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释惟俨文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5~9小题。
        释惟俨文集序
        欧阳修
        惟俨姓魏氏, 杭州人。少游京师三十余年, 虽学于佛通儒术, 喜为辞章, 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卿遇人无所择, 必皆尽其欣欢。惟俨非贤士不交, 有不可其意, 无贵贱, 一切闭拒, 绝去不少顾。曼卿兼爱, 惟俨之介, 所趣虽异, 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 故能得天下士。若贤不肖混, 则贤者安肯我顾哉?”以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
        居相国浮图, 不出其户十五年。士尝游其室者, 礼之惟恐不至, 及去为公卿贵人, 未始一往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 未见卓著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称贤材, 若不笞兵走万里, 立功海外, 则当佐天子号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 则绝宠辱, 遗世俗, 自高而不屈, 尚安能酣豢于富贵而无为哉?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之, 以谓遗世自守, 古人之所易, 若奋身逢世, 欲必就功业, 此虽圣贤难之, 周、孔所以穷达异也。今子老于浮图, 不见用于世, 而幸不践穷亨之, 乃古事之已然, 而今人之必然邪?虽然, 惟俨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务, 当世之利�。肫溲灾杖詹谎�, 惜将老也已!
        曼卿死, 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 示予曰:“曼卿之死, 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 然及我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 其材莫见于时。若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 可以见其志矣。庐陵欧阳永叔序。
        5.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去为公卿贵人, 未始一往之             干:行动, 实践
        B.不见用于世, 而幸不践穷亨之             涂:通“途”
        C.乃以古事之已然, 而今人之必然邪         责:责备
        D.醉则以此诮其坐人。人亦之               复:报复
        6.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于佛通儒术                 所趣异, 交合无所间
        B.曼卿兼爱, 惟俨之介             天下务, 当世之利病
        C.乃古事之已然                   惟俨亦买地京城之东谋其终
        D.惜将老也已                     可以见志矣
        7.下列句子中划线部分与例句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竖子不足与谋
        A.则贤者安肯我顾哉                     B.惟俨姓魏氏, 杭州人
        C.若不笞兵走万里, 立功海外             D.惟俨既不用于世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曼卿是作者和文章主人公的共同好友, 文章以曼卿为陪衬, 刻画了一个遁�?彰�, 而又心怀天下、非常高傲的人物, 并对这个人物充满了赞赏和惋惜之情。
        B.在惟俨看来, 大丈夫就该建功立业, 名垂史册, 否则就应退出官�。灼臼�, 不可留恋富贵。[来源:学科网ZXXK]
        C.作者对惟俨追求“不卓越, 就退隐”, 安贫乐道、不无功受禄的用世哲学, 借别人之言予以了反驳和批评, 但又因其未能为世所用, 深表同情。
        D.本文以纪传体为友人的文集作序, 其写法明显受太史公《史记》的影响, 自有奇气。
        9.翻译和断句。(10分)
        (1)翻译文中划双横线的句子。(6分)
        ①此虽圣贤难之, 周、孔所以穷达异也。
         
        ②愿为我序其文, 然及我之见也。
         
        (2)用“/”为下列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朱心烱《古文评注便览》评曰: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 只直书其事, 而友谊盎然, 所谓文到妙来, 不过自写其性情耳。
         
         
        答案:
         
        5
        文言实词
        B
        3
        A.干:求。 C.责:要求。 D.复:反驳。
        6
        文言虚词
        A
        3
        A.转折连词, 但是。B.结构助词, 的, 取消独立性;的, 定语。C.介词, 拿;连词, 同“而”, 来。D.代词, 他, 主语;代词, 他的, 定语。
        7
        文言句式
        C
        3
        例句为省略介词宾语。A.疑问句代词宾语前置。B.判断。C.省略 D.被动。
        8
        分析概括
        C
        3
         
        9.翻译与断句(10分)
        (1)翻译(6分)
        ①那即使是圣贤也难办到, 这就是周公和孔子穷困和显达不相同的原因
             (要点:“此、虽”1分, “所以”1分, “穷达异”1分)
        ②也请您为我的文章写一篇序言, 但要让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篇序言。
             (要点:“序其文”“ 及我之见”各1分。)
        另:①这一点即使是圣贤之人也难以做到, (也是)周公孔子一个通达一个困窘(有如此差别)的原因。②希望(您)给我的文集写一篇序, 这样(可使人们以后能)对我(有所)了解。(或:能 了解到我。)
         
