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后汉书·臧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后汉书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9~12题。
        臧宫字君翁, 颍川郏人也。少为县亭长, 后率宾客入下江兵中为校尉, 数从光武征战, 诸将多称其勇。光武察宫忠勉少言, 甚亲信之。及至河北, 以为偏将军, 从破群贼, 数陷陈却敌。
        十一年, 将兵至中卢, 屯骆越。是时, 公孙述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军岑彭相距于荆门, 彭等战数不利, 越人谋畔从蜀。宫兵少, 力不能制。会属县送委输车数百乘至, 宫夜使锯断城门限, 令车声回转出入至旦。越人候伺者闻车声不绝, 而门限断, 相告以汉兵大至。其渠帅乃奉酒以劳军营, 宫击牛酾酒, 飨慰之, 越人由是遂安。
        宫与岑彭等破荆门, 别至垂鹊山, 通道出秭归, 至江州。岑彭下巴郡, 使宫将降卒五万, 从涪水上平曲。公孙述将延岑盛兵于沈水, 时宫众多食少, 转输不至, 而降者皆欲散畔, 郡邑复更保聚, 观望成败。宫欲引还, 恐为所反, 会帝遣谒者将兵诣岑彭, 有马七百匹, 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岑不意汉军卒至, 登山望之, 大震恐。宫因从击, 大破之。敌斩首溺死者万余人, 水为之浊流。遂乘胜追北, 降者以十万数。
        十三年, 拜宫为广汉太守, 增食邑, 更封酂侯。十九年, 妖巫维汜弟子单臣、傅镇等, 复妖言相聚, 入原武城, 自称将军。于是遣宫将北军及黎阳营数千人围之。贼谷食多, 数攻不下, 士卒死伤。帝召公卿诸侯王问方略, 皆曰“宜重其购赏”。时, 显宗为东海王, 独对曰:“妖巫相劫, 势无久立, 其中必有悔欲亡者。但外围急, 不得走耳。宜小缓, 令得逃亡, 逃亡则一亭长足以禽矣。”帝然之, 即敕宫彻围缓贼, 贼众分散, 遂斩臣、镇等。宫还, 迁城门校尉, 复转左中郎将。击武溪贼, 至江陵, 降之。
        宫永平元年卒, 谥曰愍侯。子信嗣。信卒, 子震嗣。震卒, 子松嗣。永宁元年, 邓太后诏封松弟由为郎陵侯。       
        (《后汉书·列传第八》)
        9.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
        B.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
        C.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
        D.宫矫制取以自益/晨夜进兵/多张旗帜登山/鼓噪右步左骑/挟船而引/呼声动山谷
        10.下列对文中以及课本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迁”在古代指调动官职, 一般指升职, 如本文的“宫还, 迁城门校尉”;也指贬谪, 放逐, 如《琵琶行》中的“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B.文中“谥曰愍侯”的“ 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 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C.《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 由南朝宋代的范晔主持编写。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并称为“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D.《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 其中《易》已失传, 其余五部合称为“五经”;《张衡传》中“遂通五经, 贯六艺”中的“六艺”则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艺。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臧宫忠心勇敢。臧宫多次跟随光武帝征战, 将领们多称赞他勇敢, 武帝看他忠诚勤勉也不多说话, 很是亲近信任他。 
        B.臧宫很有谋略。与越人交战时, 臧宫夜间派人锯断城门门槛, 让车子发出响声往返出入城门一直到天亮, 以此迷惑敌军, 最终取得了胜利。 
        C.臧宫冷静机智。与公孙述的部将岑彭交战时, 臧宫军粮匮乏, 归降的士卒又想逃亡反叛, 形势极为不利, 臧宫冷静地抓住时机, 假托圣旨补充自己, 最终扭转了不利的战局。
        D.臧宫深受倚重, 福泽后代。臧宫去世后, 他的爵位一直由子孙相继承继。邓太后更下诏封臧宫的重孙臧由为郎陵侯。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及至河北, 以为偏将军, 从破群贼, 数陷陈却敌。
        (2)敌斩首溺死者万余人, 水为之浊流。遂乘胜追北, 降者以十万数。
         
         
         
        答案:
        9.B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 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 然后再根据名词作主语或宾语的情况断句或根据文言标志性词语断句, 如表时间的“晨夜”, 四字句等。 
        10.D  “其中《易》已失传”理解错误, 应为《乐》失传。
        11.C  “公孙述的部将”为延岑而非岑彭。
        12.(1)等到了河北, 任命他做偏将军, 臧宫跟从刘秀攻破各处贼兵, 多次冲入敌阵击退敌军。
        (2)被斩首和淹死的敌军有一万多人, 河水因此都变成了浑水(或:变得浑浊)。臧宫接着就乘胜追击败兵, 投降的人以十万计数(或:达数十万)。
         
