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宋史·洪迈传》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宋史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洪迈字景卢, 皓季子也。幼读书日数千言, 一过目辄不忘, 博极载籍, 虽稗官虞初, 释老傍行, 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皓忤秦桧投闲, 桧憾未已, 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 遂出添差教授福州。
         
        时议遣使报金国聘, 三月丁巳, 诏侍从、台谏各举可备使命者一人。初, 迈之接伴也。既持旧礼折伏金使, 至是, 慨然请行。于是假翰林学士, 充贺登位使, 欲令金称兄弟敌国而归河南地。夏四月戊子, 迈辞行, 书用敌国礼, 高宗亲札赐迈等曰:“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迈奏言:“山东之兵未解, 则两国之好不成。”至燕, 金阁门见国书, 呼曰:“不如式。”抑令使人于表中改陪臣二字, 朝见之仪必欲用旧礼。迈初执不可, 既而金锁使馆、自旦及暮水浆不通, 三日乃得见。金人语极不逊, 大都督怀忠议欲质留, 左丞相张浩持不可, 乃遣还。
         
        十一年, 知婺州, 奏:“金华田多沙, 势不受水, 五日不雨则旱, 故境内陂湖最当缮治。命耕者出力, 田主出谷, 凡为公私塘堰及湖, 总之为八百三十七所。”婺军素无律, 春给衣, 欲以缗易帛, 吏不可, 则群呼啸聚于郡将之治, 郡将惴恐, 姑息如其欲。迈以计逮捕四十有八人, 置之理, 党众相嗾, 哄拥迈轿, 迈曰:“彼罪人也, 汝等何预?”众逡巡散去。迈戮首恶二人, 枭之市, 余黥挞有差, 莫敢哗者。事闻, 上语辅臣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
         
