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大全文言文大全  练习大全  作者分类


        苏轼《教战守策》阅读练习及答案

        苏轼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各题
        教战守策
        苏轼
        夫当今生民之患, 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 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 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 是故天下虽平, 不敢忘战。秋冬之隙, 致民田猎以讲武, 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使其耳目习于钟鼓旌旗之间而不乱, 使其心志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是以虽有盗贼之变, 而民不至于惊�!�
        及至后世, 用迂儒之议, 以去兵为王者之盛节, 天下既定, 则卷甲而藏之。数十年之后, 甲兵顿弊, 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卒有盗贼之警, 则相与恐惧讹言, 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 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 豢于游戏酒食之间, 其刚心勇气, 销耗钝眊, 痿蹶而不复振。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 四方之民, 兽奔鸟窜, 乞为囚虏之不暇, 天下分裂, 而唐室固以微矣。
        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 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 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嘤诙嗉�。至于农夫小民, 终岁勤苦, 而未尝告病。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 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 盛夏力作, 而穷冬暴露, 其筋骸之所冲犯, 肌肤之所浸渍, 轻霜露而狎风雨, 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 处于重屋之下, 出则乘舆, 风则袭裘, 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 莫不备至。畏之太甚, 而养之太过, 小不如意, 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 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 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 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 天下之人骄惰脆弱, 如妇人孺子, 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 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 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 以为生事扰民, 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 而养之太过欤?
        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 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 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 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 而求之者无厌, 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 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 则先于彼;不出于西, 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 有迟速远近, 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 而用之不以渐, 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 一旦出身而蹈死地, 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 知安而不知危, 能逸而不能劳, 此臣所谓大患也。
        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 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 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 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 如古都试之法, 有胜负, 有赏�!6兄染�, 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 又挠以军法, 则民将不安, 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 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 虽有小怨, 然熟与夫一旦之危哉?
        今天下屯聚之兵, 骄豪而多怨,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何故?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者, 惟我而已。如使平民皆习于兵, 彼知有所敌, 则固以破其奸谋, 而折其骄气。利害之际, 岂不亦甚明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果安在哉(究竟)              今不为之计(计策) 
        致民田猎以讲武(考论)            安于斩刈杀伐之际而不慑(恐惧)
        B.甲兵顿弊(同“钝”, 不锋利) 而唐室固以微矣(衰微)
        轻霜露而狎风雨(亲近)            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Γ�
        C.风则袭裘(侵袭)             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习惯)
        则缩颈而股栗(大腿)              渐不可长(逐渐)
        D.而求之者无厌(同“餍”, 满足)而用之不以渐(开端)
        教以行阵之节(节度)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要挟)
        12.以下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则卷甲而藏之
        B.肌肤之所浸渍                     彼知有所敌
        C.教之以进退坐作之方               而唐室固以微矣
        D.庶人之在官者                     役民之司盗者
        1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举先王和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事例, 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太平时期也不可废弃武装的观点。
        B.文中作者认为当今的朝廷和西、北方面的强敌迟早都会有一战, 所以作者主张要保持住武装力量。
        C.作者认为应该向各行业的人传授军事知识, 甚至是盗贼, 也要将他们收服, 传给他们击战的技术。
        D.作者认为当时的士兵骄傲蛮横, 是因为他们自恃懂得作战。如果全国习兵, 可以灭其嚣张的气焰。
        14.作者提出了哪些“教战守”的具体主张?
         
        15.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良恨修己之不亮, 素誉之不立, 而为世嫌之所加。(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2)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韩愈《送董邵南序》)
        (3)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 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答案:

        11.B
        12.D
        13.C
        14.①使士大夫尊崇武勇, 讲习兵法;②教授差役和平民战守的方法技术;③朝廷部署战守比试, 有胜负赏�!�
        【解析】
        【分析】
        1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 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 然后审清题干, 逐项对比。
        A项, “计”, 考虑, 谋划。
        C项, “袭”, 加穿;“渐”, 开端, 起始, 事物的苗头。
        D项, “渐”, 逐渐;“邀”, 邀功。
        故选B。
        1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 要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A项, 表转折, 却;表承接, 可不译。
        B项, 表被动, 被;所字结构。
        C项, 介词, 用;介词, 因为。
        D项, 均为定语后置句的标志。
        故选D。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 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 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
        C项, “传给他们击战的技术”错误, 并不是教盗贼击战技术, “司盗者”意思是缉捕盗贼的差役。
        故选C。
        1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概括中心观点的能力。解答此题, 要考生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 然后依据人名、地名、时间事件等提示性信息分析出作者提出哪些“教战守策”。
        根据题干要求, 可知答题区间在第六段, 由“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 讲习兵法”可知, 应使士大夫尊崇武勇, 讲习兵法;由“庶人之在官者, 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 授以击刺之术” 可知, 应教授差役和平民战守的方法技术;由“每岁终则聚于郡府, 如古都试之法, 有胜负, 有赏�!� 可知, 朝廷应部署战守比试, 有胜负赏�!� 