         
        【文言译文】
        臧宫字君翁, 是颍川郡郏县人。年轻时担任县亭长, 后来率领宾客加入下江兵中作校尉, 多次跟从光武帝刘秀征战, 将领们多称赞他的勇敢。光武观察臧宫忠诚勤勉少言, 很亲近信任他。等到了河北, 任命他做偏将军, 臧宫跟从刘秀攻破各处贼兵, 多次冲入敌阵击退敌军。  
        建武十一年, 臧宫率兵到中卢县, 屯兵骆越。这时公孙述的部将田戎、任满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在荆门相对抗, 岑彭等多次交战都不胜, 骆越人图谋反叛归顺蜀。臧宫兵少, 力量不能控制局面。适逢所属县到了几百辆运输车, 臧宫夜间派人锯断城门门槛, 让车子发出响声往返出入城门直到天亮。负责侦察的骆越人听到车声不断, 并且门槛也断了, 报告说汉兵大军到来。他们的头领于是捧着牛酒来军营慰劳。臧宫(命人)杀牛备酒, 招待抚慰越人, 越人从此就安定下来。
        臧宫与岑彭等攻破荆门, 分兵到垂鹊山, 开路出秭归, 到江州。岑彭攻下巴郡, 派臧宫统领投降的士卒五万, 从涪水向上游到平曲。公孙述的部将延岑大军在沈水陈兵, 这时臧宫兵多粮少, 粮运不到, 五万降卒都想逃亡反叛, 各郡邑都只聚兵自保, 坐观成败。臧宫想领兵返回, 怕被降兵反攻。恰逢光武帝派谒者率兵到岑彭处, 有马七百匹, 臧宫假借圣旨取来补充自己, 日夜进军, 多设旗帜, 登山击鼓叫嚷, 右边步兵左边骑兵, 挟持船只向上游拉, 喊声震动山谷。延岑没有料到汉兵突然到来, 登山观望汉兵, 非常惊恐。臧宫乘机纵兵追击, 大败延岑, 被斩首和淹死的敌军有一万多人, 河水因此都变成了浑水。接着乘胜追击败兵, 投降的人以十万计数。
        建武十三年, 增加臧宫的食邑, 改封酂侯。建武十九年, 妖巫维汜的弟子单臣、傅镇等, 又用妖言聚集人, 进入原武城, 自称将军。于是派遣臧宫率领北军和黎阳营几千人包围原武城。贼人粮多, 几次都没能攻下, 士卒有死伤。光武帝召集公卿诸侯王询问计策, 大家都说:“应该重金悬赏。”当时显宗做东海王, 只有他回答说:“妖巫们相互挟持, 势必不会长久, 其中一定有后悔而想逃走的。只是城外包围得紧, 不能逃走罢了。包围应该稍微松缓一些, 让他们可以逃走, 逃走时只需有一个亭长就可以活捉他们了。”帝觉得他说得对, 立即命令臧宫撤除包围放了贼兵, 贼众分散逃走, 于是斩了单臣、傅镇等人。臧宫回朝, 升任城门校尉, 又改任左中郎将。攻打武奚谷的贼人, 到江陵, 迫使贼人投降。
        臧宫在永平元年去世, 谥号为愍侯。儿子臧信继嗣爵位。臧信去世, 儿子臧震继嗣爵位。臧震去世, 儿子臧松继嗣。永宁元年, 邓太后下诏继封臧松的弟弟臧由为朗陵侯。
         
         



        相关文言文练习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后汉书·逸民列传》
        《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桓谭传》
        《后汉书·樊英传》《后汉书·盖勋传》
        《渤海鲍宣妻者》《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
        《后汉书·何敞传》《后汉书·梁统列传》
        《后汉书·孔奋传》《后汉书·王丹传》
        《后汉书·徐稚传》《后汉书·孔僖传》
        《后汉书·左雄传》《后汉书·李通列传》
        《后汉书·李云传》《后汉书·马援传》
        《后汉书·冯鲂传》《后汉书·阴兴传》
        《后汉书·刘般传》《后汉书·张鲁传》
        《后汉书·孙程传》《后汉书·朱祐传》
        张岱《余若水先生传》《旧唐书·裴耀卿传》
        《明史·张孟男传》《隋书·梁彦光传》
        《晋书·袁宏传》《宋史·陈师道传》
        辛文房《白居易传》《明史·孙承宗传》
        《北史·李苗传》《唐柳先生文集》后序
        《晋书·荀勖传》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王守仁《训蒙大意示教读注》苏洵《谏论》
        《隋书·李谔传》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序》
        《宋史·张宪传》姚鼐《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苏轼《晁错论》《明史·顾佐传》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隋书·皇甫绩传》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