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新唐书·高元裕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新唐书
        高元裕, 字景圭, 其先盖渤海人。第进士, 累辟节度府。以右补阙召, 道商州,  会方士赵归真擅乘驿马, 元裕诋曰:“天子置驿, 尔敢疾驱邪?”命左右夺之, 还, 具以闻。敬宗视朝不时, 稍稍决事禁中, 宦竖恣放, 大臣不得进见。元裕谏曰:“今西头势乃重南衙, 枢密之权过宰相。”帝颇寤而不能有所检制, 人皆危之。俄换侍御史内供奉, 士始相贺。李宗闵高其节, 擢谏议大夫, 进中书舍人。
        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注死, 复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立, 择可辅导者, 乃兼宾客。进御史中丞。即建言:“纪纲地官属须�。胁怀浦罢�, 请罢之。”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并夺职。故事, 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者, 号外台, 得察风俗, 举不法。元和中, 李夷简因请按察本道州县。后益不职。元裕请监院御史隶本台, 得专督察。诏可。累擢尚书左丞, 领吏部选。出为宣歙观察使, 入授吏部尚书。拜山南东道节度使, 封渤�?す�, 奏蠲逋赋甚众。
        在镇五年, 复以吏部尚书召, 卒于道, 年七十六, 赠尚书右仆射。元裕性勤约, 通经术, 敏于为吏, 岩岩有风采, 推重于时。自侍讲为中丞, 文宗难其代, 元裕表言兄少逸才可任, 因以命之, 世荣其迁。少逸, 长庆末为侍御史, 坐失举劾, 贬赞善大夫, 累迁谏议大夫, 乃代元�!I越轮�, 出为陕虢观察使。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 鞭之, 少逸封饼以闻。宣宗怒, 召使者责曰:“山谷间是饼岂易具邪?”谪隶恭陵, 中人皆敛手。以兵部尚书致仕, 卒。元裕始名允中, 大和中改今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 )
        A.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B.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C.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D.郑注入/翰林元裕当书命乃言/以医术侍/注愧/憾及宗闵/得罪元裕/坐出饯/贬阆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 古代人才举荐制度, 指由中央官署征聘, 然后向上荐举, 任以官职。又称辟除、辟召等。
        B.文宗、宣宗为庙号, 是皇帝退朝后人们所称呼的名号, 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庙号。
        C.宾客, 古代官名, 太子宾客的省称, 为太子东宫属官, 掌调护、侍从、规谏等。
        D.禁中, 指帝王所居宫内, 也作“禁内”, 帝王所居宫苑不许人随便进出, 故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元裕忧心国事, 敢于进言。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 在宫中决断事情, 高元裕以枢密使的权力不能超过宰相劝谏皇上。
        B.高元裕心有百姓, 关心民瘼。高元裕由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 在任期间奏请朝廷减免了许多百姓拖欠的赋税。
        C.高元裕身怀正气, 受人推崇。高元裕任御史, 士人庆贺, 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 提拔他为谏议大夫, 又升任中书舍人。
        D.高元裕精通经术, 颇有才华。高元裕胜任翰林侍讲学士, 也很受文宗赏识, 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裕性勤约, 通经术, 敏于为吏, 岩岩有风采, 推重于时。
        (2)中人责峡石驿吏供饼恶, 鞭之, 少逸封饼以闻。


        10.A句意:郑注进入翰林院时, 高元裕当值起草制书, 就说“用医术侍奉”, 郑注惭愧怨恨。等李宗闵获罪后, 高元裕因出城饯行获罪, 贬为阆州刺史。
        “翰林”为“入”的处所, 不是“元�!钡墓僦�, “翰林”前不能断开, 排除BD;
        “以医术侍”是“乃言”的宾语, “乃言”后不可断开, “愧”“憾”同为“注”的心理, 其间不可断开, 排除C。
        故选A。
        11.B.“退朝后被人们所称呼的名号”表述不当, 应该是“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
        12.D.曲解文意。“升任御史中丞后文宗却不肯让他前去赴任”理解错误, 原文为“文宗难其代”, 意思是文宗发愁无人代替他。
        13.(1)高元裕生性勤俭节约, 通晓经术, 为官聪敏机警, 高大英俊很有风度, 受到(被)当时人的推崇。
        (2)宦官责备峡石驿的官员供给的饼子不好, 鞭打他们, 高少逸封上饼子奏报皇上。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勤, 勤俭;约, 节约;敏, 聪敏机警;岩岩, 高大英�。煌浦赜谑�, 受到(被)当时人的推崇。
        (2)得分点:中人, 宦官;责, 责备;鞭, 鞭打;以闻, 使……(皇帝)闻, 奏报皇上。


