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三传记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
| 洪迈《容斋随笔》 三传记事 秦穆公袭郑, 晋纳邾捷菑①。《三传》所书略相似。 《左氏》书秦事曰:“杞子自郑告秦曰:‘潜师以来, 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② , 蹇叔曰:‘劳师以袭远, 非所闻也, 且行千里, 其谁不知!’公辞焉, 召孟明出师。蹇叔哭之曰:‘孟子, 吾见师之出, 而不见其入也。’公曰:‘尔何知?中寿, 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 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殺, 最有二陵焉, 必死是间, 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公羊》曰:“秦伯将袭郑, 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 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 曰:‘若尔之年者, 宰上之木拱矣, 尔曷知!’师出, 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 必于崤嵚岩, 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 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曷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 哭臣之子也。’” 《谷梁》曰:“秦伯将袭郑, 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 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 何知?’师行, 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子曰:‘女死, 必于崤之岩灊之下, 我将尸女于是。’师行, 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 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 哭吾子也, 我老矣, 彼不死, 则我死矣。’” 其书邾事, 《左氏》曰:“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 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 都人立定公。捷菑奔晋, 晋赵盾③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邾人辞曰:‘齐出玃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 不祥。’乃还。” 《公羊》曰:“晋卻缺④帅师, 革车八百乘, 以纳捷菑于邾娄, 力沛然若有余而纳之, 邾娄人辞曰:‘捷菑, 晋出也, 玃且, 齐出也。子以大国压之, 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 虽然, 玃且也长。’卻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 义实不尔克也。’引师而去之。” 《谷梁》曰:“长毂五百乘, 绵地千里, 过宋、�!㈦⒀�, 夐⑤入千乘之国, 欲变人之主, 至城下, 然后知, 何知之晚也!捷菑, 晋出也, 玃且, 齐出也。玃且, 正也, 捷菑, 不正也。” 予谓秦之事, 《谷梁》纤余有味;邾之事, 《左氏》语简而切。欲为文记事者, 当以是观之。 (取材于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①捷菑:春秋时邾国国君文公之子。獲且是邾文公的嫡长子, 为文公的元妃齐姜所生, 世称邾定公。捷菑, 是文公的次妃晋姬所生。②蹇叔: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经百里吴引荐入泰, 任秦穆公上大夫、右相。③赵盾:即赵宣子, 春秋时晋国卿大夫。④卻缺:春秋时普国上卿。⑤夐:远。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纳邾捷菑 纳:使……被接纳 B.秦伯将袭郑 将:准备率领 C.邾人辞曰 辞:说法, 接口 D.义实不尔克也 克:战胜, 攻下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 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劳师以袭远 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 B.其谁不知 其可怪也欤 C.千里而袭人 辞顺而弗从 D.若尔之年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8.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左传》记录的是蹇叔劝阻秦穆公袭郑, 《公羊传》记录的是蹇叔之子劝阻秦穆公袭�!� B.