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阅读练习及答案

        通鉴纪事本末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面小题。
        初, 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元朔三年, 上募能通使月氏者, 汉中张骞以郎应募, 出陇西, 径匈奴中, 单于得之, 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 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 欲通不得, 见骞, 喜, 为发导译抵康居, 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 既击大夏, 分其地而居之, 地肥饶, 少寇, 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 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乃还, 欲从羌中归, 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 会匈奴国内乱, 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骞初行时百余人, 去十三岁, 唯二人得还。元鼎二年, 浑邪王既降汉, 汉兵击逐匈奴于幕北, 西域道可通。于是张骞建言:“乌孙王昆莫本为匈奴臣, 后兵稍强, 不肯复朝事匈奴, 匈奴攻不胜而远之。今单于新困于汉, 而故浑邪地空无人。今诚以此时厚币赂乌孙, 招以益东, 居故浑邪之地, 与汉结昆弟, 其势宜听, 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 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 拜骞为中郎将, 将三百人, 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 多持节副使, 道可便, 遣之他旁国。骞既至乌孙, 昆莫见骞, 礼节甚倨。骞谕指曰:“乌孙能东居故地, 则汉遣公主为夫人, 结为兄弟, 共距匈奴, 匈奴不足破也。”乌孙自以远汉, 未知其大�。凰胤粜倥站�, 且又近之, 其大臣皆畏匈奴, 不欲移徙。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于阗及诸旁国。是岁骞还, 后岁余, 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 于是西域始通于汉矣。乌孙王既不肯东还, 汉乃于浑邪王故地置酒泉郡, 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分置武威郡, 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B.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C.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D.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朔, 年号, 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汉文帝始建年号, 元朔、元鼎均为其年号, 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用几个年号。
        B.浑邪王, 浑邪是匈奴的部落之一, 元鼎二年, 浑邪王担心被匈奴单于诛杀归降于汉。
        C.幕北, “幕”同“漠”, 即沙漠, 幕北, 即漠北, 指的是蒙古高原戈壁沙漠以北的地方, 是匈奴人活动的区域。
        D.持节, 节, 旄节, 以竹为竿, 上缀以牦牛尾, 是使者所持有的信物。持节使是接受皇帝的命令出使他国的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中人张骞凭借郎官的身份应征出使月氏, 曾被匈奴囚禁, 但最终化险为夷, 成功到达月氏国, 十余年后才返回长安。
        B.张骞的到来让久欲与汉通使的大宛人非常高兴, 他们积极地为张骞提供帮助, 派遣使者直接将他送到月氏国。
        C.匈奴被追赶到幕北, 张骞就向武帝进言说服乌孙内迁, 共同抗击匈奴, 这一建议得到武帝的认可, 张骞再次被派遣出使。
        D.张骞在乌孙分派副使们携带着厚重的礼物到其他各国去, 很多国家派使臣跟随他们一起返回, 开始与汉朝往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兵稍强, 不肯复朝事匈奴, 匈奴攻不胜而远之。
        (2)后又分置武威郡, 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

         
         
