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旧唐书·杜景俭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旧唐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
        杜景俭, 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 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 即欲视事, 又鞭笞僚吏, 将以示威。景俭谓日:“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 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 而不待九重之旨, 即欲视事, 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日:“公今持咫尺之制, 真伪未知, 即欲揽一州之权, 谁敢相保?扬州之祸, 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天授中, 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 时人称云:“遇徐、杜者必生, 遇来、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日:“是何祥也?”诸宰臣日:“陛下德及草木, 故能秋木再花, 虽周文德及行苇, 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 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 夏无伏阴, 春无凄风, 秋无苦雨。’今已秋矣, 草木黄落, 而忽生此花, 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 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 助天理物, 理而不和, 臣之罪也。”于是再拜谢罪, 则天曰:“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 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 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 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 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 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 非其本心, 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余, 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 左授司刑少卿, 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 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杜景俭传》有删改)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藉数日之禄 藉:凭借
        B.阴阳不相夺伦 伦:秩序
        C.奏景俭党于李昭德 党:同党
        D.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 论:判罪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B.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C.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D.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 而不是益州司马, 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 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 称赞杜景俭。
        B.“遇徐、杜者必生, 遇来、侯者必死”, 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 虽然都是处理案件, 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 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 杜景俭大胆直言, 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 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 杜景俭被贬为司刑少卿, 外调担任并州长史, 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陛下德及草木, 故能秋木再花, 虽周文德及行苇, 无以过也。
        译文:
        (2)又臣等忝为宰臣, 助天理物, 理而不和, 臣之罪也。
        译文: 
         
        答案:
        4.C党, 动词, 与……结为同党
        5.A
        6.C“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错, 杜俭景认为上天发出预警, 不是因为“武则天篡位”, 而是因为武则天的布施可能有亏于礼典。
        7.(1)陛下您的恩惠仁德遍及草木, 所以能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 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 也无法超过您。(得分点:花、虽、无以、过, 大意1分)
        (2)而且(再加上)我们这些人愧居重臣之位, 本应帮助皇上治理万物, 却不能治理得和谐, 这是臣子们的罪过�。。ǖ梅值�:忝、理、和、罪, 大意1分)

        【参考译文】
            杜景俭, 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科, 多次提拔升迁, 被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 隆州司马房嗣业被调任益州司马, 任职的诏书未到, 房嗣业就要处理政事, 又鞭打下属官吏, 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 杜景俭对他说:“您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 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贪念, 凭借)这数日之禄, 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 就慌忙火急地视事, 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 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 真伪未知, 就想揽一州之权, 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 不是这样招致的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 房嗣业羞愧不已只好作罢。不久, 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 最终没有遂了他的心愿。益州的百姓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 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 
            天授年中(691), 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 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 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 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 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臣:“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臣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遍及草木), 所以能够使梨树在秋天再度开花, 即使周文王仁德遍及路边的苇草, 也不能超过您啊。”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的观点:‘阴阳不能混乱, 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 夏无过甚的阴气, 春天无凄风, 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 草木落, 但是忽然生出此花, 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政施令, 是否有亏于礼典;而且我们这些人愧居于名臣之列, 本应帮助皇上依据天理来治理万物, 却不能治理得和谐, 这是臣子们的罪过啊。”于是行再拜礼谢罪, 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 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 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 又任内阁侍郎, 行宰相职权。当时, 契丹入侵, 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 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 非出本心, 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 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 因漏泄机密, 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 追赠相州刺史。



        相关文言文练习
        《旧唐书·杜甫传》《旧唐书·高适传》
        《李白传》《旧唐书·唐临传》
        《旧唐书·张延赏传》《旧唐书·范希朝传》
        《旧唐书·颜杲卿传》《旧唐书·任瑰传》
        《旧唐书·房玄龄传》《旧唐书·裴耀卿传》
        《旧唐书·薛仁贵传》《旧唐书·于休烈传》
        《旧唐书·程知节传》《旧唐书·褚亮传》
        《旧唐书·唐休璟传》《旧唐书·薛存诚传》
        《旧唐书·李敬玄传》《旧唐书·韦思谦传》
        《旧唐书·徐坚传》《旧唐书·李憕传》
        《旧唐书·苗晋卿传》《旧唐书·高士廉传》
        《旧唐书·殷峤传》《旧唐书·宋庆礼传》
        苏轼《赤壁赋》苏辙《南康直节堂记》
        颜之推《窦婴》欧阳修《游鲦享记》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三国志·吴书·吾粲传》
        《陈书·周弘正传》《信陵君救赵论》
        《晋书·隐逸传·夏统》苏轼《三槐堂铭(并序)》
        刘大櫆《张复斋传》《晋书·何攀传》
        《竹轩先生传》《新唐书·孔颖达传》
        《出三藏记集·法显法师传》《三国志·全琮传》
        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谨饬》
        李东阳《医戒》《史记·苏秦列传》
        《甘罗列传》《清史稿·陶元淳》
        《送李愿归盘谷序》《晋书·周访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