        参考译文:
        高元裕, 字景圭, 他的祖先大概是渤海人。考中进士科, 多次被征用到节度使的幕府中任职, 召入朝廷任右补阙, 途径商州, 适逢方士赵归真擅自骑驿马, 高元�:浅馑�:“天子设置的驿马, 你怎敢骑上奔驰呢?”命令左右的人夺下他骑的马, 回到京城, 将此事奏报皇上。敬宗不准时上朝听政, 逐渐开始在宫中决断事情, 宦官恣意放肆, 大臣不能进宫拜见。高元裕劝谏道:“如今西头的势力重于南衙, 枢密使的权力超过宰相。”皇帝有所醒悟却不能有所约束, 人们都为他担忧。不久改任御史在宫内供奉, 士大夫开始互相庆贺。李宗闵赞赏他的气节, 提拔为谏议大夫, 升任中书舍人。
        郑注进入翰林院时, 高元裕当值起草制书, 就说“用医术侍奉”, 郑注惭愧怨恨。等李宗闵获罪后, 高元裕因出城饯行获罪, 贬为阆州刺史。郑注死后, 又拜授谏议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庄恪太子册立后, 选择可以辅助劝导的人, 于是兼任太子宾客。升任御史中丞。随即建议说:“试行法令部门的官吏必须挑�。胁怀浦暗那朊庵�。”于是监察御史杜宣猷、柳瑰、崔郢、侍御史魏中庸、高弘简都被削夺官职。按照旧例, 三司监院官带御史衔的人号称“外台”, 可以监察风俗, 检举不法分子。元和年间, 李夷简藉此请求按察本道州县。后来更加不称职。高元裕请求将监院御史的权利收回隶属御史台, 使其能够专门监督巡察。皇上下诏许可。几次升任后为尚书左丞, 兼管吏部铨选事务。出任宣歙观察使, 召入朝廷授任吏部尚书。拜授山南东道节度使, 封为渤�?す�, 奏请减免了许多拖欠的赋税。
        在军镇五年, 再次召入朝廷任吏部尚书, 在途中去世, 终年七十六岁, 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元裕生性勤俭节约, 通晓经术, 为官聪敏机警, 高大英俊很有风度, 受到(被)当时人的推崇。从侍讲学士升任御史中丞, 文宗发愁无人代替他, 高元裕上表说他的哥哥高少逸有才能可以胜任, 因此任命高少逸为侍讲学士, 世人认为他们的升迁很荣耀。高少逸, 长庆末年任侍御史, 因检举弹劾有失误, 贬任赞善大夫, 几次升任后为谏议大夫, 并取代高元�!V鸾ド挝轮�, 出任为陕虢观察使。宦官责备峡石驿的官员供给的饼子不好, 鞭打他们, 高少逸封上饼子奏报皇上。宣宗愤怒, 召见出使的宦官责备说:“山谷之间这样的饼子难道是容易做得出来的吗?”把他贬谪到隶恭陵服役, 宦官都不敢恣意妄为。以兵部尚书退休, 去世。高元�?济性手�, 大和年间中改叫今名。 


        相关文言文练习
        《新唐书·戴胄传》《新唐书·杨玚传》
        《新唐书·萧嵩传》《新唐书·李靖传》(二)
        《新唐书·严郢传》《新唐书·袁高传》
        《新唐书·裴度传》(二)《新唐书·魏征传》(二)
        《新唐书·郭子仪传》《旧唐书·郭子仪传》对比《新唐书·张九龄传》(二)
        《新唐书·卢怀慎传》《新唐书·路岩传》
        《新唐书·苏瑰传》《新唐书·长孙无忌传》(二)
        《新唐书·徐敬业传》《新唐书·李嗣业传》
        《新唐书·李石传》《新唐书·丘和传》
        《新唐书·杜甫传》(二)《新唐书·房琯传》
        《新唐书·李敬业传》《新唐书·许孟容传》(二)
        《新唐书·王雄诞传》(二)《新唐书·白居易传》(二)
        《新唐书·房玄龄传》(二)《新唐书·狄仁杰传》(二)
        《新唐书·高祖李渊本纪》《新唐书·魏知古传》(二)
        《新唐书·韩愈传》(二)《新唐书·杜黄裳传》
        《新唐书·刘仁轨传》(二)《新唐书·本纪第一·高祖》
        《新唐书·张仲方传》(二)《新唐书·柳仲郢传》
        《新唐书·裴行俭传》《新唐书·苏良嗣传》(二)
        《新唐书·白居易传》《新唐书·狄仁杰传》
        《新唐书·柳公绰传》(二)《新唐书·张濬传》
        《新唐书·李纲传》(二)《新唐书·司空图传》(二)
        《新唐书·郑畋传》(二)《新唐书·吕向传》
        《新唐书·王道宗传》《新唐书·裴度传》
        《新唐书·王雄诞传》《新唐书·苏良嗣传》
        《新唐书·杜中立传》《新唐书·李白传》《唐才子传·李白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