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明史·李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4-7题。(19分)
        李时, 字宗易, 任丘人。时举弘治十五年进士, 改庶吉士, 授编修。正德中, 历侍读、右谕德。世宗嗣位, 为讲官, 寻迁侍读学士。嘉靖三年, 擢礼部右侍郎。俄以忧归。服除, 为户部右侍郎。复改礼部, 寻代方献夫为尚书。帝既定尊亲礼, 慨然有狭小前人之志, 欲裁定旧章, 成一朝制作。张孚敬、夏言用事, 咸好更张。所建诸典礼, 咸他人发端, 而时傅会成之。或廷议不合, 率具两端, 待帝自择, 终未尝显争。以故帝爱其恭顺。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十年七月, 四郊成, 加太子太�!@渍鹞缑�, 彗星见东井, 时请敕臣工修�。钛怨僦赋吕π烁�。帝以建言乃科道专责, 寝不行。其秋, 桂萼卒, 命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时张孚敬已罢, 翟銮独相。时后入, 以宫保官尊, 反居銮上。两人皆谦逊, 无龃龉。帝御无逸殿, 召时坐讲《无逸篇》, 銮讲《豳风•七月》诗, 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俱入侍。讲毕, 帝退御豳风亭赐宴。自是, 数召见, 谘谋政务。十二年, 孚敬复入, 銮以忧去, 献夫致仕。时随孚敬后, 拱手唯诺而已, 以故孚敬安之。孚敬谢政, 费宏再入, 未几卒, 时遂独相。时素宽平, 至是益镇以安静。帝亦恒召对便殿, 接膝咨询。时虽无大匡救, 而议论恒本忠厚, 廷论咸以时为贤。屡加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会夏言入辅, 时不与抗, 每事推让言, 言亦安之。帝待时不如孚敬、言, 然少责辱, 始终不替。孚敬、言亦不敢望也。十七年十二月卒官, 赠太傅, 谥文康。
        (选自《明史•卷一百九十三》, 有删改)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B.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C.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D.四方上嘉瑞/辄拜疏请贺/帝谦让/时必再请/由是益以时为忠/赐银章曰“忠敏安慎”/俾密封言事/久而失之/请罪/帝再赐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清因皇帝只一个年号, 故常以年号称皇帝, 弘治、正德、世宗、嘉靖等都是年号。
            B.服除的意思是守丧期满、去掉孝服, 而服丧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对死者表示哀悼。
            C.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地位逐渐升高, 明代亦称殿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
            D.赠指赐给死者的官爵或荣誉称号, 跟“谥”连用, 符合“生曰封, 死曰赠”的说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时颇有才学。他考中进士后, 历任编修、侍读学士, 礼部右侍郎等职, 多次升迁官职。
            B.李时顾全大局。他在朝中帮助别人完成遗留事务, 尊重论者的意见, 为臣的态度恭敬和顺。
            C.李时学识渊博。他兼任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并为皇帝讲解《无逸篇》, 受到皇帝的礼遇。
        D.李时很有声望。他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 声望超过张孚敬、夏言, 赢得大臣们的尊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廷议不合, 率具两端, 待帝自择, 终未尝显争。
        (2)时虽无大匡救, 而议论恒本忠厚, 廷论咸以时为贤。
         
         
        答案:
        10.D
        【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断句要依据前后文的句意与基本的语法结构。在整个文句中, 涉及三个主语:四方、帝、李时。因此, 理清三个主语之间的关系, 才能判断其行为、动作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开头没有画线的文字, 得知当时有祥瑞从全国各地即“四方”送到了皇帝那里, “帝”才有了一些谦让的行为和动作。但是, “李时”作为位高权重而又备受皇帝器重的大臣, 就坚持请皇帝接受, 所以“时必再请”, 断句应当是:辄拜疏请贺, 帝谦让, 时必再请。因此, 排除A、B两项。再看下面的动作, “帝”更加信任“李时”, 要对他进行赏赐, 物品即“银章”, 这跟句尾也可以照应, 所以断句为:由是益以时为忠, 赐银章曰“忠敏安慎”。这里要克服老师教导的“逢曰必断”的思维定式, 可见此处有一定难度, 这样可以排除C项。
        1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 “世宗”为帝王庙号, 并非帝王年号。
        12.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 从全文中李时的仕途轨迹着眼, 描述了他一生的官位升迁情况。B项, 从李时做官履行职责和为官的品格等情况着眼。C项, 对原文中李时的学识等情况进行概括。D项, 说明了李时在朝中的评价, 来自于原文本身事实的概括, 说法错误。“帝待时不如孚敬、言, 然少责辱, 始终不替, 孚敬、言亦不敢望也”, 并不是指“任少傅、太子太师等职务时”, 原文未提到声望的比较, 只说了一种情况:世宗对待李时不如孚敬、夏言那么宠信, 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 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 这是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