        答案:
        10.D
        11.A
        12.B
        13.(1)后来兵力逐渐增强, 不肯再臣服于匈奴, 匈奴攻打他不能取胜而远离了乌孙。
        (2)后来又从酒泉郡分出部分地区设置武威郡, 以此隔绝匈奴与羌人往来的通道。
        【解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为强国”的主语是“月氏”, 动词“杀”和“以其头为饮器”的主语是“匈奴”, 故应在“匈奴”前断开, 据此排除B、C。
        “怨匈奴”是动宾结构, 指其余的月氏人怨恨匈奴, 结构、语意完整, 其后应断开, 排除A。
        句意: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 是强大的国家, 匈奴杀死了月氏国王, 用他的头骨做饮酒的器具, 其余的月氏人逃到远方, 怨恨匈奴, 却没人和他们共同攻打匈奴。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汉文帝始建年号”错误, 汉武帝始创年号。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派遣使者直接将他送到月氏国”错, 由原文“为发导译抵康居, 传致大月氏”可知, 大宛国先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 再辗转送到月氏国, 而非“派遣使者直接”送到月氏国。
        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稍”, 逐渐;“朝事”, 臣服, 侍奉;“远”, 远离。
        (2)“分”, 分出, 分开;“绝”, 隔绝;“通”, 交往, 往来。
        参考译文:
        当初, 投降的匈奴人说:“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与祁连山之间, 是强大的国家, 匈奴杀死了月氏国王, 用他的头骨做饮酒的器具, 其余的月氏人逃到远方, 怨恨匈奴, 却没人和他们共同攻打匈奴。”汉武帝元朔三年, 皇上招募能出使月氏国的使者, 汉中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募出使, 他从陇西郡出发, 经过匈奴所控制的地方, 匈奴单于俘获了他, 扣留他十多年。张骞得到机会偷偷逃跑, 到达大宛王国。大宛人听说汉朝物产丰富, 想通使结好却一直未能实现, 见到张骞, 非常高兴, 为他安排向导和翻译抵达康居国, 又转送到大月氏国。大月氏国的太子做了国王, 进攻大夏国后, 占领了它的土地定居下来, 这里土地肥沃富饶, 很少有贼寇袭扰, 没有一点报复匈奴的想法。张骞停留一年多, 终究不知月氏人的打算, 就回国, 他打算从羌人的居住区返回, 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 正赶上匈奴国发生内乱, 张骞就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逃回长安。张骞刚出发时有一百多人, 一去十三年, 只有他们两人得以回来。元鼎二年, 匈奴浑邪王归降汉朝之后, 汉军追击驱逐匈奴到了沙漠以北, 去往西域的道路可以畅通了。于是张骞向武帝建议说:“乌孙王昆莫本来臣服于匈奴, 后来兵力逐渐增强, 不肯再臣服于匈奴, 匈奴攻打他不能取胜而远离了乌孙。现在匈奴单于刚刚被我军围困, 而过去的浑邪王辖地又没有人烟。现在如果用丰厚的财物赠送乌孙, 招引他们渐渐东迁, 居住在以前浑邪王所辖地区, 与我国结为兄弟之国, 依据形势他们应当会听从, 如果听从就如同斩断了匈奴的右臂。联合乌孙之后, 它西面的大夏这些国家都可以招引来成为我国的藩臣。”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 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 率领三百人, 携带价值数千万钱的黄金与布帛, 又任命多名持符节的副使, 只要路途方便, 就派他们出使其他附近的国家。张骞到达乌孙国后, 乌孙王昆莫接见了他, 礼数仪节非常傲慢。张骞向他转达汉武帝的谕旨说:“乌孙如果向东居住在原来的地方, 汉朝就许配公主做昆莫夫人, 并结为兄弟之国, 共同抗击匈奴, 匈奴不难打败。”乌孙自认为远离汉朝, 不知汉朝疆域大�。怀て谝岳匆恢背挤ナ粲谛倥�, 且又靠近匈奴, 朝中大臣都畏惧匈奴, 不想迁徒到东面去。张骞就分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于阗等各个附近的国家。这一年张骞回到长安, 之后一年多, 张骞所派遣出使大夏等国的副使都与很多国家的使臣一起回来, 于是西域各国开始与汉朝联系往来。既然乌孙王不肯回到东方的故地, 汉朝便在匈奴浑邪王统辖的故地设置酒泉郡, 逐渐迁徙内地的百姓充实这个地区。后来又从酒泉郡分出部分地区设置武威郡, 以此隔绝匈奴与羌人往来的通道。
         



        相关文言文练习
        《赵希乾传》《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二)
        《通鉴纪事本末·后唐灭梁》《明史·蔡道宪传》
        《通鉴纪事本末·太宗讨龟兹》《清史稿·李世熊传》
        欧阳修《仲氏文集序》《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
        《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通鉴纪事本末·刘备据蜀》
        《通鉴纪事本末·井陉之战》《通鉴纪事本末·武帝伐匈奴》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迁于蔡三岁》《宋史·李遵勖传》
        《梁书·昭明太子统》《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庄子·说�!�
        《通鉴纪事本末·肃宗即位于灵武》《通鉴纪事本末·唐平河朔窦建德》
        《宋史·李若拙传》《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
        《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北齐书·綦连猛传》
        《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二)欧阳修《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北史·裴侠传》《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二)《明史·罗洪先传》
        《欧阳君周文集序》《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明史·席书传》《清史稿·孙嘉淦传》
        《新唐书·司空图传》《史记·郅都者传》
        《明史·尤世威传》《宋史·柴成务传》
        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袁枚《浙西三瀑布记》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