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刘承规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刘承规, 字大方, 楚州山阳人。建隆中补高班, 太宗即位, 超拜北作坊副使。会土民啸聚为寇, 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真宗即位, 为胜州刺史, 俄兼勾当群牧司。大中祥符初, 议封泰山, 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会修玉清昭应宫, 以承规为副使。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五年, 以疾求致仕。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 藉其督辖, 望勿许所请, 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 班在客省使上。”仍改新州观察使, 上作歌以赐。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 手诏褒美, 复定殿使奉以给之。本名承珪, 以久疾羸瘵, 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 改珪为规。疾甚, 请解务还私第, 听之。七月卒, 年六十四。废朝, 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 谥曰忠肃。承规事三朝, 以精力闻, 乐较簿领, 孜孜无倦。自掌内藏仅三十年, 检察精密, 动著条式。又制定权衡法, 语在《律历志》。性沈毅徇公, 深所倚信, 尤好伺察, 人多畏之。上崇瑞命, 修祠祀, 饰宫观, 承规悉预闻。作玉清昭应宫, 尤为精丽。屋室有少不中程, 虽金碧已具, 必毁而更造, 有司不敢计所费。二圣殿塑配飨功臣, 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承规颇好儒学, 喜聚书, 间接文士质访故实, 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 或密为延荐。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 遗奏求免赠赙诏葬, 上甚嗟惜之, 遣内臣与鸿胪典丧, 亲为祭文。
        (选自《宋史》,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阳, 地名。古代因地形和所受太阳辐射多少的关系, 形成了“山南水北为阴, 山北水南为阳”的说法, 很多地名得名于此。
        B.“封泰山”是指到泰山举行封禅典礼, 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 表明自己受命于天。
        C.“废朝”意思是“停止上朝”, 名臣功臣死后, 朝廷会停止上朝, 以此表示哀悼。
        D.配飨即合祭、衬祀, 指功臣死后附于帝王旁享受合祭, 是古代帝王奖赏功臣的一种形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承规文武兼备, 不但平定了土民造反, 而且精于掌管宫内事务。日常喜好儒学藏书, 礼遇各方名士。
        B.真宗对刘承规宠爱有加, 考虑到刘承规长期衰弱多�。涓�, 以度化危难。当他病重之时, 皇帝恩赐宅邸准他颐养天年。
        C.刘承规深知皇帝喜好, 并顺应皇帝的迷信天命的心理, 将玉清昭应宫修建的富丽堂皇。
        D.刘承规工作为官清正, 一心为公, 深受信赖, 先后侍奉三朝, 特别喜欢观察别人过失, 因此, 人们都惧怕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规领宫职, 藉其督辖, 望勿许所请, 第优赐告诏。
        (2)屋室有少不中程, 虽金碧已具, 必毁而更造, 有司不敢计所费。
        14.刘承规生前深受皇帝倚重, 死后也荣宠非常, 简述他死后荣宠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10.C
        11.A
        12.B
        13.(1)刘承规掌管宫内职务, (内宫)还需要倚仗他来监管督辖。希望不要答应他的请求, 只可按优等级别赐给褒奖诏书。
        (2)只要房屋稍微有不合乎标准的情形, 即使华丽的装饰已经齐备, 也一定要毁掉重修, 有关官员不敢核算所花费的钱财。
        14.①朝廷停止上朝, 追授他为左为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 谥号为忠肃;②在二圣殿配飨, 为他塑像。③皇帝派内臣和鸿胪寺官员主持丧事, 亲自为他写祭文。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祀汾阴”为动宾短语, 与“复命”是两个行为, 中间需断开, 在“复”前断开, 排除BD;
        “安流”是修饰动词“达”, 是说“如何到达”, 中间不可断开, 应在“达”后面断开, 排除A。
        故选C。
        这句话的含义是:真宗要到汾阴祭祀, 又派刘承规监督运送物资。议事者认为, 由京城到河中, 取道陆路则山势险恶, 取道水路则水流湍急。刘承规决议采用水运, 各种供应的物品都由水路平安运到。礼仪结束后, 应当进升官职, 刘承规上表请求退休, 真宗下达亲笔诏书加以敦促勉励, 还作了一首七言诗赐给他。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
