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聊斋志异》之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
        聊斋志异
        9.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细柳(节�。�
        细柳娘, 中都之士人女也。或以其飘枭可爱, 戏呼之“细柳”云。柳少慧, 解文字。而生平简默, 未尝言人臧否。但有问名者, 必求一亲窥其人。阅人甚多, 俱言未可, 而年十九矣。父母怒之曰:“天下迄无良匹, 汝将以丫角老耶?”女曰:“我实欲以人胜天, 顾久而不就, 亦吾命也。今而后, 请惟父母之命是听。”时有高生者, 世家名士, 闻细柳之名, 委禽焉。既醮, 夫妇甚得。生前室遗孤, 小字长福, 时五岁, 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 始学为文。父既殁, 娇惰不肯读, 辄亡去从牧儿遨。谯诃不改, 而顽冥如故。母无奈之, 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 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 便更若衣, 使与僮仆共操作。不然, 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数日, 苦之, 泣跪庭下, 愿仍读。母返身面壁, 置不闻。不得已, 执鞭啜泣而出。残秋向�。菸抟�, 足无履, 冷雨沾濡, 缩头如丐。里人见而怜之, 纳继室者, 皆引细娘为戒, 啧有烦言。女亦稍稍闻之, 而漠不为意。福不堪其苦, 弃豕逃去;女亦任之, 殊不追问。积数月, 乞食无所, 憔悴自归, 不敢遽入, 哀求邻媪往白母。女曰:“若能受百杖, 可来见;不然, 早复去。”福闻之, 骤入, 痛哭愿受杖。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曰:“既知悔, 无须挞楚, 可安分牧豕, 再犯不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 请复读。”女不听。邻妪怂恿之, 始纳焉。濯发授衣, 令与弟同师。勤身锐虑, 大异往昔, 三年游泮。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 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②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③委禽:送聘礼, 表示定婚。④醮(jiào):嫁。⑤谯诃:责备呵斥。⑥宥(yòu):宽恕。⑦游泮:进县学, 成为秀才。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3处)(2分)
            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答案】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一般是在梳理句意的基础上, 按句子的结构和句子的意义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给他穿上破衣服, 叫他去放猪。回家就让他自己拿个碗, 和那些仆人们一起去吃饭”所以, 这句话有四层意思, 根据要求断三处, 按照意思“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断开即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未尝言人臧否 (        )                    ②辄去从牧儿遨(        )
        ③数日, 之  (        )                     ④哀求邻媪往母(        )
        【答案】①好坏   ②逃跑, 逃学  ③对……感到苦  ④禀报 告诉  对……说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做这类题目一定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积极调动课内积累, 首先思考课内学习时这个词语有几个意思, 然后再根据句意来推断、确定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如第①题中的“臧否”, 可联系《出师表》一文中“陟罚臧否”中的“臧否”, 不难判断出是“好坏”的意思。第②题中“亡”可借助《陈涉世家》“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可判断为“逃跑”, 再结合语境, 理解为“逃学”;第③题中“苦”, 可联系《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文中“苦其心志”中的“苦”, 但此处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译作“对……感到苦”;第 ④ 题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只好哀求邻居老妇人去和母亲说, “白”译作“禀报”“ 告诉”“ 对……说”都可以。
        (3)下面各组句中, 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或其飘枭可爱/今蒋氏观之
            B.福不堪苦/余人各复延至
            C.便更衣/曾不孀妻弱子
            D.不, 早复去/父利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意义与用法的比较辨析。A项中“或以其飘枭可爱”中的“以”是连词“因为”, “ 今以蒋氏观之”的“以”是介词“凭, 依照”;B项中“福不堪其苦” 中的“其”是指示代词“这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中的“其”是代词“余人的”;C项中的“便更若衣”的“若”是代词“你”, “ 曾不若孀妻弱子”中的“若”是动词“如”;D项中“不然, 早复去”与“父利其然也”的“然”都是代词“这样”的意思。所以应该选择D项。
