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辙
        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苏辙
        公讳修, 字永叔, 生四岁而孤。比成人, 将举进士, 为一时偶俪之文, 已绝出伦辈。翰林学士胥公时在汉阳, 见而奇之曰:“子必有名于世。”馆之门下。公从之京师, 两试国子监, 一试礼部, 皆第一人。遂中甲科, 补西京留守推官。
            公性疾恶, 论事无所回避, 小人视之如仇雠, 而公愈奋厉不顾。上独深知其忠, 改右正言、知制诰。故事, 知制诰必试。上知公之文, 有旨不试。
            公尝因水灾上言:“陛下临御三十余年, 而储宫未建。汉文帝即位, 群臣请立大子。群臣不自疑而敢请, 文帝亦不疑其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恶人言太子事。然汉主帝立太子之后, 享国长久, 为汉太宗。明宗储嗣不早定, 而秦王以窥觊陷于大祸, 后唐遂乱。陛下何疑而久不定乎?”公言事不择剧易类如此。
            时英宗方居濮王忧。及命下, 英宗力辞, 上听候服除。英宗即位之初, 以疾未亲政, 慈圣光献太后临朝。公与诸公往来二宫, 弥缝其间, 卒复明辟。枢密使尝阙人, 公当次补, 韩公、曾公议将进拟, 不以告公。公觉其意, 谓二公日:“今天子谅阴, 母后垂帘, 而二三大臣自相位置, 何以示天下?”二公大服而止。
            神宗即位, 迁尚书左丞。公性刚直, 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在二府, 士大夫有所干请, 辄面喻可否。虽台谏论事, 亦必以是非诘之, 以此得怨, 而公不恤也。朝廷议加濮王典礼, 诏下礼官与从官定议, 众欲改封大国, 称伯父。议未下, 台官意公主此议, 遂专以诋公。御史蒋之奇并以飞语污公。公杜门求辨其事。神宗察其诬, 连诏诘问, 词穷, 逐去。
            熙宇初, 迁兵部尚书, 知青州兼充京东东路安抚使。时诸县散青苗钱, 公乞令民止纳本钱, 以示不为利, 罢提举管局官, 听民以愿请, 不报。
        四年, 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公年未及谢事, 天下益以高公。
        公昔守颍上, 乐其风土, 因上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 处之怡然, 不以为意。公居顺一年而薨, 享年六十有六, 赠太子太师, 谥“文忠”。天下学士闻之, 皆出涕相吊。
        (有删改)
        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已绝出伦辈 绝:超过       B.小人视之如仇雠 视:看待
        C.辄面喻可否 喻:说明        D.听民以愿请, 不报 报:上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年幼丧父, 成年后, 文才超出同辈, 深得翰林学士胥公的赞赏, 多次参加朝廷的考试, 都获得第一名。
        B.英宗被立为太子后, 其父濮王去世, 再加上他生�。杂⒆诩次恢醪⑽辞渍�, 由慈圣光献太后摄政。
        C.台官和御史蒋之奇一起诋毁欧阳修, 神宗觉察他们在诬陷, 连续诏见诘问他们, 他们词穷, 最终被逐出朝廷。
        D.欧阳修担任青州知州兼京东东路安抚使期间, 请求只收老百姓青苗钱的本钱, 以此来表明官府并不是为了谋利。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宗储嗣不早定, 而秦王以窥觊陷于大祸, 后唐遂乱。(5分)
        (2)公昔守颍上, 乐其风土, 因卜居焉。(5分)
        8.根据选文内容, 概括欧阳修为官的特点。(4分)


        答案:
        5.D(报:回复)  
        6.B(英宗被立为太子是在濮王去世之后, 濮王去世也不是英宗未亲政的原因)
        7.(l)后唐明宗太子没有及早确定, 于是秦王因为非分的企图(觊觎皇位)而遭遇大祸, 后唐就混乱了。(“储嗣”“而”“以”“窥觊”各1分, 句子通顺1分)
        (2)欧阳公从前任颍上太守, 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于是选择居住在那里。(“守”“乐”“风土”“卜”“焉”各1分)
        8.嫉恶如仇, 不顾安危, 敢于直谏, 善于调停, 不慕高位, 爱护百姓。(每点1分, 答对4点得满分)