        参考译文: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 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 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 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从前先王知道军备是不可以放弃的, 所以天下虽然太平, 也不敢忘记战备。秋冬农闲的时候, 召集人民打猎借此教练武事, 教他们学习前进、后退、跪下、起立的方法, 使他们的听觉和视觉习惯于钟鼓、旗帜这些军队的号令之间而不迷乱, 使他们的心意适于攻打杀戮的情形而不致恐惧。因此即使有盗贼的事件发生, 而人民也不会惊恐溃乱。
        等到后代, 采用迂腐的儒生建议, 把解除军备当做君王的英明措施, 天下既然安定了, 就把装备武器收藏起来。几十年以后, 装备武器都败坏了, 人民一天一天地习惯于安乐生活;一旦忽然传来盗贼的警报, 就彼此惶恐, 传布谣言, 不战就逃跑了。唐开元、天宝年间, 天下难道不是很安定吗?就是因为那时人民习惯于太平生活的快乐, 经常生活在酒食游戏里面, 那坚强的意志和勇气逐渐减少以至于衰颓, 筋肉萎缩僵化而振作不起来, 因此小小的安禄山一旦乘机作乱, 四方的人民就像鸟兽奔窜一样, 求作囚犯和俘虏还来不及;国家分裂, 而唐王朝当然因此而衰弱了。
        我曾试着论述这个问题:天下的形势譬如人的整个身体。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 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至于农夫平民, 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这是什么原因呢?天气和季节的变化, 这是产生疾病的原因。农夫平民, 夏天最热的时候奋力耕作, 冬天极冷的时候还在野外劳动, 他们的筋骨经常冒着烈日严寒, 肌肤被雨雪霜所浸渍, 使得他们轻视霜露, 不畏风雨, 所以寒冬炎暑不能够给他们造成病害。现在王公贵人住在高大深邃的房屋里, 出门就坐车子, 刮风就穿皮衣, 下雨就打着�。彩怯美丛し兰不嫉墓ぞ呶薏挥τ芯∮�;畏惧风雨寒暑有些太严重了, 保养自己的身体也有些太过分了, 稍不注意, 寒暑就侵入身体了。因此, 会保养身体的人, 使自己身体能够安逸又能劳动, 慢步快走活动操作, 使自己的四肢习惯于寒冬炎暑的变化;然后可以使身体强健有力, 经历艰险而不受伤害。人民也是如此。现在太平的时间长了, 天下的人骄气懒惰脆弱, 就像妇女小孩不出内室的门一样。谈论起打仗的事情, 就吓得缩着脖子大腿发抖;听说盗贼的名字, 就掩住耳朵不愿意听。而且士大夫也不曾经说起战争, 认为这是生事干扰人民的生活, 露了苗头不可以让它再发展:这不也是畏惧太严重而保养得太过分了吗?
        再说天下本来就有意想不到的祸患。愚昧的人看到四面八方太平无事, 就认为变故无从发生, 这也是不对的。现在国家用来奉送给西夏、契丹的财物, 每年的财物, 每年以百万来计算。奉送的财物是有限的, 而索求财物的人是无满足的, 这种形势必然导致战争。战争, 是必然的趋势, 不从我方开始, 便从敌方开始, 不发生在西方, 便发生在北方;所不知道的, 只是战争的发生有早有迟有远有近, 总之, 战争是不可能避免的。国家如果免不了用兵, 而用兵不凭着逐步训练, 却使人民从安乐太平的环境中, 一下子投身军队走向生死决斗的战�。撬堑幕龌急囟ㄓ胁豢晒兰频奈O�。所以说, 天下的人民只知道安乐而不知道危险, 能够安逸而不能劳累吃苦, 这是臣所认为的最大的祸患。
        臣想使士大夫崇尚军事的勇敢, 讲述演习兵法, 对在官府服役的平民, 教他们学会列队布阵的法度, 对那些负责缉捕盗贼的差役, 教授给他们扑击刺杀的方法。每年年底就集合在府城里, 像古代考试武艺的办法, 评定胜负, 有赏有罚;等实行的时间长了, 就又按照军法部署办事。然而持不同意见人一定认为无故调动人民, 又用军法困扰, 那百姓将会不安定;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国家果真不能去掉战争, 总有那么一天将驱使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去作战。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 虽然有些小的恐慌, 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 又怎么样呢?
        现在国家驻扎在地方上的军队, 骄横又有怨言, 欺压百姓, 向他们的上司邀功, 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天下懂得作战的只有他自己罢了。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 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 那么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界限, 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相关文言文练习
        苏轼《前赤壁赋》苏轼《庄子祠堂记》
        苏轼《转对条上三事状》苏轼《游兰溪》
        苏轼《论范增》苏轼《韩非论》
        苏轼《晁君成诗集叙》苏轼《记游松风亭》
        苏轼《答谢民师书》苏轼《决壅蔽》
        苏轼《上韩枢密书》《张文定公墓志铭》
        苏轼《墨宝堂记》苏轼《小儿不畏虎》
        苏轼《士燮论》苏轼《论特奏名》
        《赤壁赋》《武昌九曲亭记》苏轼《石钟山记》
        苏轼《书孟德传后》苏轼《超然台记》(二)
        苏轼《孟轲论》苏轼《盖公堂记》(二)
        苏轼《跋钱君倚书〈遗教经〉》《书唐氏六家书后》苏轼《论子胥种蠡》
        苏轼《论项羽范增》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
        苏轼《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苏轼《乐毅论》
        苏轼《凌虚台记》苏轼《万石君罗文传》
        苏轼《留侯论》苏轼《黄州安国寺记》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秦废封建》
        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苏轼《刚说》
        苏轼《答李琮书》苏轼《中和胜相院记》
        苏轼《荀卿论》苏轼《养生》
        苏轼《上王兵部书》苏轼《王定国诗集叙》
        苏轼《密州通判厅题名记》苏轼《富郑公神道碑》
        苏轼《醉翁操》(含赏析)苏轼《醉白堂记》
        苏轼《子思论》苏轼《宝绘堂记》
        苏轼《稼说送张琥》苏轼《伊尹论》阅读读练习及答案

        工具导航: 中国新华字典 成语词典 反义词在线查询 近义词在线查询 古诗词大全 歇后语 绕口令 中文转拼音 简繁转换 信息网

        手机站   版权所有 中国文言文翻译转译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