        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 跻贵显, 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 谓其文备众体。迈考阅典故, 渔猎经史, 极鬼神事物之变, 手书《资治通鉴》凡三。有《容斋五笔》、《夷坚志》行于世, 其他著述尤多。(选自《宋史》, 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B.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C.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D.祖宗陵寝/隔阔三十年/不得以时洒扫祭祀/心实痛之/若彼能以河南地见归/必欲居尊如故/正复屈己亦/何所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子, 古时兄弟排序一般按伯、仲、季、叔来排, 季子就是指第三个儿子。
        B.稗官, 本指小官。小说家出于稗官, 后因称野史小说为稗官。文中指小说。
        C.丁巳, 干支之一, 可纪年月日, 文中是指干支纪日法, 在丙辰和戊午之间。
        D.黥挞, 中国古代刑�!w�, 是在罪犯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挞, 是鞭打。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洪迈自幼聪颖过人, 博览群书, 涉猎广泛, 过目不忘。后来学术成果丰硕。著述非常多, 《容斋五笔》《夷坚志》流行于世。
        B.洪迈的父亲得罪了秦桧, 赋闲在家, 但是秦桧怨恨不已。御史汪勃弹劾洪迈。说洪迈知晓其父亲不安定, 洪迈被外放福州任职。
        C.洪迈胸有韬略, 足智多谋, 朝廷商议派使者回报金国聘问之礼, 他慨然请缨、假借翰林学士的名义, 冒充贺登位使, 持旧礼出使金国。
        D.洪迈执法严格, 不畏强暴。婺州军士不守军纪、无理取闹, 洪迈设计逮捕了四十多人, 按律分别处置, 使得皇帝刮目相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迈初执不可, 既而金锁使馆, 自旦及暮水浆不通, 三日乃得见。(4分)
        (2)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 跻贵显, 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 谓其文备众体。(4分)
        14.面对金华干旱的问题, 洪迈提出了什么建议和措施, 结果如何?请简要说明。(3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 20分)
        10.(3分)B
        11.(3分)A(一般按伯仲叔季来排序, 季子一般指幼子。)
        12.(3分)C(冒充, 错。)
        13.(1)(4分)洪迈起初坚持不答应, 不久金朝封锁使馆, 从早上到晚上水浆不通, 三天后才得以与金人见面(交涉)。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给2分;“执”“继而”两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洪迈兄弟都是以文章取得盛名, 跻身高贵显要, 洪迈尤其因学识广博被孝宗知遇, 说他文章兼备众体。
        评分建议:译出大意给2分;“跻”“博洽”两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14.(3分)建议:修缮治理陂湖(1分);措施:各司其职, 共建湖塘(1分);结果:共修了八百三十七所(1分)。
        评分建议: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洪迈字景庐, 洪皓幼子。幼年时每天读书数千言, 过目便不忘, 博览群书, 即使是杂记小说、佛道等书, 无不涉猎。绍兴十五年才中第。洪皓忤逆秦桧赋闲, 秦桧依然恨他不已, 御史汪勃弹劾洪迈知道他父亲有反叛之谋, 于是被贬出任福州教授。
        当时议论派使节回报金朝, 三月丁巳日, 诏令侍从、台谏各举荐能充任使节的官员各一人。当初, 洪迈任接伴使时, 已持旧礼使金使折伏, 到这时, 慷慨请行。于是假借翰林学士的名义, 充任贺登位使, 想让金与宋称兄弟对等之国并归还河南地区。夏四月戊子, 洪迈辞行, 国书使用对等之国的礼节, 高宗亲赐书信给洪迈等人说:“祖宗陵墓, 隔绝三十年, 不得按时洒扫祭祀, 心中十分悲痛。如果金能将河南地归还, 必要位于尊上如故, 那么再次屈己, 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洪迈上奏说:“山东之兵不解, 那么两国和好必然不成。”到达燕京, 金阁门使见到国书, 大叫说:“没有按照格式。”强令使节在表中改陪臣两字, 朝见的礼节必须用原来的礼节。洪迈起初坚持不答应, 不久金朝封锁使馆, 从早上到晚上水浆不通, 三天后才得以与金人见面(交涉)。金人语气极不客气, 大都督怀忠打算把他们留下做人质, 左丞相张浩坚持不可, 于是洪迈等人才被遣回。
        十一年, 洪迈知婺州, 上奏:“金华土地多沙, 不能积水, 五天不下雨就干旱, 因此境内陂湖最应当修缮治理。命令耕者出力, 田主出谷, 凡是公私塘堰和陂湖, 共修治八百三十七处。”婺州兵士一向无纪律, 春季供给衣服, 想将布帛换成钱, 官吏不准, 众人群起呼啸聚在郡将治所前, 郡将惶恐, 只好姑息满足他们的要求。洪迈用计逮捕四十八人, 依理处治, 众党相聚嚎叫, 哄拥洪迈坐轿, 洪迈说:“他们是罪人, 你们为什么要干预?”众人迟疑散走。洪迈杀死首恶两人, 在市枭首示众, 其余的施以墨刑与鞭打不等, 没有人敢于喧哗。事情上报, 皇帝对辅臣说:“没想到书生临事也能通权达变。”
        洪迈兄弟都是以文章取得盛名, 跻身高贵显要, 洪迈尤其因学识广博被孝宗知遇, 说他文章兼备众体。洪迈考究典故, 涉猎经史, 极尽鬼神事物的变化, 手写《资治通鉴》共三遍。著有《容斋五笔》《夷坚志》流传于世, 其他著述更多。



        相关文言文练习
        《宋史·刘承规传》(二)《宋史·彭思永传》
        《宋史·晏敦复传》《宋史·廖德明传》
        《宋史·张雍传》《宋史·太祖本纪》(二)
        《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宋史·张运传》
        《宋史·陈尧叟传》《宋史·石公弼传》
        《宋史·陆游传》《宋史·高登传》
        《宋史·王遂传》《宋史·刘安世传》(二)
        《宋史·赵与欢传》《宋史·李昉传》
        《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宋史·薛向传》
        《宋史·任中正传》(二)《宋史·孙行友传》
        《宋史·向子諲传》《宋史·狄青传》(三)
        《宋史·康保裔传》(二)《宋史·赵鼎传》(二)
        《宋史·沈伦传》(二)《宋史·慎从吉传》
        《宋史·苏元老传》《宋史·王琪传》
        《宋史·任中正传》《宋史·宋敏求传》
        《宋史·狄青传》(二)《宋史·詹体仁传》(二)
        《宋史·柴中行传》《宋史·陈瓘传》
        《宋史·赵开传》《宋史·尹洙传》
        《宋史·鲜于侁传》《宋史·洪迈传》
        《宋史·倪思传》《宋史·彭龟年传》(二)
        《宋史·李清臣传》(二)《宋史·刘珙传》(二)
        《宋史·王禹偁传》(三)《宋史·李允则传》
        《宋史·胡安国传》(二)《宋史·吕公弼传》
        《宋史·陈希亮传》(二)《宋史·李兑传》(二)
        《宋史·王化基传》《宋史·魏杞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