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题。
        汉武帝元光五年, 拜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 皆贪汉缯帛, 以为汉道险, 终不能有也, 乃且听蒙约。还报, 上以为犍为郡。发巴、蜀卒治道, 自僰道指牂(zāng)柯江。是时, 邛、筰(zuó)之君长, 闻南夷与汉通, 得赏赐多, 多欲愿为内臣妾。邛、筰、冉、駹(máng)、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天子大说。是时, 巴、蜀四郡凿山通西南夷道, 千馀里戍转相饷。数岁, 道不通, 士罢饿离暑湿死者甚众, 西南夷又数反, 发兵兴击, 费以巨万计, 而无功。上患之, 诏使公孙弘视焉。还奏事, 盛毁西南夷无所用, 上不听。元朔三年冬, 以公孙为御史大夫。是时方通西南夷, 公孙弘数谏, 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 愿罢之。秋, 罢西夷, 独置南夷、夜郎两县。元狩元年, 北方闭氏、筰, 南方闭巂(xī)、昆明。昆明之属杀略汉使, 终莫得通。于是汉以求身毒道, 始通滇国。滇王当羌谓汉使者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 故各自以为一州主, 不知汉广大。使者还, 因盛言滇大国, 足事亲附。天子注意焉, 乃复事西南夷。三年秋, 上将讨昆明, 以昆明有滇池方三百里, 乃作昆明池, 以习水战。是时法既益严, 吏多废免。兵革数动, 民多买复及五大夫, 征发之士益鲜。于是除千夫、五大夫为吏, 不欲者出马。 元封二年, 初, 上使王然于以越破及诛南夷兵威风喻滇王入朝。滇王者, 其众数万人, 于是上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临滇。滇王举国降, 请置吏, 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 赐滇王王�。闯て涿�。是时, 汉灭两越, 平西南夷, 置初郡十七, 且以其故俗治, 毋赋税。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南夷》)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拜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B.拜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C.拜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D.拜唐蒙为中郎将/将千人/从巴/蜀筰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夷最初指中国古代东方擅长使用弓箭的部族, 后泛指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
        B.天子是古代臣民对帝王的尊称, 因帝王“受天命而立”, 故称其为上天之子。
        C.御史大夫为秦朝所设官职, 与丞相、太尉合称为三公, 负责管理钱粮赋税。
        D.身毒道是西汉时期开发的通往印度的通道, 被称为西南陆地的“丝绸之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汉通西南夷, 唐蒙首其功, 公孙弘继其业, 二人均居功至伟、名垂青史。
        B.西南各地高山大河阻隔, 道路艰险, 汉武帝之前长期游离于中央政权统治。
        C.滇国、夜郎国首领因道不通与外界隔绝, 缺乏交流, 夜郎自大, 自以为是。
        D.为通滇国, 汉朝于长安开凿昆明池, 建造楼船, 练习水战, 准备讨伐昆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还报, 上以为犍为郡。
        (2)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 愿罢之。
         
         
        答案:
        (一)(19分)
        10.(3分)B(共设置两处错误。“筰关/入”不能断开, “入”为动词, 主语为唐蒙, “从巴、蜀筰关”是“入”的状语;“多同”是夜郎侯的名字, 不应断开, “蒙厚赐”的“蒙”指唐蒙, 做“厚赐”的主语)
        11.(3分)C(“御史大夫的职责是辅佐丞相, 监察百官”)
        12.(3分)A(“公孙弘继其业, 均居功至伟名垂青史”错, 公孙弘多次上书认为西南夷无用, 反对通西南夷)
        13.(5分)(1)唐蒙回到京城禀报, 皇帝便把这些小国居住的地区设置为犍为郡。(译出大意得3分, “报”、“以为”各1分)
        (5分)(2)认为大量耗费朝廷的钱财来经营西南夷这块无用之地, 希望撤销它。(译出大意得3分, “疲敝”、“罢”各1分)
         