        (4)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细柳”不是文中细柳娘的本名, 而是因其身姿婀娜被戏称为“细柳”。
            B.细柳追求婚姻自主, 但终因无合适人选只好听命于父母。
            C.长福不愿读书, 被细柳打发去跟仆人一起劳作, 吃穿用度和仆人一样。
            D.细柳对继子长�:懿腥�, 不答应长福读书的祈求, 还对他鞭挞斥责, 以至于乡里乡亲有诸多非议。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结合相关的语句, 辨析正误。 D项中“细柳对继子长�:懿腥�, 不答应长福读书的祈求, 还对他鞭挞斥责”的理解是片面的, 细柳管教长福, 采取了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 最终让继子长福读书成才立业。所以D项的理解是片面的, 不正确的。
        (5)长福的成长经历能给我们哪些启示?请从下面选出最适宜的一项(    )(2分)
        A.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
        B.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C.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解答此题, 不仅要对选文的主旨和内容有所把握, 还要对选择项的四句话有所理解。本文为我们刻画了一位聪慧美丽又教子有方的母亲形象。细柳之家, 靠着细柳的勤俭持家, 也算是殷实之家, 养一个长福未尝不可, 但是溺爱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细柳深知没有丈夫后教育儿子的责任, 她为长福做长远打算, 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不顾及相邻对她的误解, 咬牙让长福在尝尽生活的艰辛后, 自主自愿地来读书, 可谓用心良苦, 这样的爱子之路, 才是真爱, 所以, 从长福的经历来看, 我们得到的启示应该跟教育子女有关。而选项BCD是讲求学之路、远大报复的, 与问题不相符。故答案选A。
        【参考译文】
        细柳姑娘, 是中原一个读书人的女儿。因为她的细腰柔软可爱, 有人便半开玩笑地称呼她“细柳”。细柳从小很聪明, 善解文字, 喜欢读相观的书籍。但她平素沉默寡言, 从不评论别人好坏;只是有来求婚的, 她必定要亲自暗中相看。看了很多求婚的人, 都没相中, 而她的年龄已经十九岁了。父母生气地对她说:“若天下始终找不到中意的男人, 你还想梳着丫髻当一辈子老闺女吗?”细柳说:“我本想以人力胜天;可看了这么久没见有合适的男人, 这也是我命该如此。从今往后, 完全听凭父母作主。”当时有个姓高的书生, 是个出身于官宦世家的知名人士, 听说了细柳的好名声, 就和她订了亲。结婚以后, 夫妇二人感情很好。高生的前妻死时留下一个儿子, 小名叫长福, 如今已经五岁, 细柳抚养他很周到。
        长福到了十岁那年, 才开始学习作文。父亲死了以后, 他娇惯懒惰得不肯读书, 经常逃学出去跟着放牧的孩子玩�!O噶鹇钏桓�, 仍然愚顽如故。细柳对他无可奈何, 就喊他过来告诉他说:“既然你不愿意读书, 何必再勉强你呢?只是穷人家没有闲饭养活闲人, 可换下你的衣裳来, 去和僮仆们一块干活。不然的话, 就用鞭子抽你, 不要后悔!”于是给他穿上破衣服, 叫他去放猪。回家就让他自己拿个碗, 和那些仆人们一起去吃饭。过了几天, 长福吃不了这个苦, 哭着跪到堂下, 表示愿意再去读书。细柳回过脸去朝着墙, 置之不理。长福不得已, 只好拿着鞭子哭着出了门。秋天最后的几天将要过去, 长�;构庾鸥霭蜃用挥幸路�, 打着赤脚没有鞋穿, 冷雨淋湿了, 他缩着头顶活像个要饭的乞丐。村里人见了都可怜他, 那些续娶后妻的人, 都以细柳娘子为戒, 很多人都对她的做法不满, 议论纷纷。细柳对此也渐渐听说了, 但却漠然置之, 不往心里去。长福实在受不了这个罪, 便丢下猪逃走了。细柳也不去追问。过了几个月, 长福没处讨饭了, 才面容憔悴地回了家;但又不敢急着进门, 只好哀求邻居老妇人去和母亲说。细柳说:“他若能受得了一百棍子打, 可以来见我;不然的话, 他还是早一点离去。”长福听了这话, 骤然进门, 痛哭流涕表示愿受棍打。细柳问道:“你今天知道悔改了?”长福说:“我悔改了。”细柳说:“既然知道悔改, 就不必打了, 可以老老实实地去放猪, 要再犯了决不饶你!”长福大哭着说:“我愿意挨一百棍子打, 请母亲再叫我去读书吧。”细柳不听。邻居老妇人在一边劝解, 最后才答应了长福读书的请求。给他洗了头换上衣服, 让他和弟弟一同学习。长福自此发奋勤学, 与以前大不相同, 三年就考中了秀才。



        相关文言文练习
        《聊斋志异·种梨》《螳螂捕蛇》
        《大力将军》《聊斋志异·王子安》
        《聊斋志异·耳中人》《诗谳》
        《长清僧》《水莽草》
        《聊斋志异·赵公传》聊斋志异《东郡某人》
        聊斋志异《大鼠》《聊斋志异·张诚》
        《聊斋志异·义犬》《聊斋志异·武承休》
        《丁前溪》《聊斋·于成龙》
        《画皮》《聊斋志异·叶生》
        《聊斋志异·郭生》聊斋志异之《太学李月生》
        《岳阳楼记》(二)《宋太祖怕史官》
        欧阳修《记旧本韩王后》《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
        《诸葛孔明》《严祺先文集序》
        《自戒》贺铸《钓船归》
        曾巩《唐论》《南史·周颙传》
        《隋书·李士谦传》宋濂《看松庵记》
        《宋史·范雍传》《驳《复仇议》》
        晁错《论贵粟疏》《元史·赵炳传》
        《新五代史·王朴传》《明史·于谦传》
        韩愈《与崔群书》《宋史·刘锜传》
        宋濂《尊卢沙》《宋史·张方平传》
        高翥《秋日三首(其二)》《伤仲永》中考题(2013年常德市)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