《春秋三传》在记录秦穆公袭击郑国这件事时, 史实基本一致, 但细节各不相同。 C.《左传》中送捷菑归国的是晋国大臣赵盾, 《公羊传》送捷菑归国的是晋国大臣卻缺。 D.《公羊传》刻画卻缺统帅部下力量雄厚;《谷梁传》描绘晋军席卷千里, 气势汹汹。 9.请写出“何知之晚也”中“之”指代的内容。 10.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尔何知?中寿, 尔墓之木拱矣。 11.根据文章内容, 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结合《春秋三传》对“蹇叔哭师”这一细节的不同描绘, 谈谈你对“予谓秦之事, 《谷梁》纡余有味”的理解。 (2)作者说“欲为文记事者, 当以是观之。”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 谈谈“邾之事, 《左氏》语简而切”带给你的启示。
答 6.A(B项, 句意为:秦伯将要偷袭郑国。将:将要。C项, 句意为:邾国人不接受说。辞:不接受。D项, 句意为:是道义上不允许呀。克:能, 允许。) 7.B(A项, 以:相当于“而”, 顺承关系连词/动词, 使, 令, 率领。B项, 其:语气词, 难道, 表反问。C项, 而:顺承关系连词/假设关系连词, 如果。D项, 者:代词, ……的人/助词, 定语后置标志。) 8.A项, “《公羊传》记录的是蹇叔之子劝阻秦穆公袭�!贝砦�, 原文“秦伯将袭郑, 百里子与蹇叔子谏”, 意思是“秦伯将要偷袭郑国, 百里奚与蹇叔劝诫说”。 9.捷菑是邾文公的次妃晋姬所生, 獲且是邾文公的元妃齐姜所生。獲且是邾文公的嫡长子, 拥立獲且为公是正确的, 拥立捷菑是不正确的。 10.你知道什么!如果你中年就死了, 你坟上的树已经可以两手合抱了。 11.(1)《左传》, 蹇叔劝谏秦伯, 蹇叔对孟明哭, 蹇叔哭送儿子。《公羊传》, 百里奚与蹇叔劝诫秦伯, 哭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 《谷梁传》, 秦伯将要袭击郑国, 百里奚与蹇叔先劝谏秦伯, 再送他们的儿子, 告诫他们的儿子, 并且解释不是哭军队, 只是哭儿子而已。“非敢哭师也, 哭吾子也, 我老矣, 彼不死, 则我死矣”, 可知《谷梁传》“纡余有味”。 (2)《左氏》“语简而切”, 即言简意赅。启示:在写作中要努力做到简明扼要, 叙述事情不啰嗦, 不繁琐, 把人物和事件经过叙述清楚;发表议论, 能够分析问题, 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译文: 秦穆公偷袭郑国, 晋送邾捷菑回国, 《 春秋三传》 的记载大致相同。 《左传》记秦国事情说:“杞子从郑国告诉秦国说:‘暗地派兵来, 可以灭掉郑国。’秦穆公和蹇叔商量, 蹇叔说:‘疲劳军旅偷袭远国, 我没听说过能胜利的, 而且千里行军, 人家还有不知道的!’穆公不听, 让孟明出兵。蹇叔对孟明哭着说:‘孟明�。夷芸吹骄映鋈�, 看不到它回来了。’穆公说:‘你知道什么!你如果是中年死亡, 你坟上的树已经两手合抱了。’蹇叔的儿子参加了军队, 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防御的军队, 一定在殽的两座丘陵之间设伏, 你一定死在那里, 我去收拾你的尸骨。’秦国军队遂去了东方。” 《公羊传》 说:“秦伯将要偷袭郑国, 百里奚与蹇叔劝诫说:‘行军千里偷袭人国, 没有不失败的。’秦伯恼怒地说:‘像你一样岁数的人, 坟上的树已经两人合抱了, 你知道什么?’军队就要出征了, 百里奚与蹇叔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说:‘你们就要死了, 一定是在殽山的岩壁下面, 我将去收尸。’他们的儿子进军出发了, 百里奚与蹇叔跟在儿子后面哭泣。秦伯恼怒说:‘你们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他们回答说:‘我们不敢哭君王的军队, 我们是哭自己的儿子呀!’” 《谷梁传》 说:“秦伯将偷袭郑国, 百里奚与蹇叔劝阻道:‘千里行军偷袭人国, 没有不失败死亡的。’秦伯说:“你们坟上的树木, 已经合抱了, 知道什么?’军队出发了, 百里奚与蹇叔送他们的儿子, 告诫说:‘你们必能死是在殽山的岩峰下面, 我要在那里收你们的尸。’秦伯恼怒地说:‘为什么哭我的军队?’二人说:‘我们不敢哭军队, 是哭我们的儿子呀!我老了, 他们不死, 就是我死了。’” 三家记载邾国事, 《左传》 说:“邾文公元妃齐姜生的定公, 次妃晋姬生的捷菑。邾文公去世, 邾国人立定公当了都君。捷菑出走晋国, 晋国赵盾率领诸侯的军队八百辆战车, 送捷菑回国。邾国人不接受说:‘齐姜生的玃且年长。’赵宣子(盾)说:‘理由正当, 如不听从, 后果不好。’于是回国。” 《公羊传》 说:“晋国郤缺带兵, 兵车八百辆, 送捷菑回邾娄, 力量雄厚有余。邾娄人拒绝说:‘捷菑是晋姬生的, 玃且是齐姜生的。你用他们的手指头立君, 那么捷菑四个, 玃且六个, 都不正�!D阌么蠊氖屏囱刮颐�, 若齐国也照办, 那就不知道齐晋两国的外甥哪个为君了。论身份贵重, 他们是相等的, 但玃且年长。’郤缺说;‘不是我的力量不能送捷菑回国, 是道义上不允许呀!遂带兵回国。” 《谷梁传》 说:“长车五百辆, 连绵一千里, 经地宋国、滕国、薛国, 远到有战车千辆的大国, 想改换他们的国君, 到了城下, 才知道不行, 怎么知道的这么晚呢!捷菑是晋姬生的, 玃且是齐姜生的, 立玃且是正确的, 立捷菑是不正确的。” 我以为记秦国事, 《谷梁传》 委婉有味。记邾国事, 《左传》 语言简明确切。想写文童记事, 当看这两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