         
        译文:
        汉武帝元光五年, 皇上拜唐蒙为中郎将, 率领兵士一千人从巴、蜀的笮关进入夜郎, 随即拜见了夜郎侯多同。唐蒙优厚地赏赐了多同, 同时用利害关系来晓喻他, 相约给夜郎委派官吏, 并让他的儿子担任县令的职务。夜郎旁边的小国都贪图汉朝丝绸, 心里认为汉朝来这里的道路艰险, 总是不能在当地行使主权, 于是暂且接受了同唐蒙的盟约。唐蒙回到京城禀报, 皇帝便把这些小国居住的地区设置为犍为郡。征调巴、蜀郡的士卒修治道路, 从僰道一直修到牂江。这个时候, 邛、笮的君主, 听说南夷与汉通好, 得到很多赏赐, 都希望成为汉朝的内臣。邛、笮、冉、駹、斯榆的君主都请求成为内臣。天子非常高兴。此时, 巴、蜀四个郡凿山打通西南夷道路, 千余里转运粮食。几年之间, 道路依然未能修通, 修路的士兵疲惫饥饿、遭受炎热潮湿折磨而死的人很多, 西南夷又多次反叛, 朝廷调集军队去征讨, 军费开支巨大, 却不见功效。武帝很担忧此事, 下诏派公孙弘前去该地视察。公孙弘返京奏报情况, 极力批评开通西南夷没有什么作用, 武帝不听从他的意见。元朔三年冬天, 任命公孙弘为御史大夫。这个时候刚打通西南夷, 公孙弘屡次进谏, 认为大量耗费朝廷的钱财来经营西南夷这块无用之地, 希望撤销它。秋天, 撤销西夷, 只设置了南夷、夜郎两个县。元狩元年北方被氐、筰阻断, 南方被嶲、昆明阻断。昆明这个地方的人斩杀掠夺汉使者, 最终道路不能打通。于是汉取道身毒道、才打通滇国。滇王当羌对汉的使者说:“汉与我滇国相比哪个大?”汉朝使者到了夜郎, 夜郎侯也这样问。因为道路阻隔, 这些夷国都自以为是一州之主, 不知道汉朝的疆域有多么广大。使者回到朝廷, 极力称赞滇国是个大国, 足以值得让他们亲近依附汉朝。天子关注留心这个地方, 就又从事通西南夷的活动了。元狩三年秋天, 皇上将要征讨昆明, 因为昆明有滇池方圆三百里, 于是就造了个昆明池, 来练习水战。此时法律既然越来越严酷, 很多官吏被罢职免官。加上不断打仗, 百姓买爵以求免赋役, 大多买到五大夫一级, 官府可征发的人越来越少了。于是除授有千夫、五大夫爵位的人为吏, 不愿为吏的向官府交马匹求免。元封二年, 当初, 皇上派王然于凭借打败南越以及征讨诛杀南夷的军队威风来劝喻滇王归附朝廷。滇王, 其士卒有几万人。于是皇上派遣将军郭昌、中郎将卫广征发巴、蜀的军队兵临滇国。滇王率领全国投降, 请求汉朝在滇国设置机构派遣官员, 滇国归附汉朝。因此把滇国设为益州郡, 赐给滇王王�。廊蝗盟龅峁�。这时, 汉朝已经消灭了两越, 平定了西南夷, 设置初郡十七个, 并且依照他们原来的风俗习惯来治理, 不用缴纳赋税。
         
         



        相关文言文练习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和亲》《通鉴纪事本末·公孙瓒传》
        《通鉴纪事本末·突厥朝隋》《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四)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二)《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二)
        《贞观十三年, 高昌王麴文泰多遏绝西域朝贡》《唐宪宗元和七年秋, 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
        《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二)《通鉴纪事本末·光武中兴》
        《通鉴纪事本末·曹操篡汉》《通鉴纪事本末·河决之患》
        《通鉴纪事本末·石勒寇河朔》《通鉴纪事本末·宋文图恢复》
        《通鉴纪事本末·魏伐匈奴》《通鉴纪事本末·临菑人主父偃上书》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东》《通鉴纪事本末·梁氏亡乱》
        《通鉴纪事本末·南诏归附》《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三)
        《通鉴纪事本末·刘渊据平阳》《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三)
        《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通鉴纪事本末·明帝奢靡》
        《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通鉴纪事本末·梁孝王骄纵》
        《通鉴纪事本末·吐蕃请和》《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
        《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二)《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七)
        《通鉴纪事本末·梁魏争淮堰》《通鉴纪事本末·南越称藩》(二)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三)《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六)
        《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通鉴纪事本末·邺都之变》
        《通鉴纪事本末·西域归附》(二)《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二)
        《通鉴纪事本末·匈奴归汉》(二)《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
        《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后秦》(二)《通鉴纪事本末·魏灭蜀》
        《通鉴纪事本末·李克用归唐》《通鉴纪事本末·江左经略中原》
        《通鉴纪事本末·两税制弊》《通鉴纪事本末·太宗易太子》
        《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二)《通鉴纪事本末·南越称藩》
        《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二)《通鉴纪事本末·庞勋之乱》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