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京兆王愉字宣德, 太和二十一年封, 拜都督、徐州刺史。以彭城王中宣府长史卢阳乌兼长史, 州事巨细, 委之阳乌。宣武初, 为护军将军。帝留爱诸弟, 愉等常出入宫掖, 晨昏寝处, 若家人焉。 迁中书监。为纳顺皇后妹为妃, 而不见礼答。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顺皇后召李入宫, 毁击之。强令为尼于内, 以子付妃养之。岁余, 后父于劲以后久无所诞, 乃表劝广嫔御。因令后归李于愉, 旧爱更甚。 愉好文章, 颇著诗赋。时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 共申宴喜。招四方儒学宾客严怀真等数十人, 馆而礼之。所得谷帛, 率多散施。又崇信佛道, 用度常至不接。与弟广平王怀, 颇相夸尚, 竞慕奢丽, 贪纵不法。于是宣武摄愉禁中推案, 杖愉五十, 出为冀州刺史。 始愉自以职求侍要, 势劣二弟, 潜怀愧恨, 颇见言色。又以幸妾屡被顿辱, 内外离抑。及在州, 谋逆。愉遂杀长史羊灵引及司马李遵, 称得清河王密疏, 云高肇谋为杀害主上。遂为坛于信都之南, 柴燎告天, 即皇帝位。赦天下, 号建平元年, 立李氏为皇后。宣武诏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 频败, 遂婴城自守。愉知事穷, 携李及四子数十骑出门, 诸军追之, 见执以送。诏征赴京师, 申以家人之训。愉每止宿亭传, 必携李手, 尽其私情。虽锁絷之中, 饮赏自若, 略无愧惧之色。至野王, 愉语人曰:“虽主上慈深, 不忍杀我, 吾亦何以面见至尊!”于是歔欷流涕, 绝气而死, 年二十一。后灵太后令愉之四子皆附属籍, 追封愉临洮王。(选自《北史·元愉传》, 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B.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C.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D.愉在徐州纳妾李氏/本姓杨/东郡人/夜闻其歌/悦之/遂被宠嬖/罢州还京/欲进贵之/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为之养父/就之礼迎/产子宝月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 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也指贬谪、放逐, 有左迁、右迁。 B.赋,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韵文文体, 如《阿房宫赋》《子虚赋》等。 C.幸, 指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 又特指皇帝对妃嫔媵嫱等的宠爱。 D.诏, 是古代天子下达给百姓的一种文体, 有遗诏、表诏、密诏、手诏、口诏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元愉忠于爱情, 对李氏始终如一。元愉爱妾李氏虽遭顺皇后的殴打虐待, 但元愉对她衷心不改;自己因叛逆被抓押回京师, 路上仍拉着李氏的手。 B.元愉爱好文学, 对文人关爱有加。元愉经常招引一些才人在一起宴饮作乐, 对儒学宾客也给予很高的礼遇, 还常召集儒学宾客住到自己的客馆中。 C.元愉心胸豁达, 处乱仍从容镇定。元愉担任徐州刺史期间, 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 自己谋乱称帝被抓后依旧坦然自若, 饮酒赏玩。 D.元愉追求奢华, 对现实生活不满。元愉与弟弟元怀常常相互夸耀, 竞相追求奢丽生活, 后因求要职不得, 权势较低, 李氏受辱, 最终走上反叛之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留爱诸弟, 愉等常出入宫掖, 晨昏寝处, 若家人焉。 译文:___________ __ (2)宣武尚书李平讨愉。愉出拒王师, 频败, 遂婴城自守。 译文:____________ 答案: 4.