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
        ]苏洵
            洵布衣穷居, 尝窃有叹, 以为天下之人, 不能皆贤, 不能皆不肖, 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 合必离, 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 而范公在相府, 富公为枢密副使, 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 尹公驰骋上下, 用力于兵革之地。方是之时, 天下之人, 毛发丝粟之才, 纷纷然而起, 合而为一。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 不足以自奋于其间, 退而养其心, 幸其道之将成, 而可以复见于当世之贤人君子。不幸道未成, 而范公西, 富公北, 执事与余公、蔡公分散四出, 而尹公亦失势, 奔走于小官。洵时在京师, 亲见其事, 忽忽仰天叹息, 以为斯人之去, 而道虽成, 不复足以为荣也。既复自思, 念往者众君子之进于朝, 其始也, 必有善人焉推之;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今之世无复有善人也矣, 如其不然也, 吾何忧焉?姑养其心, 使其道大有成, 而待之, 何伤?
            洵少年不学, 生二十五年, 始知读书, 从士君子游。年既已晚, 而又不遂刻意厉行, 以古人自期。而视与己同列者, 皆不胜己, 则遂以为可矣。其后困益甚, 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 始觉其出言用意, 与己大异。时复内顾, 自思其才, 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 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 而兀然端坐, 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 入其中而惶然, 博观于其外, 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 读之益精, 而其胸中豁然以明, 若人之言固当然者, 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 胸中之言日益多, 不能自制, 试出而书之, 已而再三读之, 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然犹未敢以为是也。近所为《洪范论》、《史论》凡七篇, 执事观其如何?嘻, 区区而自言, 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 以求人之知己也。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 如是之不偶然也而察之。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 北京出版社, 有删改)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洵也自度其愚鲁无用之身 度:思量
        B.今也亦必有小人焉间之 间:离间
        C.而视与己同列者, 皆不胜己 胜:超过
        D.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是:这样
        5.下列各组句子中, 全都能体现苏洵读书益精的一组是( )(3分)
        ①姑养其心, 使其道大有成, 而待之 ②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 ③若人之言固当然者 ④胸中之言日益多 ⑤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 ⑥惟执事思其十年之心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与范公、富公等被贬谪到各地的时候, 作者的道德学问还未修成;当他亲眼见到这些事情后, 就经常神情恍惚地忧愁仰天叹息, 非常失望。
        B.作者认为, 以前众多的君子因有好人推荐才被朝廷任用, 所以只要世上有好人, 自己就可以修好心性, 使道德学问有所成就, 等待任用, 不会有遗憾。
        C.作者你年轻的时候, 不学无术, 一直到二十五岁才读书;此时, 他明白自己年纪大了, 于是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总是认为自己的学问差得太远。
        D.作者在求学过程中, 曾经烧光以前写的几百篇文章, 再取出论语孟子, 韩愈等圣人、贤人的文章整天阅读, 时间长了, 读得更加精通, 胸中豁然明朗。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尹公驰骋上下, 用力于兵革之地。
        2)如其不然也, 吾何忧焉?
        3)不知者又将以为自誉以求人之知己也。
        参考答案:
        4 D(是:正确)
        5 B(①是写自己的愿望;②是写自己开始读古人书;⑤是要欧阳修理解自己的苦心)
        6 C(后一个分句表述有误, 应该是没有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看到别人不如自己, 就认为自己的学问可以了
        7.(1)尹公在朝廷上上下奔走, 在战场上效力。(得分点:驰骋、兵革、句式)
        2)如果不是这样, 我担忧什么呢?(得分点:如、然、句式)
        3)不了解内情的人, 又会以为我是在自卖自夸, 用来求得别人的赏识。(得分点:知、以为、求人、知己)

        附【参考译文】
        我本是平民百姓生活贫困, 常常私下里感叹。认为天下的人, 不可能都是贤明的, 不可能全都是不贤明的。正直的君子活在世上, 有聚合就一定有分离, 有分离就一定有聚合。以前天子有意把国家治理好的时候, , 范公任宰相, 富公作枢密副使, 您和余公、蔡公当谏官, 尹公在朝廷上上下奔走, 在战场上效力。在那个时候, 天下的人, 哪怕仅有一点才能, 也纷纷地起来, 聚合在一起为朝廷出力。可是我估量自己是一个愚钝鲁莽没有用处的人, 不能和他们一道发奋出力, 于是就退下来修养身心, 希望自己在道德学问方面有所成就, 可以使我再次和当是的贤人君子相见。不幸的是道德学问未修成, 而范公向就被贬谪到西边, 富公被贬谪到北边, 您和余公、蔡公被贬到各地, 而尹公也失去了权势, 为小官的事务奔忙。我当时在京师, 亲见这个事, 神情恍惚地经常仰天叹息, 认为你们已经离开了, 即使道德学问有所成也没有引以为荣的地方。后来又多次自思, 想到以前众多君子能够被朝廷任用, 开始一定有好人推荐;现在, 也一定有小人离间他们。当今世上再也没有好人也就罢了。如果不是这样, 我担忧什么呢。暂且修好我的心性, 使自己道德学问有所成就, 等待任用的日子, 又有什么妨碍呢?
        我少年的时候, 不学无术, 到了二十五岁才知道读书, 与一些有学问的人交往。年纪一样大了, 又不能做到潜心学习, 砥砺自己的德行, 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反而看得与自己一起学习的人, 都超不过我, 就以为自己的学问可以了。后来, 我感到文思越来越窘困, 然后拿出古人的文章来读, 才开始觉得他们遣词立意与自己不同。当时再回头来看看自己, 思量自己有多少才能, 就又觉得好像不应该停留在这样的水平上。因此烧光了以前写的几百篇文章, 取出《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的文章, 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那里, 整天阅读这些文章, 就这样过了七八年。开始的时候, 深入钻研它们的实际内容, 感到迷惑烦恼, 浏览多了那些文章, 又令人吃惊。等到时间长了, 读得更加精通, 而我的胸中也豁然开朗起来, 似乎觉得人的言论本来就应该这样, 然而, 就是这样也还不敢写出我想要说的话。时间久了, 胸中积累的话越来越多, 不能自我控制, 就试着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反复诵读古人的书便觉得文思泉涌, 写起来容易多了, 然而就是这样也不敢自以为是。近来所写的《洪范论》、《史论》总共七篇, 您看怎么样?唉!我一个小人物, 这样自我介绍, 不了解内情的人, 又会以为我是在自卖自夸, 用来求得别人的赏识。我只是希望您理解我多年来的苦心, 像我这样做绝不是偶然的, 愿您察明我的心意。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洵《心术》《六国论》
        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苏洵《木假山记》
        苏洵《仲兄字文甫说》苏洵《谏论》
        苏洵《养才》苏洵《孙武》
        苏洵《明论》苏洵《上余青州书》
        《新唐书·马周传》《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汉书·终军传》《刘羽冲泥古》
        陆容《阿留传》《宋史·洪咨夔传》
        《汉书·史丹传》《陈丞相世家》(一)
        《陈丞相世家》(二)《梅伯言先生诛辞》
        《聊斋志异·王子安》《旧唐书·张延赏传》
        《宋史·康保裔传》《秋水》
        《岳阳楼记》《桃花源记》(09茂名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宋史·刘汲传》
        王安石《壬辰寒食》《烛之武退秦师》
        《淳于髡》原文和翻译《宋史·刘珙传》
        曾巩《学舍记》《明史·秦良玉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