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顾允成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5~8题。
        顾允成, 字季时。厉名节, 举万历十一年会试, 十四年始赴殿试。对策中有曰:“陛下以郑妃勤于奉侍, 册为皇贵妃, 廷臣不胜私忧过计。请立东宫, 进封王恭妃, 非报罢则峻逐。或不幸贵妃弄威福, 其戚属左右窃而张之, 内外害可胜言!顷张居正罔上行私, 陛下以为不足信, 而付之二三匪人。恐居正之专, 尚与陛下二。此属之专, 遂与陛下一。二则易间, 一难图也。”执政骇且恚, 置末第。
        会南畿督学御史德清人房寰连疏诋都御史海瑞, 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彭遵古、诸寿贤抗疏劾之。略言:“寰妒贤丑正, 不复知人间羞耽事。臣等自幼读书, 即知慕瑞, 以为当代伟人。寰大肆贪污, 闻瑞之风, 宜愧且死, 反敢造言逞诬, 臣等所为痛心。”因劾其欺罔七罪。始寰疏出, 朝野多切齿。而政府庇之, 但拟旨谯让。及得允成等疏, 谓寰已切让, 不当出位妄奏, 夺三人冠带, 还家省愆, 且令九卿约束办事进士, 毋妄言时政。
        久之, 南京御史陈邦科请录用允成等, 不许。巡按御史复言之, 诏许以教授用。允成历任南康、保定。入为国子监博士, 迁礼部主事。三王并封制下, 偕同官张纳陛、工部主事岳元声合疏谏曰:“册立大典, 年来无敢再渎者, 以奉二十一年举行之明诏。兹既届期, 群臣莫不引领。而元辅王锡爵星驾趣朝, 一见礼部尚书罗万化、仪制郎于孔兼, 即戒之弗言, 慨然独任。臣等实喜且慰。不意陛下出禁中密札, 竟付锡爵私�。醪⒎庵樗斐�, 即次辅赵志皋、张位亦不预闻。夫天下事非一家私议。元子封王, 祖宗以来未有此礼, 锡爵安得专之, 而陛下安得创之!”当是时, 光禄丞朱维京、给事中王如坚疏先入。帝震怒, 戍极边。维京同官涂杰、王学曾继之, 斥为民。及是谏者益众, 帝知不可尽斥, 但报“遵旨行”。已而竟寝。
        未几, 吏部尚书孙鑨等以拾遗事被责。允成谓阁臣张位实为之, 上疏力诋位, 因及锡爵。纳陛亦抗章极论, 并侵附执政者。帝怒, 谪允成光州判官, 纳陛邓州判官。皆乞假归, 不复出。
        (选自《明史》, 有删节)
        5.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执政骇且恚 恚:愤怒 B.谓寰已切让  让:责备
        C.还家省愆 愆:耽误      D.已而竟寝寝:停止
        6.下列对原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 录取者称为“贡士”, 第一名称为“会员”。
        B.东宫:一般指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地方, 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 这与西宫可以借指妃嫔是同样的道理。
        C.博士:本为对博学之士的通称, 此后博士专掌儒家经学的传授, 执教于太学, 乃成为传播孔孟学说的国家学官。
        D.吏部: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 掌管天下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寰大肆贪污, 闻瑞之风, 宜愧且死, 反敢造言逞诬, 臣等所为痛心(5分)   
        (2)帝怒, 谪允成光州判官, 纳陛邓州判官。皆乞假归, 不复出。(5分)
        8.根据文意, 简要概括顾允成的为政特点。(4分)
         
         
        答案:
        5.(3分) C(愆:罪过, 过失。)
        6. (3分)D(吏部职能表述有误, 应不含武官。)
        7.(1)(5分)房寰大肆贪污, 听说海瑞的风范, 应当羞愧而死, 反而敢制造谣言诬陷, 我等深表痛心。(“风”“宜”“逞”“所为”和语言通顺各1分。)
        (2)(5分)皇上发怒, 将顾允成贬为光州判官, 纳陛贬为邓州判官。他们都请求告假回乡, 不再出来做官。(“谪”“乞假”“归”“出”和语言通顺各 1分。)
