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小题。 卫景瑗, 字仲玉, 韩城人。天启五年进士, 授河南推官。崇祯四年征授御史, 劾首辅周延儒纳贿行私数事, 复劾吏部侍郎曾楚卿邪佞。帝不纳。出按真定诸府。父丧不俟命竟归服阕起故官疏救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以论温体仁下吏故帝不怿左迁行人司正。历高宝、大理丞, 进少卿。十五年春, 擢右佥都御史, 巡抚大同。岁饥疫, 疏乞振济。搜军实, 练火器, 戢豪宗, 声绩甚著。十七年正月, 李自成将犯山西, 宣大总督王继谟檄大同总兵官姜瓖扼之河上, 瓖潜使纳款而还。景瑗不知其变也, 及山西陷, 景瑗邀瓖歃血守。瓖出告人曰:“卫巡抚, 秦人也, 将应贼矣。”代王疑之, 不见景瑗, 永庆王射杀景瑗仆。会景瑗有足疾, 不时出, 兵事, 瓖主之。瓖兄瑄, 故昌平总兵也, 劝瓖降贼。瓖虑其下不从, 人犒之银, 言励守城将士, 代王信之。诸郡王分门守, 瓖每门遣卒二百人助守。至三月朔, 贼抵城下。瓖即射杀永庆王, 开门迎贼入。绐景瑗计事, 景瑗乘马出, 始知其变也, 自坠马下。贼执之见自成, 自成欲官之。景瑗据地坐大呼皇帝而哭, 贼义之, 曰“忠臣也”, 不杀。景瑗猝起, 以头触阶石, 血淋漓。贼引出, 顾见瓖, 骂曰:“反贼, 与我盟而叛, 神其赦汝耶!”贼使景瑗母劝之降。景瑗曰:“母年八十余矣, 当自为计。儿, 国大臣, 不可以不死。”母出, 景瑗谓人曰:“我不骂贼者, 以全母也。”初六日自缢于僧寺。贼叹曰:“忠臣!”移其妻子空舍, 戒毋犯。福王时, 赠景瑗兵部尚书, 谥忠毅。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A. 父丧/不俟命竟归/服阕/起故官/疏救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以论温体仁下吏/故帝不怿/左迁行人司正/ B. 父丧不俟命/竟归/服阕/起故官/疏救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以论温体仁下吏/故帝不怿/左迁行人司正/ C. 父丧/不俟命竟归/服阕/起故官/疏救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以论温体仁下吏/故帝不怿/左迁行人司正/ D. 父丧不俟命/竟归/服阕/起故官/疏救给事中/傅朝佑李汝璨以论温体仁下吏/故帝不怿/左迁行人司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御史, 古代一种官名, 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 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 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 一直延续到清朝。 B. 服阕, 按旧俗, 尊亲死后, 在家守丧, 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 表示哀悼。 C. 左迁, 指降职或贬官, 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 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是升官的意思。 D. 歃血, 指的是古代举行盟会时, 微饮牲血, 或含于口中, 或涂于口旁, 以示信守誓言的诚意的行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 瑗 公 正 廉 洁, 执法不阿。他 在 担 任 御 史 一 职 时, 先 弹 劾 首 辅 大 臣周 延 儒 贪 污 受 贿, 又 弹 劾 吏 部 侍 郎 曾 楚 卿 邪 佞, 不 避 权 贵, 秉 公 办 事, 深 受 皇 帝 信 任。 B. 景瑗勤政爱民, 政绩显著。他在担任大同巡抚期间, 百姓饥寒交迫, 疾病流行, 他及时上疏朝廷, 请求赈济灾民。此外, 他还厉兵秣马, 铸造火器, 打击豪强, 有很高的声望。 C. 景瑗孝顺父母, 恪守孝道。父亲过世, 他未等朝廷准假即归里。景瑗被贼所擒, 贼使其母来劝降, 景瑗为保全其母, 故不骂贼。 D. 景瑗尽忠守节, 宁死不屈。李自成犯山西, 因姜瓖叛主投敌, 景瑗不幸被擒。但他宁死不降, 终以死报国。其气节令义军叹服, 后被福王追赠兵部尚书, 谥忠毅。 13.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宣大总督王继谟檄大同总兵官姜瓖扼之河上, 瓖潜使纳款而还。 (2)绐景瑗计事, 景瑗乘马出, 始知其变也, 自坠马下。 【答案】10. C 11. B 12. A 13. (1)宣大总督王继谟晓谕大同总兵官姜瓖在黄河边据守, 姜瓖偷偷地派人(与义军联络), 归顺义军后返回。 (2)姜瓖欺骗景瑗议事, 景瑗乘马而出, (目睹满街义军), 才知他已经叛变了, 惊讶得从马上跌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