        【解答】
        (5)D.报, 回复;译文:听从民愿来请求, 皇上没有回复。
        (6)英宗被立为太子是在濮王去世之后, 濮王去世也不是英宗未亲政的原因, 原文只说“以疾未亲政”。
        (7)①储嗣, 指太子;而, 于是;以, 因为;窥觊, 非分的企图, 觊觎皇位。
        译为:后唐明宗太子没有及早确定, 于是秦王因为非分菁优网企图(觊觎皇位)而遭遇大祸, 后唐就混乱了。
        ②守, 担任太守;乐, 喜欢;风土, 风土人情;卜, 选择;焉, 在那里。
        译为:欧阳公从前任颍上太守, 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于是选择居住在那里。
        (8)依据“公性疾恶, 论事无所回避, 小人视之如仇雠, 而公愈奋厉不顾”“公性刚直, 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在二府, 士大夫有所干请, 辄面喻可否。虽台谏论事, 亦必以是非诘之, 以此得怨, 而公不恤也”, 可知欧阳修为官嫉恶如仇, 不顾安危;依据第三段欧阳修上言皇帝立储一事, 可知欧阳修敢于直谏;依据“公与诸公往来二宫, 弥缝其间, 卒复明辟”, 可知欧阳修善于调停;依据“四年, 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公年未及谢事”, 可知欧阳修不慕高位;依据“公乞令民止纳本钱, 以示不为利, 罢提举管局官, 听民以愿请”, 可知欧阳修为官爱护百姓。

        译文:
        欧阳公名修, 字永叔, 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等到成年, 将去参加进士考试, 他写作当时的骈体文, 已经超过了同辈。翰林学士胥公当时在汉阳, 见到他后认为他与众不同, 说:“你一定会在世上有名声。”把他收到门下。欧阳公跟随他到了京城, 两次参加国子监的考试, 一次参加礼部的考试, 都是第一名。于是考中甲等, 补任西京留守推官。
        欧阳公生性憎恨坏人坏事, 议论国事无所回避, 小人对待他像仇人一样, 但欧阳公更加愤激不顾忌。唯独皇上深知他的忠心, 改任他为右正言、知制诰。按照惯例, 担任知制诰的官员必须要考试。皇上知道欧阳公的文才, 下旨免试。
        欧阳公曾经趁上报水灾灾情的机会进言说:“陛下治理国政三十多年, 可是储君未立。汉文帝即位后, 群臣请求立太子。群臣不怀疑自己所以敢请求, 汉文帝也不怀疑他的大臣有二心。后唐明宗尤其讨厌别人谈论立太子的事情。然而汉文帝立太子之后, 在位时间长, 为汉太宗。后唐明宗太子没有及早确定, 于是秦王因为非分的企图(觊觎皇位)而遭遇大祸, 后唐就混乱了。陛下还担心什么而久久不能确定(太子)呢?”欧阳公谈论事情不分难易大都像这样啊。
        当时英宗正处于为父亲濮王守丧的时期。等到立太子的旨意下达, 英宗极力推辞, 皇上听任并等候他服丧期满。英宗即位之初, 因为疾病不能亲自理政, 慈圣光献太后摄政。欧阳公与诸公在二宫间往来, 弥合他们的隔阂, 最终还政于君。枢密使曾经缺人, 欧阳公应当按次序补任, 韩公、曾公商议将要奏呈, 不把这件事告诉欧阳公。欧阳公察觉他们的想法, 对二公说:“如今天子守丧, 太后垂帘听政, 可是我们这几个大臣自己谋求官位, 用什么来昭示天下呢?”二公非常佩服他而停止了这件事。
        神宗即位, 升任欧阳公为尚书左丞。欧阳公生性刚烈正直, 平生与人畅所欲言没有什么隐瞒的。等到在二府任职, 士大夫有所请求, 他总是当面说明可不可以。即使是台谏官议论国事, 他也一定用是非来诘问他们, 因此招致怨恨, 可是欧阳公不顾及。朝廷商议追封濮王的典制礼仪规格, 皇上下诏让礼官与从官商定, 众人想要改封大国, 称伯父。事情没有定下来, 台官猜测欧阳公主张此议, 于是专门用这件事诋毁欧阳公。御史蒋之奇一起用流言污蔑欧阳公。欧阳公闭门请求辨明这件事。神宗觉察他们在诬陷, 连续诏见诘问他们, 他们理屈词穷, 于是被放逐离开朝廷。
        熙宁初年, 担任兵部尚书, 做青州知州兼任京东东路安抚使。当时各县散发青苗钱, 欧阳公请求让老百姓只缴纳本钱, 来明示官府不是为了谋利, 罢免提举管局官, 听从民愿来请求, 皇上没有回复。
        熙宁四年, 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的身份退休。欧阳公还没有到退休的年龄, 天下人因此更加敬重他。
        欧阳公从前任颍上太守, 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 于是选择居住在那里。等到他回到颍上, 居室还没有建完, 但他对此安适自在, 不把它放在心上。欧阳公在颍上居住一年就去世了, 享年六十六岁, 被追赠太子太师, 谥号“文忠”。天下学士听说他去世的消息, 都流泪凭吊他。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辙《古今家诫叙》苏辙《民政策》
        苏辙《贾诩》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史官助赏罚论》《孟德传》《书《孟德传》后》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君术策五》
        苏辙《隋论》苏辙《武昌九曲事记》
        苏辙《颍滨遗老传》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
        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苏辙《乞者赵生传》
        苏辙《东轩记》《齐州泺源石桥记》
        《东坡先生墓志铭》苏辙《藏书室记》
        苏辙《南康直节堂记》《黄州快哉亭记》(二)
        《古今家戒》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