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10-13题。 (袁)枢字践言, 梁吴郡太守君正之子也。性沈静, 好读书, 手不释卷。家世显贵, 赀产充积, 而枢独居处率素, 傍无交往, 端坐一室, 非公事未尝出游, 荣利之怀淡如也。起家梁秘书郎, 历太子舍人。侯景之乱, 枢往吴郡省父, 因丁父忧。时四方扰乱, 人求苟免, 枢居丧以至孝闻。王僧辩平侯景, 镇京城, 衣冠争往造请, 枢独杜门静居, 不求闻达。绍泰元年, 征为给事黄门侍郎。二年, 兼吏部尚书。永定二年, 改侍中, 掌大选事。三年, 迁都官尚书, 掌选如故。 枢博闻强识, 明悉旧章。初, 高祖长女永世公主先适陈留太守钱蕆, 卒于梁世。高祖受命, 唯公主追封。至是将葬, 尚书主客请详议, 欲加蕆驸马都尉。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汉氏初兴, 列侯尚主, 自斯以后, 降嫔素族。驸马都尉置由汉武, 或以假诸功臣, 或以加于戚属。《齐职仪》曰, 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 魏、晋以来, 因为瞻准。盖以王姬之重, 庶姓之轻, 若不加其等级, 宁可合卺而酳, 所以假驸马之位, 乃崇于皇女也。今公主早薨, 伉俪已绝, 既无礼数致疑, 何须驸马之授?案杜预尚晋宣帝第二女高陵宣公主, 晋武践祚, 而主已亡, 泰始中追赠公主, 元凯无复驸马之号。梁文帝女新安穆公主早薨, 天监初王氏无追拜之事。远近二例, 足以据明。时以枢议为长。 天嘉元年, 守吏部尚书。寻领丹阳尹, 本官如故。五年, 以葬父, 拜表自解, 诏赐绢布五十匹, 钱十万, 令葬讫停宅视郡事, 服阕, 还复本职。其年秩满, 加散骑常侍, 尚书并如故。是时, 仆射到仲举虽参掌选事, 铨衡汲引, 并出于枢, 其所举荐, 多会上旨。谨慎周密, 清白自居, 文武职司, 鲜有游其门者。废帝即位, 迁尚书左仆射。光大元年卒, 时年五十一。 (摘自《陈书·列传第十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B.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C.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D.枢议曰昔王/姬下嫁必适诸侯/同姓为主/闻于《公羊》之说/车服不系显/于诗人之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部, 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 掌管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B.高祖是古代帝王庙号。一般认为, 庙号起源于商朝, 是皇帝在庙中被供奉的名号。 C.薨, 古代称王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 也可称皇帝的高级妃嫔及其所生子女之死。 D.“拜表”的“表”, 指古代对君主、尊长的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 即臣子进谏的文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枢性情沉静, 不慕荣利。他虽然门第显贵, 财产丰裕, 却生活简单朴素, 闭门读书, 不追求功名利禄。 B.袁枢博闻强识, 明悉旧章。在朝廷商议加封钱蒇附马时, 他援引历代典章, 议论精辟, 得到众人的称赞。 C.袁枢谨慎周密, 自守清白。他曾经掌管官员的铨�。鎏岚喂诙辔奈涔倮�, 平时却很少与他们来往。 D.袁枢循礼葬父, 以孝闻名。侯景之乱时, 人们四散逃避, 他却自请辞官, 按礼制回家葬父, 直到守丧期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王僧辩平侯景, 镇京城, 衣冠争往造请, 枢独杜门静居, 不求闻达。(5分 (2)《齐职仪》曰, 凡尚公主必拜驸马都尉, 魏、晋以来, 因为瞻准。(5分) 答案: (二)(10分) (一)(9分) 10.(3分)C 11.(3分)D 12.(3分)D 13.(10分) (1)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 镇守京城, 士大夫们争着前往登门晋见, 唯独袁枢闭门闲居, 不谋求名声和显达的职位。 5分。答对大意2分, “衣冠”“造”“达”三处各1分。 (2)《齐职仪》规定, 凡是娶公主为妻的人一定授予驸马都尉, 魏晋以来, 就把它作为循例照办的制度。 5分。答对大意2分, “尚”“拜”“因为”三处各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