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智伯为政, 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 谏曰:“主不备, 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 谁敢兴之!”对曰:“夫君子能勤小物, 故无大患。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 又弗备, 曰‘不敢兴难’, 无乃不可乎!”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 不与将伐我, 不如与之。彼狂于得地, 必请于他人, 他人不与, 必向之以兵, 然则我得免于患, 而待事之变矣。”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 桓子欲弗与。任章曰:“何故弗与?” 桓子曰:“无故索地, 故弗与。”任章曰:“无故索地, 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 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 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 待轻敌之人, 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 必姑辅之。将欲取之, 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 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 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 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 才胜德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 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 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 与其得小人, 不若得愚人。自古昔以来, 国之乱臣, 家之败子, 才有余而德不足, 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 而知所先后, 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B.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C.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D.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韩康子, 晋国的臣子, 韩地之主;后文魏桓子、赵襄子分别为魏地、赵地之主。 B.邑, 会意字, 上表疆域下表人口, 泛指城镇。“万家之邑”属于规模较大的邑。 C.大夫,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 在国君之下依次设卿、土、大夫, 大夫有封地。 D.《周书》, 《尚书》的组成部分。《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智伯治理国家, 与韩康子、魏桓子饮宴, 智伯行事不得体;智国听说此事, 就来劝告, 智伯不采纳他的意见。 B.段规认为智伯贪财好利、刚愎自用, 给他土地后他又会向别人索要, 别人不给, 智伯就一定会对其使用武力。 C.智伯向魏桓子索要土地, 魏桓子因其毫无理由而不想给, 但在任章劝说下, 向其献上了一块有万户人家的邑。 D.司马光认为智伯灭亡是因为他的才胜过了德, 治国治家的人, 既要懂得才与德的先后, 又要担心失去人才的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主一宴而耻人之君相, 又弗备, 曰“不敢兴难”, 无乃不可乎! (2)才有余而德不足, 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岂特智伯哉? 14.任章根据什么得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的判断?请简要回答。(3分) 答案: 10.(3分)D【解析】“赵氏”是“攻”的宾语, 两者不应断开, 故排除A、C项。“张孟谈”是“潜出见二子”的主语, 两者不应断开, 故排除B、C项。参考标点:智伯怒, 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 乃阴与张孟谈约, 为之期日而遣之。大败智伯之众, 遂杀智伯, 尽灭智氏之族。 11.(3分)C【解析】“依次设卿、土、大夫”错, 应是依次设卿、大夫、士。 12.(3分)D【解析】“又要担心失去人才的事”错, 原文是“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意思是“失去人才的事又哪里值得担心呢” 13.(1)如今主公一次宴会就羞辱别人的主君与臣相, 又不防备(他们报复), 说“他们不敢发起灾祸”, 这种态度恐怕不行![重要词语“耻”(羞辱, 使……受到羞辱)、“兴”(发起, 制造)、“无乃”(恐怕, 岂不是)各1分, 句意1分, 共4分。意思对即可。] (2)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 导致家国灭亡的多了, 难道只有智伯吗?[重要词语“以至”(导致, 造成)、“颠覆”(灭亡)、“特”(只, 仅仅)各1分, 句意1分, 共4分。意思对即可。] 14.智伯索求土地成功, 必定骄傲而轻敌, 诸位大夫因为恐惧而互相团结。用互相团结的军队对付轻敌的智伯, 智氏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第一点1分, 第二点2分, 共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智伯治理国家, 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智伯戏弄韩康子, 又侮辱他的谋士段规。智国听说此事, 就劝告说:“主公不防备, 灾祸就一定会来了!”智伯说:“灾祸要由我发起。我不发起灾祸, 谁敢发起灾祸!”智国说:“贤德的人能够竭尽心力做好小事, 所以不会招致大祸。如今主公一次宴会就羞辱别人的主君与臣相, 又不防备(他们报复), 说‘他们不敢发起灾祸’, 这种态度恐怕不行!”智伯不听。智伯向韩康子索要土地, 韩康子不想给。段规说:“智伯贪财好利, 刚愎自用, 如果不给他土地就要攻打我们, 不如给他。他贪婪于得到土地, 一定又会向别人索要, 别人不给, 智伯一定会用武力对付他, 这样我们就能够免于祸患, 等待事情的发展变化。”韩康子说:“好。”派使臣向智伯献上有万户人家的土地。智伯大喜。智伯又向魏桓子索求土地, 魏桓子不想给。任章说:“为什么不给呢?”魏桓子说:“无缘无故索要土地, 所以不给。”任章说:“智伯无缘无故索要土地, 诸位大夫一定恐惧。我们给智伯土地, 智伯一定会骄傲。智伯骄傲而轻敌, 诸位大夫因为恐惧而互相团结。用互相团结的军队对付轻敌的智伯, 智氏的命运一定不会长久了。《周书》说:‘打算打败他, 一定要暂且帮助他。打算夺取他, 一定要暂且给他一些好处。’主公不如给智伯所求的土地, 使智伯骄傲自大, 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智氏, 又何必单单让我们作为智伯的攻击目标呢!”魏桓子说:“好。”也给了智伯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地方。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两处地方, 赵襄子不给。智伯大怒, 率领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氏。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见韩康子、魏桓子二人, 于是两人就暗地里与张孟谈商议, 为联手攻杀智氏约定日期, 而后送他回城了。大败智家军, 于是杀死智伯, 又全部诛灭智氏宗族的人。 臣司马光说:智伯的灭亡, 是他的才胜过了德。聪慧明察、刚强坚毅称为才, 端正耿直、中庸平和称为德。才能是品德的辅助, 品德是才能的统帅。德才兼备的人称之为圣人, 德才都没有的人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的人称之为君子, 才胜过德的人称之为小人。所有选用人才的方法, 如果找不到圣人、君子而任用他, 与其得到小人, 不如得到愚人。自古以来, 国家的作乱之臣, 家族的败家之子, 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 导致家国灭亡的多了, 难道只有智伯吗?所以治国治家的人, 如果能够明白才德的区别, 而且懂得才德选择的先后, 失去人才的事又哪里值得担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