        13.(1)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 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 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 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或”“具”“择”各1分, 大意2分)
        (2)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 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 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贤明人。(“匡救”“恒本”“咸”各1分, 大意2分)
        【解析】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一般而言, 重要实词和句式设置的题点, 刚好为三个, 分值为3分, 而句意通顺为2分, 高考阅卷老师多按点给分。
        【参考译文】
        李时, 字宗易, 河北任丘人。李时本人考中弘 治十五年进士, 改选庶吉士, 授职编修。正德年间, 做过侍读、右谕德。世宗即位后, 充任讲官, 不久升为侍读学士。嘉靖三年升为礼部右侍郎, 不久因守丧回家。脱下丧服后, 出任户部右侍郎。后来又改任礼部右侍郎, 不久就取代方献夫当上了尚书。世宗确定尊崇父母的“大礼”以后, 意气慷慨, 产生了藐视古人的意思, 想要裁定古代的典籍, 完成本朝制礼作乐的事业。张孚敬、夏言掌权时, 都喜欢改这改那。世宗一朝所制定的各种典礼, 都是别人开的头, 而由李时牵强附会地完成的。有时大臣们的讨论意见不一, 李时都摆出两方的观点, 等待世宗自己来加以选择, 始终不曾有明显的争议。所以世宗喜欢他为人的恭敬、和顺。各地送上什么吉祥之物来, 李时都上书请求进行�:�。世宗如果谦让, 李时一定会再一次请求, 所以世宗更认为李时忠心, 赐给他的银章上刻“忠敏安慎”四个字, 让他密封上书谈论军国大事。时间长了, 他把银章搞丢了, 赶忙上书求罪, 世宗又赐给他一枚。十年七月, 京城四郊的祭坛建成, 李时被加官太子太�!@椎缯鸹盗宋缑�, 彗星出现在东边的井宿, 李时上书请敕令大臣们修身反�。⒋钰晒偕鲜槌率稣紊洗嬖诘奈侍夂透母锎胧�。世宗认为提这些建议应该是给事中、御史的专门职责, 搁置他的建议未予实施。这年秋天, 桂萼死了, 世宗任命李时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要大事。当时张孚敬已被免除职务, 翟銮一个人为辅臣。李时在他后面进来, 因为宫保官位尊贵一些, 位置反而在他上边。好在两个人都不自大, 在一起倒也没矛盾。世宗到无逸殿, 召李时进来坐着讲解《无逸篇》, 翟銮讲解《豳风•七月》诗, 武定侯郭勋及九卿、翰林都进来奉陪。讲完之后, 世宗退回到豳风亭赐他们一桌酒宴。从此以后, 几次召他, 向他询问政事。十二年, 孚敬又一次返回到内阁里来, 翟銮回家守丧去了, 献夫退休了。李时跟随在孚敬后边, 只能是拱手说“好好”就是了, 因此孚敬还容得下他。张孚敬退休后, 费宏又一次入阁, 不久就死了, 李时于是独自一个做辅臣。他平时对人就宽厚、和易, 到现在越发以清静主持大局。世宗也经常传他到便殿里谈话, 亲切地向他咨询政事。李时虽然没有什么大的补救, 但是议论总是以忠厚为根本, 朝中大臣也都认为他是个好人。李时前后被加官为少傅、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当时夏言入阁, 李时不与他对抗, 事事都推让给夏言做主, 夏言也能容得下他。世宗对待李时不如张孚敬、夏言那么宠信, 然而也很少指责、欺辱他, 对他的信任始终没有减少, 这是张孚敬、夏言也无法相比的。嘉靖十七年十二月, 李时还在位时死掉了, 赠太傅, 谥文康。



        相关文言文练习
        《明史·刘基传》《明史·鲁穆传》
        《明史·赵彦传》《明史·后妃列传》
        《吴与弼, 字子传》《明史·张溥传》
        《熊鼎传》《况钟传》
        《明史·费宏传》《明史·郑赐传》
        《明史·熊廷弼传》《明史·刘基传》(二)
        《明史·杨瑄传》《明史·黄道周传》
        《明史·唐顺之传》《明史·王恕传》
        《明史·唐顺之传》(二)《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卓敬传》《明史·王宪传》
        《明史·归有光传》《明史·申时行传》
        《明史·姚夔传》《明史·马森传》
        《刻舟求�!贰吨H寺蚵摹繁冉�《马说》《千里之马》比较
        《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小石潭记》(一)
        《狱中上母书》《爱莲说》(一)
        吴敏树《书谢御史》(二)《陈涉世家》(一)
        《以人为鉴》《青霞先生文集》序
        《桃花源记》《雪窦游志》《方山子传》
        《醉翁亭记》《喜雨亭记》《邹忌讽齐王纳谏》(二)
        《豫让论》《贻赵廷臣书》原文及翻译
        《阅江楼记》《后汉书·桓谭传》
        《强弱之辩》《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报任安书》《爱莲说》(二)
        《三峡》阅读及答案(二)《鲁人身善织屦》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唐诗三百首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语题库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