        (2)断句(4分)
        欧阳公好士之诚出于天性/故严之介/演之奇/即无曼卿/亦必见取/况二人皆交曼卿/曼卿与公即非泛交/又先下世/则因此及彼/人情天理也。故两篇皆从此入手, 只直书其事, 而友谊盎然, 所谓文到妙来, 不过自写其性情耳。(断对两处得1分)
         
         
        附:文言翻译
        惟俨姓魏, 是杭州人。年轻时在京城游学三十来年, 虽然学的是佛学但是也精通儒学。喜欢写文章, 与我已故的朋友石曼卿非常要好。曼卿待人无所选择, (无论什么人与之交往)都能友好相处。惟俨则非贤德之士就不交往, 有不符合他的交友标准的, 不论高贵还是低贱, 一概不予接待, 之断绝关系, 丝毫也不顾惜。曼卿普遍友爱, 惟俨耿介嫉恶, 两人的志趣、性格虽有不同, 但交情却毫无隔阂。曼卿曾经说:“君子应该广泛地与大众友善并与有仁德之人 亲近。”但惟俨却说:“不对。我由于不结交无知乱来之人, 所以才能与天下的才智之士结交, 如果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那贤德的人怎么还肯和我结交呢?”也正因为如此, 当时的贤士多愿和惟俨交往。
        他住在相国寺, 足不出户十五年。人们到他的住室去拜访他, 他都以礼相待, 唯恐招待不周。但是等到这些人一旦做了官, 成为公卿贵人, 他又从不去登门请求帮助。但也曾私下感到奇怪, 他平生所交的都是当世贤杰, 却未看到能有古人那样卓著的功业可青史留名的。于是他说, 世人所称道的贤才, 如果不能指挥军队长驱万里, 在海外建立功勋, 就应当辅佐帝王在明堂发号施令, 执行赏�!H绻秸叨甲霾坏�, 就应当退出官�。唤邮艹璋�, 也不接受侮辱, 而是远离尘世, 保持清高, 绝不屈从。怎么能只贪图享受富贵生活而无所作为呢?他喝醉了酒就用这个来讥笑在座的人。而在座的人也这样回复 他, 说抛弃世俗, 洁身自爱, 在古人容易做到;如果奋进努力, 碰上好的时代, 就一定要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那即使是圣贤也难办到, 这就是周公和孔子穷困和显达不相同的原因。现在你总生活在寺庙中, 不被世用, 侥幸没有走世人的穷困或顺利的道路, (怎么)却要拿古人已做到的事来要求今天的人一定要做到呢?不过尽管这样, 惟俨傲然地退隐在寺庙的斗室之中, 天下的大事, 当世的利弊, 听他说起来整日都不厌倦, 可惜就这样快衰老了啊。
        曼卿死后, 惟俨也在京城的东边买了一块地准备养老, 并收集他自己平时所写的文章数百篇, 拿给我看, 并说:“曼卿死之后, 您已经为他写了一篇墓表。也请您替我为我的文章写一篇序言, 但要让我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篇序言。”唉!惟俨不被当世所用, 他的才能也没有在当世表现出来。如果考察他遒劲的笔墨、丰富飘逸的文章, 也可以看出他的志向。庐陵人欧阳永叔作序。
         
         
         
         



        相关文言文练习
        欧阳修《真州东园记》《六一居士传》
        欧阳修《伐树记》欧阳修《游鲦享记》
        欧阳修《画舫斋记》欧阳修《卖油翁》
        欧阳修《记旧本韩王后》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吉州学记》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欧阳修《偃虹堤记》
        欧阳修《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苏氏文集序》欧阳修《送方希则序》
        《尹师鲁墓志铭》欧阳修《论澧州瑞木乞不宣示外廷札子》
        欧阳修《五代史记一行传叙》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宋史·赵上交传》张岱《梅花书屋》
        《明史·吴祯传》《长清僧》
        曾巩《书魏郑公传后》《明史·毛吉传》
        《晋书·王衍传》顾炎武《廉耻》
        《三国志·杜袭传》侯方域《悯獐》
        《宋史·陈尧佐传》《后汉书·张鲁传》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新五代史·李崧传》
        《后汉书·孙程传》《明史·金濂传》
        白居易《李陵论》《宋史·陶榖传》
        《明史·汪乔年传》《杨万里忧国》
        《宋史·赵尚宽传》苏轼《范增论》
        《新唐书·王思礼传》《清史稿·王士祯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