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 上御丹凤门楼, 赦天下》原文及翻译
|
| 通鉴纪事本末 原文: 二月, 上①御丹凤门楼, 赦天下。事毕, 盛陈倡优、杂戏于门内而观之。上幸左神策军观手搏、杂戏。庚寅, 监察御史杨虞卿上疏, 以为:“陛下宜延对群臣, 周遍顾问, 惠以气色, 使进忠若趋利, 论政若诉冤, 如此而不致升平者未之有也。”衡山人赵知微亦上疏谏上游畋无节。上虽不能用, 亦不罪也。八月, 上甫过公除②, 即事游畋, 赐与无节。九月, 欲以重阳大宴, 拾遗李珏帅其同僚上疏曰:“伏以元朔未改, 园陵尚新, 虽陛下就易月之期, 俯从人欲, 而《礼经》着三年之制, 犹服心丧。遵同轨之会始离京, 告远夷之使未复命。过密弛禁, 盖为齐人, 合宴内庭, 事将未可。”上不听。十月壬午, 群臣入阁。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进言:“陛下宴乐过多, 畋游无度。今胡寇压境, 忽有急奏, 不知乘舆所在。晨夕与近习狎昵, 赐与过厚。夫金帛皆百姓膏血, 非有功不可与。虽内藏有余, 愿陛下爱之, 万一四方有事, 不复使有司重敛百姓。”时久无阁中论事者, 上始甚讶之, 谓宰相曰:“此辈何人?”对曰:“谏官。”上乃使人慰劳之, 曰:“当依卿言。”宰相皆贺, 然实不能用也。上尝谓给事中丁公着曰:“闻外间人多宴乐, 此乃时和人安, 足用为慰。”公着对曰:“此非佳事, 恐渐劳圣虑。”上曰:“何故?”对曰:“自天宝以来公卿大夫竞为游宴沈酣昼夜如此不已则百职皆废陛下能无独忧劳乎愿少加禁止乃天下之福也”十一月, 上将幸华清宫, 戊午, 宰相率两省供奉官诣延英门, 三上表切谏, 且言“如此, 臣辈当扈从”。求面对, 皆不听。谏官伏门下, 至幕乃退。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五》, 有删改) 【注】①上, 这里指唐穆宗。②公除, 指帝王身负国事之重, 因公权宜礼制, 而除丧服。 译文: 二月, 唐穆宗御临丹凤门楼, 大赦天下。事情完毕后, 在门里大摆乐舞、杂戏而观看。唐穆宗亲临左神策军观看徒手搏、杂戏表演。庚寅日, 监察御史杨虞卿上奏进谏, 认为:“陛下应当接见群臣, 全面咨询他们对朝政的意见。态度要和蔼可亲, 使(他们)对陛下尽忠如同在追求财利, 议论朝政就像在诉说冤屈。像这样还不能招来天下太平的是没有的事。”衡山人赵知微也上奏进谏唐穆宗出游打猎没有节制。唐穆宗即使不能采用他们的谏言, 也不怪罪他们。八月, 唐穆宗刚刚除去丧服, 就沉迷干出游打猎, 对臣下赏赐没有节制。九月, 唐穆宗想要在重阳节举行盛大宴会, 拾遗李珏率领同僚上奏说∶“臣认为陛下的年号还没改, 先帝的陵墓还是新的, 即使陛下采取以日易月的丧期, 俯从人们的愿望, 但是《礼经》写着服丧三年的制度, 还应当在心里深切悼念。现在, 邻国前来吊丧的使者才刚刚离开京城, 朝廷赴各国告丧的使者还没有回来禀告。解除丧期的各种禁令, 都是为了平民百姓, 陛下在后宫设宴, 这样的事是不可以的。”唐穆宗不听。十月壬午日, 群臣入偏殿。谏议大夫郑覃、崔郾等五人向唐穆宗进言:“陛下宴乐过多。打猎出游没有限度。现在吐蕃侵犯边境。忽然有紧急奏报。不知陛下在何处。(陛下)日夜与亲近的人过于亲昵, (对他们)赏赐太多。金银布帛都是百姓用血汗换来的(或金银布帛都是百姓的血汗);没有功劳的不可以赏赐。即使宫内府库的收藏有结余, 也希望陛下爱惜钱财, 万一天下发生战事, 不至于使官吏再重税搜刮百姓。”当时很久没有谏官入阁论事的了, 唐穆宗对此开始觉得十分惊讶, 对宰相说:“这几个是什么人?”宰相回答说:“是谏官。”唐穆宗于是派人慰问犒劳他们, 说:“应当按照你们说的去做。”宰相都�:�, 然而唐穆宗实际上并没有采纳。唐穆宗曾对给事中丁公着说:“听说宫外的人经常饮宴游乐。这真是国泰民安, 足以令人欣慰。”丁公着说:“这不是好事, 恐怕会成为劳烦陛下忧虑的开端。”唐穆宗问:“什么缘故?”丁公着回答说:“自天宝以来, 公卿大夫争相游玩宴饮。昼夜畅饮。如此下去。则朝政废弛。陛下难道能不忧虑吗? 希望陛下稍加禁止, 就是天下的福分了。” 十一月, 唐穆宗将要到华清宫去游玩。戊午日, 宰相率领中书、门下两省的供奉官到延英门, 多次上奏直言进谏, 并且说“像这样, 我们大臣应当随从”。宰相请求当庭奏对, 唐穆宗都不听。谏官拜伏在延英门下, 直到傍晚才退去。
相关练习:《二月, 上御丹凤门楼, 赦天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
|