        A.“山南水北为阴, 山北水南为阳”错误,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皇帝恩赐宅邸准他颐养天年”错误。原文“疾甚, 请解务还私第, 听之”, 刘承规病重, 请求解除职务, 返回自己家, 真宗照准。文中没有写皇帝恩赐宅邸。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领”, 掌管、统领。“藉”, 凭借、倚仗。“许”, 答应。“第”, 只。
        (2)“中”, 合乎。“具”, 齐备、完备。“更”, 再、重新。“所费”, 花费的钱财。
        14.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废朝, 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 谥曰忠肃”可知, 朝廷停止上朝, 追授他为左为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 谥号为忠肃。
        根据“二圣殿塑配飨功臣, 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可知, 在二圣殿配飨, 为他塑像。
        根据“遣内臣与鸿胪典丧, 亲为祭文”可知, 皇帝派内臣和鸿胪寺官员主持丧事, 亲自为他写祭文。
        参考译文:
        刘承规, 字大方, 是楚州山阳人.在建隆年间补授高班。太宗即位后, 越级担任北作坊副使。适逢当地山民聚众造反, 承规和知州乔维岳率领兵马讨伐平定了暴乱。真宗即位后, 刘承规担任胜州刺史。大中祥符初年, 朝廷商议前往泰山封禅, 由掌发运使升迁为昭宣使、长州防御使。适逢修建玉清昭应宫, 朝廷又任命刘承规为副使。真宗祭祀汾阴, 又派刘承规监督运送物资。议事者认为, 由京城到河中, 取道陆路则山势险恶, 取道水路则水流湍急。刘承规决议采用水运, 各种供应的物品都由水路平安运到。礼仪结束后, 应当进升官职, 刘承规上表请求退休, 真宗下达亲笔诏书加以敦促勉励, 还作了一首七言诗赐给他。任命他为宣政使、应州观察使。大中祥符五年, 刘承规以有病为由请求辞官归故里。修宫使丁谓进言说:“刘承规掌管宫内职务, (内宫)还需要倚仗他来监管督辖。希望不要答应他的请求, 只可从优赐给褒奖诏书, 特意设置景福殿使一职让担任, 以于恩宠, 班序在客省使之上。”刘承规改任新州观察使, 真宗写了一首诗歌赐给他。刘承规将观察使每月的俸禄交给有关官员, 真宗下达手诏加以褒扬赞美, 又确定将景福殿使的俸禄发放给他。刘承规原本名叫刘承珪, 因为长期衰弱多�。孀谌〉兰腋拿远任D训挠靡�, 将他的名改珪为规。刘承规病重, 请求解除职务, 返回自己家, 真宗照准。七月, 刘承规去世, 时年六十四岁。朝廷停止上朝, 追授他为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 谥号为忠肃。刘承规事奉三朝, 以精力充沛闻名, 喜欢核查官府中记事的簿册文书, 孜孜不倦。自从掌握内库三十年来, 检察精细严密, 采用的办法都成了条例和程式。他还制定了权衡法。刘承规性情深沉刚毅, 一心为公, 深受信赖, 特别喜欢暗察别人的过失, 人们大多惧怕他。皇上崇尚祥瑞符命, 修建宗庙, 装饰宫观, 刘承规都得以参与其事并得知内情。建造的玉清昭应宫, 尤其精美华丽。只要房屋稍微有不合标准的情形, 即使已经镶金嵌玉, 也一定要毁掉重修, 有关官员不敢核算所花费的钱财。二圣殿塑旁附祀功臣的肖像, 真宗特意下诏塑他的肖像, 放在太宗身旁。刘承规很爱好儒家学问, 喜欢藏书, 闲暇时常接见文人, 考访旧时真相, 对那些在朝中有名望的文人总是以礼接待, 或者暗中推荐入朝为官。刘承规自从病重后, 只将公家的事务作为心中的挂念, 死后留下奏疏要求朝廷不要赠送助葬的财物, 不下诏治丧, 真宗深为赞叹惋惜, 派宦官与鸿胪寺官员主持丧事, 亲自为他写了祭文。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彭思永传》《宋史·晏敦复传》
        《宋史·廖德明传》《宋史·张雍传》
        《宋史·太祖本纪》(二)《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宋史·张运传》《宋史·陈尧叟传》
        《宋史·石公弼传》《宋史·陆游传》
        《宋史·高登传》《宋史·王遂传》
        《宋史·刘安世传》(二)《宋史·赵与欢传》
        《宋史·李昉传》《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宋史·薛向传》《宋史·任中正传》(二)
        《宋史·孙行友传》《宋史·向子諲传》
        《宋史·狄青传》(三)《宋史·康保裔传》(二)
        《宋史·赵鼎传》(二)《宋史·沈伦传》(二)
        《宋史·慎从吉传》《宋史·苏元老传》
        《宋史·王琪传》《宋史·任中正传》
        《宋史·宋敏求传》《宋史·狄青传》(二)
        《宋史·詹体仁传》(二)《宋史·柴中行传》
        《宋史·陈瓘传》《宋史·赵开传》
        《宋史·尹洙传》《宋史·鲜于侁传》
        《宋史·洪迈传》《宋史·倪思传》
        《宋史·彭龟年传》(二)《宋史·李清臣传》(二)
        《宋史·刘珙传》(二)《宋史·王禹偁传》(三)
        《宋史·李允则传》《宋史·胡安国传》(二)
        《宋史·吕公弼传》《宋史·陈希亮传》(二)
        《宋史·李兑传》(二)《宋史·王化基传》
        《宋史·魏杞传》《宋史·陆秀夫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