【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本题, 要注意前半部分对李氏的介绍, 可结合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来断句, 如“产子宝月”中, “宝月”是“子”的名字, 中间不能断开, 故排除A项。“遂被宠嬖”意为“于是(李氏)受到王愉的宠爱”, 意思已经表达完整, 而“罢州”表示的是另一层意思, “宠嬖”与“罢州”中间不能相连, 应断开, 故排除B、C两项。 5.【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D项, “诏”指的是帝王的命令或文告, 不仅仅下达给百姓, 如本文中下达的文字就是给尚书的。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C项, “把州中大小事务都委托给卢阳乌处理”不是他“心胸豁达”的表现。 7.【答案】 ⑴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 王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廷, 早晚大家都待在一块儿, 就像家人一样。 ⑵宣武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王元愉出城抗拒君王的部队, 屡屡失败, 于是据城自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翻译时要注意语句中的关键词语, 如(1)句中的关键词语是“留”“诸”“宫掖”“寝处”等;(2)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出”“遂”“婴”等。 【参考译文】 京兆王元愉字宣德, 太和二十一年分封, 任命为都督、徐州刺史。让彭城王中宣府长史卢阳乌兼任长史, 州中的事务无论大�。嘉懈粑诎炖�。宣武帝初年, 担任护军将军。皇帝十分留恋爱护各位弟弟, 元愉等人常常出入宫廷, 早晚大家都待在一块儿, 就像家人一样。 后来调任中书监。为他娶顺皇后的妹妹为妃, 却引不起他的兴趣。元愉在徐州任职期间纳李氏为妾, 李氏本姓杨, 东郡人, 一次元愉在夜里听到她唱歌, 就喜欢上了她, 于是(李氏)受到他的宠爱。罢除徐州的官职回京师任职, 想提升李氏的地位使其显贵, 托付右中郎将赵郡李恃显做她的养父, 然后到他家按礼节迎娶, 生了个孩子取名宝月。顺皇后召李氏入宫, 殴打了她。强迫她在宫中当尼姑, 把她的孩子交付妃子抚养。一年多后, 皇后的父亲于劲因为皇后很久不生孩子, 就上表劝皇帝广纳嫔妃。趁机让皇后把李氏放归元愉, 两人的旧情更加深厚。 元愉爱好文学章句, 写了很多诗赋。时不时地招引才人宋世景、李神俊、祖莹、邢晏、王遵业、张始均等, 在一起宴饮作乐。又招集四方儒学宾客如严怀真等数十人, 让他们在客馆中住下并给予很高的礼遇。所得到的谷物布匹, 大部分都被他施舍掉了。又迷信佛教, 日�?С3J乔嗷撇唤�。与弟弟广平王元怀, 彼此之间互相夸耀, 互相比着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 贪婪放纵不守法度。于是宣武帝让人把元愉押往宫禁之中, 并杖打了元愉五十下, 出官任为冀州刺史。 开始元愉自以为求取要职却没有得到, 权势比二位弟弟低, 内心惭愧和不满, 这一切都表现在外表上。又因为所宠爱的妾多次遭受侮辱, 内外的事情都让他觉得受到了排挤压制。元愉到冀州任职后, 就阴谋叛逆, 随即杀死长史羊灵引以及司马李遵, 声称得了清河王的秘密疏奏, 说高肇阴谋杀害皇上。随即在信都之南筑起坛台, 烧柴祭告上天, 登基做皇帝。大赦天下, 年号为建平元年, 册立李氏为皇后。宣武下诏书命令尚书李平讨伐元愉。元愉出城抗拒君王的部队, 屡屡失败, 只好据城自守。元愉知道自己已是穷途末路, 就带着李氏及四个儿子一共数十骑冲出城门, 各路军队都在后面追赶, 元愉等最后被抓住送了回来。诏书征召他赶赴京城, 用家规来训诫他。元愉每当停在驿站休息或住宿的时候, 都要拉着李氏的手, 叙不尽的恩爱。即使在囚索之中, 饮酒玩赏仍坦然自若, 没有一点后悔或害怕的样子。到了野王, 元愉对人说:“虽然皇上慈爱深厚, 不忍心杀我, 我有什么脸面去见皇上!”接着感慨流涕, 气绝身亡, 当年二十一岁。后来灵太后让元愉的四个孩子都归附王籍, 追封元愉为临洮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