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刘济, 字汝楫, 腾骧卫人。正德六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世宗即位, 再迁工科左给事中。嘉靖改元, 进刑科都给事中。故事, 厂卫有所逮, 必取原奏情事送刑科签发驾帖。千户白寿赍帖至, 济索原奏, 寿不与, 济亦不肯签发。都督刘晖以奸党论戍, 有诏复官。甘肃总兵官李隆嗾乱军杀巡抚许铭, 逮入都, 营免赴鞫。济皆力陈不可, 帝从其言。晖夺职, 隆受讯伏辜。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 嗾滦州民讦前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之, 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 章下所司。给事中刘最以劾中官崔文调外任, 景贤复劾其违禁, 与御史黄国用皆逮下诏狱, 戍最而谪国用。法司争不得, 济言:“国家置三法司, 专理刑狱, 或主质成, 或主平反。权臣不得以恩怨为出入, 天子不得以喜怒为重轻。自锦衣镇抚之官专理诏狱, 而法司几成虚设。如最等小过耳, 罗织于告密之门, 锻炼于诏狱之手, 旨从内降, 大臣初不与知, 为圣政累非浅。且李洪、陈宣罪至杀人, 降级而已。王钦兄弟党奸乱政, 谪戍而已。以最等视之, 奚啻天渊, 而罪顾一律, 何以示天下?”帝怒, 夺济俸一月。后父陈万言奴何玺殴人死, 帝命释之。济执奏曰:“万言纵奴杀人, 得免为幸, 乃并释玺等, 是法不行于戚畹奴也。”济在谏垣久, 言论侃侃, 多与权幸相枝柱, 直声甚震, 帝滋不能堪。“大礼”议起, 廷臣争者多得罪。济疏救编修邹守益、给事中邓继曾、御史马明衡, 不听。既而遮诸朝臣于金水桥, 伏哭左顺门, 受杖阙廷。越十二日再杖, 谪戍辽东。十六年, 卒于戍所。隆庆初复官, 赠太常少卿。 (节选自《明史·刘济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都督刘晖以奸党论戍 论:判罪 B.逮入都, 营免赴鞫 鞫:拘留 C.定国公徐光祚规占民田 规:谋划 D.直声甚震, 帝滋不能堪 堪:忍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元, 指古代新君即位后改用新的年号, 也可指一君在位期间而多次改用新年号。 B.厂卫, 是明代直属于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 包括锦衣卫、西厂、东厂、内行厂。 C.驾帖, 指明代秉承皇帝意旨, 由刑科主管人审核同意后签名正式发出的逮捕公文。 D.赠, 也称追赠或者追封, 是指给已经死去的官吏或他的父祖、子孙追授官职爵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济恪守原则, 主张秉公执法。千户白寿办事时无视规矩, 未提供原奏情况, 他不予办理;他劝说皇上不能赦免罪臣刘晖、李�。噬喜赡闪怂慕ㄒ�。 B.刘济抨击时弊, 感慨司法混乱。围绕对刘最、黄国用的判罚的争议, 他上书指出法司专门管理刑法诉讼的职能几乎被取代, 诬陷、不透明等司法乱象丛生。 C.刘济正直敢言, 为官不畏权幸。他认为皇后父亲陈万言纵奴杀人不该免罪, 而释放该奴仆则更不合法理;他久为谏官, 常常抵触权贵宠幸, 很有正直声誉。 D.刘济救助同僚, 参与仪礼之争。“大礼”争议兴起, 他上书救助邹守益等廷臣未成功;他在金水桥阻拦朝臣, 到左顺门伏跪痛哭, 触怒皇上而受到杖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监芮景贤主之, 缇骑逮讯。济请并治光祚, 章下所司。 (2)以最等视之, 奚啻天渊, 而罪顾一律, 何以示天下? 答案: 10.B(“鞫”的意思是审问。) 11.D(“给已经死去的官吏或他的父祖、子孙”错, 追授官职爵位的对象范围不含“子孙”。) 12.C(“不该免罪”错, 文中刘济认为陈万言虽然罪责可免, 但赦免本身是出于其身份带来的幸运。) 13.(1)太监芮景贤主办此案, 缇骑逮捕审讯。刘济请求一并惩罚徐光祚, 奏章下发给主管部门。(共5分, 其中句意2分, 另外三个词每词1分:“主”, 主办;“治”, 惩罚;“所司”, 主管部门。) (2)用刘最等人和他们比较, 何止天渊之别, 可判罪反而一样, 怎么向天下人明示?(共5分, 其中句意2分, 另外三个词每词1分:“视”, 比较;“奚啻”, 何止、岂只是;“顾”, 反而, 却。) 【参考译文】 刘济, 字汝楫, 腾骧卫人。正德六年考中进士。由庶吉士授任吏科给事中。世宗即位, 又升迁工科左给事中。嘉靖元年, 进升刑科都给事中。按旧例, 厂卫逮捕了人, 一定要取原奏情况送刑科签发驾帖。千户白寿携带帖驾到刑科, 刘济索要原奏, 白寿不给, 刘济也不肯签发。都督刘晖因奸党判处戍边, 皇帝下诏恢复他的官职。甘肃总兵官李隆唆使乱军杀死巡抚许铭, 逮入都城, 经营救免于审讯。刘济都极力陈述不行, 皇帝听从了他的话。刘晖削职, 李隆受审认罪。定国公徐光祚谋划占据民田, 怂恿滦州百姓揭发前永平知府郭九皋。太监芮景贤主办此案, 缇骑逮捕审讯。刘济请求一并惩治徐光祚, 奏章下发给主管部门。给事中刘最因弹劾宦官崔文调京外任职, 芮景贤又弹劾他违反禁令, 与御史黄国用都被逮捕投入钦犯监狱, 判刘最戍守而黄国用贬谪。法司争辩没有效果, 刘济进言:“国家设置三个法司, 专门管理刑法狱讼, 有的主管判断是非, 有的主管平反冤狱。有权力的大臣不能以个人恩怨评定事情的是非, 天子不能以个人爱恶决定刑罚的轻重。自从锦衣镇抚官专门管理钦犯监狱, 法司几乎成为虚设。如刘最等不过小错而已, 可是告密的人罗织罪名, 在钦犯监狱中枉法制造罪名陷害他们, 圣旨从内宫发出, 大臣最初并不知道, 圣明政治受牵累不浅。况且李洪、陈宣罪名大到杀人, 不过降级而已。王钦兄弟勾结奸党扰乱朝政, 也只是贬谪戍边而已。用刘最等人和他们比较, 何止天渊之别, 可判罪却一样, 怎么向天下人明示?”皇帝发怒, 扣发刘济薪俸一个月。皇后之父陈万言的奴仆何玺打人致死, 皇帝下令释放他。刘济执意上奏说:“陈万言纵容奴隶杀人, 得以免罪是很幸运的。却一并释放何玺等, 这样, 是法律不能施用于外戚的奴仆。”刘济在谏官官署时间久, 言论刚直, 多与权贵宠幸相抵触, 正直的声誉很高, 皇帝逐渐不能忍受。“大礼”争议兴起, 廷臣争辩的人多获罪。刘济上疏救助编修邹守益、给事中邓继曾、御史马明衡, 皇上不听从。不久刘济在金水桥阻拦众朝臣, 在左顺门伏跪痛哭, 在朝廷上受到杖责。过了十二天又受杖责, 因罪被罚戍守辽东。嘉靖十六年, 刘济死在戍守之地。隆庆初年恢复官职, 追赠太常少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