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刘元珍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3题。
        刘元珍, 字伯先, 无锡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初授南京礼部主事, 进郎中, 亲老归养。起南京职方, 厘汰老弱营军, 岁省银二万有奇。三十三年京察, 吏部侍郎杨时乔、都御史温纯, 尽黜政府私人钱梦皋等。大学士沈一贯密为地, 诏给事、御史被黜者皆留, 且不下察疏。元珍方服阕需次, 抗疏言:“一贯自秉政以来, 比昵愉人, 丛集奸慝, 假至尊之权以售私, 窃朝廷之恩以市德, 罔上不忠, 孰大于是!近见梦皋有疏, 每以党加人。从古小人未有不以朋党之说先空善类者。所关治乱安危之机, 非细故也。”疏奏, 留中。时员外郎贺灿然、南京御史朱吾弼相继论察典。而主事庞时雍则直攻一贯欺罔者十, 误国者十。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梅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俄御史周家栋指陈时政, 语过激。帝迁怒元珍等皆除其名。然察疏亦下, 诸被留者皆自免去。光宗即位, 起元珍光禄少卿。时辽、沈既没, 故赞画主事刘国缙入南四卫, 以招抚军民为名, 投牒督饷侍郎, 令发舟南济。议者欲推为东路巡抚, 元珍上疏言:“国缙乃李成梁义儿, 成梁弃封疆, 国缙为营免, 遂基祸本。杨镐、李如柏丧师, 国缙甫为赞画, 即奏保二人, 欲坐杜松以违制。创议用辽人, 冒官帑二十万金募土兵三万, 曾不得一卒之用。被劾解官, 乃忽拥数万众, 欲问道登、莱, 窜处内地。万一敌中间谍阑入其间, 何以各之?”疏下兵部巡抚议, 遂寝。未几, 元珍卒官。初, 元珍罢归, 以讲学为事。表节义, 恤鳏寡, 行义重于时。
        (选自《明史•刘元珍传》, 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梅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B.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梅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C.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格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D.帝得疏/怒命并元珍及灿然贬/三秩调极边/顷之/庆远及御史李枇等申救/帝益怒/夺其俸/谪元珍等极边杂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古代常称呼兄弟排行中的老大为伯, 兄弟中的排行顺序:伯、仲、叔、季。
        B.礼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名称, 六部之一。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
        C.官帑, 我国古代常常用来指国库里的钱财, 也可以用来指国库。
        D.鳏寡指没有劳动力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老而无子曰鳏, 老而无大曰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元珍治军有方, 仕途稍有波折。任南京职方后, 他淘汰老弱军士, 每年节省两万多两银钱;曾经被皇帝削除名籍, 到光宗登位后才被起用为光禄少卿。
        B.刘元珍正直敢言, 不惧得罪权贵。大学士沈一贯秘密地进行活动, 让被贬斥的人留任, 正辞官守丧的刘元珍上书直言, 指责他们互相勾结、结党营私。
        C.刘元珍关注国事, 心系国家安�!K谏鲜橹兴�, 看到钱梦皋呈上奏疏, 总是将结党的罪名加在别人身上, 以排挤走好人, 这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
        D.刘元珍表彰节义, 颇有操行道义。他在罢职回乡后, 以讲学为事业, 他表彰具有节操和道义的行为, 抚恤鳏寡之人, 他的操行和道义在当时被人看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假至尊之权以售私, 窃朝廷之恩以市德, 罔上不忠, 孰大于是!
        国缙乃李成梁义儿, 成梁弃封疆, 国缙为营免, 遂基祸本。
         
         
        答案:
        10.B
        11.D
        12.B
        13.凭借权势谋取私利, 窃取朝廷的恩惠以获取好的名声, 欺君罔上的不忠, 没有比这更大了!
        刘国缙是李成梁的义子, 李成梁放弃封疆, 刘国缙在军营得以幸免, 于是留下祸患。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马文升传》《明史·方克勤传》
        《明史·李颐传》《明史·费宏传》(三)
        《明史·陶安传》(二)《明史·冯琦传》
        《明史·夏言传》《明史·章溢传》
        《明史·陈幼学传》《明史·张曰韬传》(二)
        《明史·叶茂才传》《明史·刘体乾传》
        《明史·陈友谅传》《明史·何鉴传》
        《明史·高世则传》《明史·李戴传》
        《明史·赵志皋传》《明史·孙玮传》
        《明史·陆昆传》《明史·张以宁传》
        《明史·陆炳传》《明史·孙继鲁传》
        《明史·张淳传》(二)《明史·程绍传》
        《明史·胡深传》《明史·商辂传》
        《明史·刘定之传》《明史·江翰传》
        《明史·梅国桢传》《明史·赵用贤传》
        《明史·海瑞传》(二)《明史·沈鲤传》(二)
        《明史·谭纶传》(二)《明史·曹邦辅传》
        《明史·徐达传》(二)《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王三善传》《明史·范复粹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郑辰传》(二)《明史·白圭传》
        《明史·耿炳文传》《明史·耿九畴传》
        《明史·韩邦奇传》(二)《明史·翁正春传》(二)
        《明史·况钟传》(四)《明史·李裕传》(二)
        《明史·张四维传》《明史·许士柔传》
        《明史·陈泰传》《明史·欧阳德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