        8. (4分)为人耿介, 注重名节, 不畏权贵, 敢于进谏。(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顾允成, 字季时。注重名节。参加万历十一年(1583)会试, 十四年才赴殿试。对策中有这样的话:“陛下因为郑妃勤于奉侍, 册封为皇贵妃, 朝廷大臣私下担心不已。请求册立太子, 晋封王恭妃, 不是得不到皇上答复就是立刻被斥退。不幸郑贵妃擅威弄权, 她的亲戚左右大张其势, 内廷、外廷之害多得不得了。不久张居正欺上专权, 陛下认为他不可信, 把朝政托付给二三个小人。恐怕张居正的专权, 还与陛下不一致。而这些人专权, 只给了陛下一致。不一致则容易抓空隙, 予以调整, 一致则难于插手挽救。”执掌朝政的大惊而且愤恨, 把他排在末名。
        正好南畿督学御史德清人房寰, 连连上疏诋毁都御史海瑞, 顾允成气愤异�!S胪晟碜窆拧⒅钍傧蜕鲜璧浪�, 大意说:“房寰嫉妒贤明、丑化正直的人, 不知道人间的廉耻。我等自幼读书, 就知道仰慕海瑞, 认为他是当代伟人。房寰大肆贪污, 听说海瑞的风范, 应当羞愧而死, 反而敢制造谣言诬陷, 我等深表痛心。因而弹劾他欺君罔上的七大罪状。”房寰奏疏刚上时, 朝野之士恨得咬牙切齿。而政府庇护他, 仅仅拟定圣旨责怪了他。等到得到顾允成等的奏疏, 说房寰已遭到严厉的责备, 不应当出格妄自上奏, 夺去三人的官服, 回家自�。颐罹徘湓际焓陆�, 不要擅自议论朝政。  
        很久以后, 南京御史陈邦科请求录用顾允成等, 皇上不答应。巡按御史又说到此事, 皇上下诏许他作为教授使用。顾允成在南康、保定任教授。后为国子监博士, 升为礼部主事。三位皇子一同封王的命令下达, 顾允成与同官张纳陛、工部主事岳元声合作上疏劝谏说:“册立大典, 近年来没有再敢亵渎的, 因为已奉有二十一年颁行的明令诏书。今天已到期, 群臣没有不殷切盼望的。而首席辅臣王锡爵星夜赶到朝廷, 见到礼部尚书罗万化、仪制郎于孔兼, 就告诫他们不要说, 慷慨独自担当。我等实在感到欣慰。不想陛下拿出禁中密札, 竟然给了王锡爵私人, 三王同时分封的朝议于是达成。即使次辅臣赵志皋、张位也没有预先听说, 天下的事并不是一家的私事, 长子封为王, 祖宗以来没有这样的规矩, 王锡爵怎么能独自专断, 陛下怎能开创这一先例呢?”当时, 光禄丞朱维京、给事中王如坚的奏疏先呈上, 皇上震怒, 让他们到边境去戍守。朱维京的同官涂杰、王学曾接着上疏, 被斥退为百姓。到这时, 劝谏者更加多, 皇上知道不可以全部斥退, 只是回答“按照圣旨行事”。不久终于停止。
        没有多久, 吏部尚书孙鑨等因为再提此事而被责�!9嗽食扇衔盼皇抵魇蛊涫�, 上疏极力攻击张位, 牵涉到王锡爵。纳陛也上疏极力辩论, 并涉及执掌朝政的人。皇上发怒, 将顾允成贬为光州判官, 纳陛被贬为邓州判官。他们俩都乞求告假回乡, 不再出来做官。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刘基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吴与弼, 字子传》《明史·张溥传》
        《熊鼎传》《况钟传》
        《明史·费宏传》《明史·郑赐传》
        《明史·熊廷弼传》《明史·刘基传》(二)
        《明史·杨瑄传》《明史·黄道周传》
        《明史·唐顺之传》《明史·王恕传》
        《明史·唐顺之传》(二)《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卓敬传》《明史·王宪传》
        《明史·归有光传》《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明史·马森传》
        《严祺先文集序》《自戒》
        贺铸《钓船归》曾巩《唐论》
        《南史·周颙传》《隋书·李士谦传》
        宋濂《看松庵记》《宋史·范雍传》
        《驳《复仇议》》晁错《论贵粟疏》
        《元史·赵炳传》《新五代史·王朴传》
        《明史·于谦传》韩愈《与崔群书》
        《宋史·刘锜传》宋濂《尊卢沙》
        《宋史·张方平传》高翥《秋日三首(其二)》
        《伤仲永》中考题(2013年常德市)《金史·张浩传》
        《晋书·王济传》戴名世《穷鬼传》
        袁枚《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廉希宪事略》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