖乱, 面对钱财就贪得无厌, 官位得以接近君主就阿谀奉承, 统率军队就倦怠怯懦, 凭着这些想从君主那里满足奢望, 岂不是很难吗? 假如有这样一个人, (认为)修养自身、得当地处理财物是可耻的, 面对钱财就要占为己有。像这样而富足的, 除非偷盗, 否则无法取得财富。因此, 荣华富贵不是自己来的, 是靠功劳得来的。如今(世人)功劳很少而企望很大, 这是蒙骗;没有功劳而谋求荣华富贵, 这是诈取。蒙骗、诈取的方法, 君子是不采用的。 人们的议论大都说;“(如果)君主任用我, (那么)国家必定没有祸患。”但是(如果真的)任用他, 未必是这样。(如果)自己有祸患, 任用这样的人在治理国家(的事业上), (国家)怎么能没有祸患呢?所以要得到国君的重用, 没什么比修养身心、使自身贤明更重要的了。自身是自己可以制约的, 放弃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却去奋力强取自己力所不及的事, 这就叫悖谬。(悖谬的人, )不让他们治理国家、管理官吏是合宜的。至于在家侍奉父母, 在外结交朋友, 即便是可以达到的, 但是(如果)侍奉父母不孝顺, 结交朋友不忠厚诚挚, 这些都未能达到, 怎么能认为他好呢?所以, 评论人不要根据他未能达到的, 而要根据他已能达到的。 古代侍奉君主的人, 一定先贡献才能, 然后才担任官职;一定先省察自己, 然后才接受俸禄。君主即使多给俸禄, 臣子也不无故接受。忠臣的行为, 接近于懂得什么是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